2020-06-02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修的房子還沒有粉刷,周玉蓮已經急著燒了炕,看著屋頂冒出的青煙,她的心裡終於踏實了。
華亭市河西鎮新西村村民周玉蓮是一名76歲的獨居老人,20年前外出打工的兒子至今沒有音信,10年前出門的孫子也失去了聯繫,與她相依為命的,只有幾間土坯房。然而,沒有人氣的房子也沒了生機,日子最艱難的時候,3間上房的後牆用幾根大木椽頂著,房頂半塌,岌岌可危。
家人指望不上,黨和政府成了老人最後的依靠。前幾年,鄉、村兩級幫老人維修了主體完好的廂房,換屋頂、固牆體、重粉刷,先讓她住進安全的房子。今年5月,又整合土坯房補助和各類扶貧資金,新修了三間磚混結構的房屋,徹底改善了居住條件。
全面改造消除農村土坯房,是華亭市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從2014年開始,華亭作為平涼唯一由當地財政專項列支補助資金的縣(市、區),採取政府推動和農戶參與的方法,建立以政府補助資金為引導、農戶自籌資金為主體的籌資辦法,通過財政資金補助、配套項目支持、「一戶多宅」全清等途徑,紮實推進土坯房改造消除工作。截至2020年5月31日,已累計消除土坯房20978戶103441間,發放財政補助資金4258萬元。目前,華亭市農村土坯房消除工作進入全面衝刺清零階段。
2018年,華亭整縣脫貧摘帽,農村土坯房消除工作也迎來了轉折。「2018年之前,我們主要解決了群眾有房住,有安全房子住的問題。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則是要解決住得好,環境美的問題。」華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旭東介紹。
這幾天,神峪鄉草窩村村民王勇正在改造自家的4間土坯房。先鏟掉牆外的一層土,再把牆面修整平順,最後沿著牆根砌起一面新的磚牆,由於夯土牆體太過堅實,他不得不動用了電鎬電錘。根據華亭市土坯房改造補助政策,王勇能享受到磚包房加固每間550元、牆體修繕換頂每間700元的補助資金。
「土坯房不等於危房,在確保房屋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改造,達到安全、實用、美觀的效果,有效消除『視覺貧困』。」神峪鄉黨委書記路利軍說,對原本堅固安全的土坯房進行「磚包牆」改造,既節省時間,又節約成本,像王勇家的房子,如果推倒重建,最少要9萬元,而實施改造之後,花費大約是新建的三分之一。
隨著王勇的房屋改造完成,草窩村實現了土坯房清零。
「石頭壘牆牆不倒」,在馬峽鎮,有許多土坯房「偽裝者」,剝掉它們的「土舊外衣」,露出的是一面面堅固的石頭牆,當地群眾就勢給石頭牆穿上了平滑的「水泥新衣」,這一「剝」一「換」,整座房屋的氣質瞬間發生了變化。
「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因戶施策、分類推進,是我們開展農村土坯房消除工作的基本原則。」王旭東說,針對各鄉鎮、村社的自然條件、基礎設施和人文環境,根據群眾意願,宜改則改、宜拆則拆,決不搞「一刀切」。
移民搬遷戶原有的土坯房怎麼拆?整院拆舊建新怎麼補?雜物房的補助標準有什麼不同?針對每一個具體問題,華亭市都制訂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和實施意見,並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深入開展農村「三大革命」「六項行動」,持續優化美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前幾年村裡塌房爛房比較多,路上牛糞一堆一堆,現在不一樣了,把堆了多年的垃圾清理了,塌房和土牆都拆了,看著整齊乾淨多了。」河西鎮建溝村村民韓水桃明顯感受到了村裡的變化。她不知道的是,為了整治這些非正規垃圾堆放,市上還用上了智能設備,通過無人機航拍和衛星遙感技術反饋,實現了排查整治常態化。
「主要是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河西鎮黨委副書記徐文斌介紹,今年,河西鎮已消除土坯房1250間,集中拆除了殘垣斷壁、破舊棚屋、廢棄圈舍、糞坑茅廁,及時復墾復綠、亮化美化,還利用清理亂堆亂放後騰出的空閒地,動員945戶農戶新建了小花園、小菜園,引導群眾打造院落「小品」,發展小庭院經濟。
「這幾年,村鎮道路寬敞了,村容整潔了,環境確實變美了。」這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話。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從危舊土坯房到安全住房,從住得放心到住得舒心,從「髒亂差」到「大整治」,隨著華亭市農村土坯房改造消除工作的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人居環境短板逐漸補齊,乾淨整潔、規範有序、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平涼日報/劉英娜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華亭:消除土坯房 農村大變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