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貝殼找房(股票代碼:BEKE)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開盤價35.06美元,較2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75%。截止收盤,貝殼找房股價上漲至37.44美元,市值達到422億美元。
中國房地產市場增量轉存量存在巨大藍海
據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貝殼平臺成交總額(GTV)達到了2.13萬億元,當年營收達460億元,相比2018年營收286億元,大幅增長60.6%。從2019年GTV來看,貝殼找房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也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後的中國第二大商業平臺。
2020年上半年,貝殼找房達成了1.33萬億元GTV,相比上年同期的8900億元增長49.4%;實現營業收入272.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6.1億元增長39%;淨利潤為16.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6億元增長188.6%。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住房市場達到了22.3萬億元人民幣,根據複合年增長率6.6%預計,2024年將攀升到30.7萬億元,中國住房市場經紀服務滲透率也將從2019年的47.1%增長到2024年的62.2%,同時,中國通過房地產經紀服務實現的房屋銷售和租賃GTV總額將從2019年的10.5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9.1萬億元。
中國房地產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存在巨大藍海,預計憑藉貝殼獨有的合作網絡和平臺基礎設施,其未來盈利空間將十分廣闊。
貝殼找房「平臺效應」助力拓展變現空間
貝殼打造了線上線下兩張網,「雙網」構建了貝殼強大的護城河。共同驅動了貝殼增長飛輪。貝殼找房成功搭建了「數據與技術驅動的線上運營網絡」和「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 「線上網絡」大幅提升線下作業的效率與品質,「線下網絡」幫助業主、客戶與貝殼找房產生更多的交互與連接,沉澱行為數據。二者互相反哺,形成生態正循環。貝殼找房三大主營業務為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和其他新興業務,致力於為3億家庭提供全面、可靠的居住服務。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貝殼平臺已進駐全國103個城市,連接了265個新經紀品牌的超過45.6萬經紀人和4.2萬家經紀門店。隨著存量房交易基本盤的不斷夯實,貝殼得以疊加更多服務類目,充分發揮「平臺效應」。
同時,貝殼極具開創性地將經紀人合作網絡(ACN)發展為平臺作業系統,作為貝殼找房平臺底層作業系統,經紀人合作網絡重新定義服務者之間的關係,釋放巨大「網絡效應」。ACN連接不同品牌、經紀人,幫助服務者高效合作、共享成功,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經過多年來持續改進,ACN大幅提升了行業效率和線下互動質量。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上超過70%的存量房交易都是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的。以2019年店均存量房平臺成交總額(GTV)計,貝殼找房的效率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6倍。
基於存量房業務發展而來的基礎設施成功實現了居住服務類目的橫向賦能,貝殼變現空間得以不斷拓展。以新房交易為例,GTV從2018年的2808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7476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新房銷售平臺。未來,在更多居住領域類目的疊加下,貝殼找房「平臺效應」將迎來更廣闊的釋放空間。
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
「做難而正確的事」是左暉之於貝殼找房的初心。左暉在招股書《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堅持長期主義價值觀不斷倒逼貝殼找房的組織成長——貝殼找房將為兌現消費者承諾付出巨大努力,不斷探索新的「又髒又累」,而一旦成功就有巨大增長機會的方向。
左暉認為,過去的房屋交易行業基礎差、效率低,但是行業卻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就使得所有從業者都面對短期「大」機會的巨大誘惑,不對效率和體驗做任何改善也能獲得可觀的增長。
但貝殼找房卻沒有著眼於短期利益,而是選擇了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堅持長期對行業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從而提升效率和消費者體驗,再獲得商業的長期回報。一個「正確」的決定往往帶來是階段性的下降,貝殼找房團隊經歷過一次次的艱難的「無產出期」,但是長期地堅持讓他們經歷過了考驗,迎來了長期增長和消費者的正反饋。(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