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通史:曼谷王朝初期的泰國社會

2020-12-19 娜娜讀歷史

曼谷王朝的創建者拉瑪一世(1782-1809年在位),原名通鑾,華名鄭華,是鄭信小時候的同窗好友,阿瑜陀耶王朝後期曾任叻丕府的軍政長官。阿瑜陀耶王朝滅亡後,他於1768年投奔鄭信,成為其手下的一員幹將,在驅逐緬甸侵略者和國內統一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吞武裡王朝後期,他被晉封為昭披耶卻克裡,執掌軍政大權。1782年暹羅發生內亂,鄭信被廢黜,他從柬埔寨前線回京,自立為王,把首都從吞武裡遷到河對岸的曼谷,開創了曼谷王朝。時至今日,曼谷王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九世國王。曼谷王朝的歷史從1782年拉瑪一世即位,1910年拉瑪五世逝世,稱為曼谷王朝初期。

1.政治,曼谷王朝初期,極力恢復和發展封建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拉瑪一世首先樹立國王不可侵犯的權威。國王不僅是封建等級最高的統治者,而且是國家的化身。反對國王,就是叛國,就是犯罪。國家的一切法律、命令要由國王頒布,全國的行政事務要以國王的名義進行,國家大事要由國王親自處理。國王及王室成員被奉若神明,國王在場時,任何人皆不得坐著或立著,都必須在國王面前下跪。國王是全國土地的所有者,有權徵召一切臣民為他服役。為了顯示國王的權威,拉瑪一世在曼谷修建了一座極其華麗的皇宮。皇宮所需的磚瓦是從拆除吞武裡炮臺和阿瑜陀耶城的城牆而來的。

其中一部分建築材料,是吞武裡王朝派往中國的最後一次貢船從廣東採購回來的。為模仿阿瑜陀耶故都的格局,特地從柬埔寨徵募上萬名柬埔寨人來修建環繞大皇宮的運河。運河全長8246米,寬20米,深2.6米。後來又從萬象強徵了5000名寮國人來修環繞曼谷的城牆和堡壘。每隔400公尺就修一個防衛堡壘。拉瑪一世時修築的八大堡壘,至今尚存。此外,還在皇宮內外修建了些大殿、寢宮和佛寺,這些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費時10年。最早修建的大殿是律實官( Dusit Maha PrasetThrone Hall)。律實(Dust)在泰語中是兜率天,即佛教所說欲界雲天中的第四層天。

因此,律實宮按其意思來說就是第四層天上的兜率宮。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裡,兜率宮是太上老君住的地方。律實官的造型為帶尖頂的廡殿式的大屋頂,計有七層,用碎玻璃片嵌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殿內的牆壁上繪有各式各樣的圖案,有奇花異草和飯糰花球圖案。所謂飯糰花球,是泰國獨有的東西,將飯包成錐形,分別夾置在花球上,作為祭祀之用。大殿的門楣和窗欞上端,呈穹廬式拱形,貼金描飾,鑲嵌玻璃。律實宮經多次翻修,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按照拉瑪五世時代的樣式重修的。該殿的南面牆上有一大窗臺,當年國王就是坐在這個大窗臺上接見王室成員和大臣的。帕瑪哈孟天殿( Pra Maha Montien)曾經是拉瑪一世的寢宮,後用來舉辦各種王室大典。整座大殿坐南向北,廳房一字兒排開又互相連接,左右兩側為配殿。帕瑪哈孟天殿為典型的泰國古代建築,屋頂兩端有龍風角裝飾和鴟尾,山牆的人字板上有葉紋圖案。

卻克裡大殿( Chakri Maha Prasat)是拉瑪五世時期修建的,採用西方建築與泰式建築相結合的方式,底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一層樓房,石階、石欄、石柱和石壁皆是潔白無瑕的上等石料,鏤花雕刻,備極精緻。屋頂則是泰國傳統的廡殿式大屋頂,多層重疊,斜度很大,描金彩繪變幻靈活。屋頂上高聳的尖塔,像一頂王冠,罩在大殿之上,既増加了整幢建築偉岸挺拔的氣勢,又使其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卻克裡大殿由4個大廳組成,中央大門東面緊接的那個大廳原是拉瑪五世的寢宮,後來改為宴會廳。西面緊接的大廳用作會議廳,有時也在那裡接見外賓。最具有紀念意義的是,1874年拉瑪五世在這裡頒布了在泰國廢除奴隸制的命令。

至於最東面的那個廳,拉瑪五世時期用來存放衣服飾物。最西邊的那個廳,用來存放瓷器古玩。大皇宮內有佛寺和佛塔。佛寺為皇寺,是專供王室成員吃齋念佛、舉行佛教儀式的場所。泰國歷代王朝都有在皇宮修建佛寺的傳統。素可泰王朝有瑪哈達寺,阿瑜陀耶王朝有帕希訕派寺,吞武裡王朝有黎明寺,曼谷王朝則有玉佛寺。玉佛寺( Wat Phra Kaeo)是拉瑪一世於1782年所建。該寺建成後2年,拉瑪一世將徵討寮國萬象時獲得的一尊玉佛迎奉到這裡,故稱玉佛寺。玉佛成了鎮國之寶,拉瑪一世專門為玉佛定製了夏季和雨季的衣服,以後拉瑪三世又增制了冬衣。每年換季那一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由國王親自為玉佛換衣,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大皇宮內佛塔林立,有吉篾式佛塔、緬式佛塔和泰式佛塔。僅在玉佛寺的院子裡就建了8座佛塔,以獻給8位值得尊敬的人。另外,還堆築了假山,種植花草,放置了一些從中國運來的石雕神像。皇宮和皇寺遙相呼應,偉岸峙立,金光燦爛,彰顯了皇權和神權至高無上的權威,讓老百姓從心理和視覺上產生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效果,這就是曼谷王朝初期不吝重金修建大皇宮和皇寺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拉瑪一世恢復和健全了封建等級制度。他首先給王室成員授予封爵。正宮皇后所生的王子,授予「昭法」爵號;皇妃所生的王子,授予「帕翁昭」爵號,皇孫授予「蒙昭」爵號,這種按血緣親疏排列的「姓氏爵行」最初只有昭法、帕翁昭和蒙昭3個等級,到了拉瑪四世時代增加了蒙拉差翁和蒙蠻兩等。

拉瑪一世封自己的兄弟為烏巴臘,即副王,這是僅次於國王的最高職位。根據爵位的高低封授土地。曼谷王朝初期,烏巴臘佔有封田10萬菜,昭法佔有封田2萬ー5萬菜,帕翁昭佔有封田40007000萊,蒙昭佔有封田1500菜。其他貴族和官員則按他們身份和職位的高低,分別授予昭披耶、披耶、帕、鑾、坤、汶、攀等爵位。這稱作「職位爵銜」,也是按等級授予封田。凡授田400菜以上的官員,由國王直接任命。授田400菜以下的官員,由部長任命。王室成員不僅都獲得最高爵位,而且在行政上也封授最高官階。國王通過對王室成員的分封,把國家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王室手中。

相關焦點

  • 泰國王室為什麼能屹立不倒?看看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的偉大貢獻
    泰國曼谷王朝第十代君主拉瑪十世 事實上,君主制在泰國是非常穩定的,至少目前為止還是相當穩定,泰國王室之所以至今為止都能夠屹立不倒,是因為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 泰國通史:素可泰王朝時期的文化藝術——上篇
    曼谷王朝拉瑪四世在1851年即位為王之前,曾作為一位遊方僧侶在泰北遊歷,發現了這塊石碑。石碑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許多學者進行研究和釋讀,後搬到曼谷國家博物館保存。石碑為四方形,上端呈尖狀,高1.11米,四面皆有文字,第1面和第2面各有文字25行,第3面和第4面各有文字27行。
  • 泰國大皇宮相當於中國北京的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國王的居所
    泰國大皇宮泰國大皇宮位於曼谷,相當於中國北京的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國王的所。它坐落於湄南河河畔,是曼谷市中心最壯觀的古建築群。曼谷王朝之前的阿瑜陀耶王朝,皇宮坐落在曼谷以北的平原上,泰語寓意為「永遠的勝利之城」。
  • 泰國曼谷王朝歷代君主御像,拉瑪十世之後,誰能繼承泰國王位
    曼谷王朝是泰國歷史繼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吞武裡王朝之後的第四個朝代,至今仍然統治泰國,因定都曼谷而得名,又因開國君主拉瑪一世的姓氏卻克裡,得名卻克裡王朝。曼谷王朝於1782年取代吞武裡王朝建立,國號暹羅,曾經是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後來脫離宗藩關係,1932年廢除君主專制,改為君主立憲,1949年改國號泰國,沿用至今。圖為曼谷王朝王宮,拉瑪一世至拉瑪八世在此居住。
  • 曼谷王朝初期,暹羅的史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曼谷王朝初期,暹羅的史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暹羅最早的歷史著作叫「丹南」,意思是故事、傳說和神話。這類著作以宗教活動為中心,記述了一些與佛教有關的人物和事件,由於充滿了神話和傳說,不能視為信史。十七世紀以後,出現了稱為「朋沙瓦旦」的歷史著作。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漢裔,為何都有一個「鄭」姓的中文名?
    為什麼有中國姓呢,很簡單,因為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跟中國有瓜葛。這種瓜葛就是歷史淵源,一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瓜葛。眾所周知,泰國至今仍然是個王國,泰國的王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泰國雖然現在實行的是君主立憲,但這個王朝依然合法存在,國王和王室受到國民的尊重,王室受到國家優待,過著非常體面和榮華的生活。泰國的曼谷王朝建立於18世紀末,也叫拉瑪王朝,國王都有中文名字,而且中文都姓鄭。前幾年去世的第九世普老國王也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在位的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鄭冕。
  • 至今統治泰國的朝代——曼谷王朝九代先王登基畫像,全是明君英主
    拉瑪一世,曼谷王朝開國國王,泰文姓名通鑾·卻克裡,中文姓名鄭華,1737年生於泰國的世家大族,是泰國吞武裡王朝的開國功臣,1782年發動宮廷政變弒殺吞武裡王朝開國國王鄭信,隨即登基稱國王,因定都曼谷而稱曼谷王朝,又因他姓氏卻克裡而稱卻克裡王朝,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穩定曼谷王朝對泰國的統治,並成為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
  • 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有的受人民愛戴、有的卻虎父犬子?
    上次講了「和父母等長輩一起去泰國旅遊是什麼感覺」,這一次筆者想簡單介紹下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泰國原名暹羅,是一個有這7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
  • 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國王,先王提拔他做軍隊統帥,他卻起兵搶走王位
    今天的泰國仍然是君主制國家,國號全稱泰王國,當今統治泰國的朝代是曼谷王朝,因國都定在曼谷而得名。 曼谷王朝建立至今,對泰國歷史有不可磨滅的貢獻,首先是政治,在其統治下,泰國是近代亞洲除了中國和日本以外,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這要歸功於馬古大帝拉瑪四世、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這對父子國王,然後是經濟,在其統治下,泰國在九十年代實現經濟騰飛,躋身亞洲四小虎之一,這要歸功於蒲美蓬大帝拉瑪九世。
  • 泰國曼谷十大必玩的景點
    1、大皇宮——曼谷王朝的象徵地標大皇宮(又名大王宮),位於曼谷市中心,緊靠湄南河,是曼谷王朝的象徵,是旅遊者去泰國的鐘愛之地。緊偎湄南河,由一組布局錯落的建築群組成,是暹邏式風格,匯集了泰國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的精華。
  • 泰國大城府,一座比曼谷還要古老的城市
    去泰國旅遊一般都是去曼谷、芭提雅等地。其實,泰國還有很多能代表其民族風情的旅遊地,位於曼谷北邊72公裡處巴沙河畔的大城府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大城府始建於1350年,是暹羅王國(又稱泰國)的第二個首都。在繁榮了400年之後,這座城市在一場戰爭中被碾碎並燒毀。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
    確實如此,泰國王族的中文名都是姓「鄭」,這和泰國曼谷王朝的起源有直接關係。這個鄭是華人姓氏,不是翻譯的原因。泰國國王中名字都姓鄭其實很多人都不知,泰國現在的曼谷王朝也叫拉瑪王朝,國王中文名字都姓鄭。比如在2016年去世的拉瑪九世蒲美蓬老國王,他的中文名叫鄭固。
  • 我們為什麼愛去泰國?
    清代中國人是因何選擇走去泰國這條路,又是以何種方式背負著外鄉人的身份在泰國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的呢?曼谷唐人街本書以清代中泰貿易關係為背景,梳理了大量中泰歷史資料和國內外研究成果,從貿易與移民互動的視角考察和研究中國人移民泰國的歷史脈絡和泰國華僑社會的形成過程。同時,探討了中泰兩國的貿易政策、出入國政策和華人政策對中國人移民泰國的影響。
  • 去泰國去曼谷絕不能錯過的大城府
    而微笑國度泰國,因其便捷的籤證制度,眾多的旅遊資源,相對低廉的消費,已經成為了中國公民出國遊的理想站點,很多人都把出國第一遊奉獻給了泰國。絢麗多彩的曼谷,熱情奔放的芭堤雅,度假天堂普吉島、蘇梅島,清新小城清邁,眾多的旅遊勝地你已耳熟能詳。而拋開這些熱門到訪地,泰國還有許多承載了歷史厚度的景觀值得你遊覽。
  •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王朝國王竟是中國人
    泰國原名暹羅,13世紀時泰族人開始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力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素可泰時期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
  • 老友之行~泰國曼谷篇
    上期記錄了我們遊玩了澳門,這期就來記錄我們接下來的旅程:泰國之自由行!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從澳門機場乘坐航班飛往泰國,飛行約3個小時的時間到達泰國的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就在泰國曼谷住了一晚,隔天開始曼谷之旅!
  • 泰國首都原本是吞武裡,為何遷到一河之隔的曼谷?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也是泰國最大城市、東南亞第二大城市,世界權威機構GaWC把曼谷列為世界一線城市,排名全球第32位,曼谷GDP總量佔泰國全國的44%。曼谷地處湄南河三角洲,湄南河是泰國境內第一大河,發源於泰國西北部的撣邦高原,在曼谷南部的北欖府注入泰國灣,曼谷距離入海口僅有15公裡。
  • 泰國曼谷有什麼好玩的?曼谷旅遊攻略
    說起曼谷,便不得不提起前兩年曾經風靡全國的曼谷包,如果說,是白沙灘真正打開了菲律賓的旅遊市場,那麼,曼谷旅遊市場真正被打開,則是從曼谷包開始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對曼谷的了解都僅僅一個曼谷包或者曼谷購物,關於曼谷去哪玩、住哪裡、吃什麼等問題,都不太清楚。
  • 泰國曼谷玉佛寺攻略(門票+營業時間+交通地址)
    玉佛寺概述》》泰國曼谷旅遊攻略  玉佛寺建於1782年,歷史相當悠久,屬於泰國曼谷王朝開朝時建築。拉瑪一世是首位將泰國首都遷至曼谷的國王,他將玉佛寺視為國家守護的宗教聖地,並在此地為王族舉行重要的儀式。寺中並沒有僧侶居住。》》
  • 多彩東協之泰國:承載泰國王朝歷史的古城——大城
    雖說無論去哪裡旅遊無非都是吃喝玩樂,但擁有悠久歷史的泰國,除了陽光、沙灘、海島、夜生活以外,其獨特的文化同樣也充滿著魅力。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泰國的大城,這是一種承載著泰國王朝的歷史、輝煌的一座城,這裡是千年古城,滿是寺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