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生的背後:你可能需要一個富裕的家庭和極好的運氣

2020-12-11 俺來大學

文/顧木

連日來,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知名藝術類院校招生考試陸續開考,藝考報名人數再攀新高,競爭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考生許多都是00後,這些出生於千禧年的孩子們迎來自己的成年禮並走上高考考場。

讀書不好就去藝考?

許多參加藝考的考生,將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奔赴多地趕考,這對考生和家長來說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從2月份開始,來自山東煙臺的18歲女生陸倩,除了濟南,還要輾轉去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參加多場藝考。

2月底的南京寒風凜冽,在中國傳媒大學(南京校區)門口等待的陸倩凍得瑟瑟發抖。她說,早上7點就趕到考場備考區等待。除了陸倩,她的母親也陪她一起備考。半個月下來,兩人都瘦了好幾斤。

禦寒排隊的藝考生

「校考大多在2-3月,最晚的一場在3月中旬,各地加起來要考10多場,壓力特別大。」陸倩說,她很喜歡音樂,但想考入好學校真的特別難,不僅要會唱歌,還要會鋼琴和樂譜。為了錯開各校的考試時間,陸倩還用筆記本認真記下了各校的簡章,再進行對比和篩選。

對於藝考生來說,不僅專業要求越來越高,文化課成績的壓力也在逐年提高。在南京藝術學院,一名在考點外陪妹妹考試的大三學生吳青感嘆:「原來我以為藝考很容易,但看妹妹一路走來的辛苦,我覺得藝考生比普通文理科考生更難。為了準備藝考,他們放棄了很多,投入都很大。」

吳青說,妹妹從小就喜歡畫畫,報考的是南京藝術學院的美術專業。從小到大,妹妹的每個周末幾乎都被補習班佔據了。「即便在學習最緊張的高中,她下了晚自習回家還堅持練一個小時,有時候就趴在畫板上睡著了。」

選擇藝考的考生中,有的從小就開始學藝,也有的是半路出家,最短者只準備了不到半年時間便走上藝考之路。但為了在藝考中脫穎而出,考試前還是有許多考生都參加了藝考培訓班,而且花銷非常大。

「女兒從四五歲就開始學鋼琴,七八歲開始學習聲樂,為了參加藝考,她去年9月還報讀了培訓班。」一位家長說,買樂器的錢加上學費,前前後後差不多十幾萬。「但是為了讓女兒上個好大學,值了!」

巨額開銷並不是最大阻礙

因為藝考生在高考中對文化課要求低,藝考花費巨大,能承擔起的家庭大多比較有錢。很多人潛意識把「娛樂圈」和「搞藝術的」畫上等號,在這種氛圍下對藝考也帶上了一副「有色眼鏡」。

基於以上這些認識,在很多人眼裡,藝考成了文化課差等生的綠色通道,藝考是為有錢人準備的退路,藝考是一條通向成功的捷徑。

但是,藝考≠易考!

當我們驚嘆於舞臺上舞者的舞姿婀娜,我們嘆服指尖的音符跳動,我們為自己喜歡的歌手吶喊打call,為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鼓掌致敬……與此同時,很多人不自主地忽略了一件事:「藝考生為了專業課付出了什麼」。

背著夢想前行是藝考生的常態

「我是學美術的,現在大二,想起當年集訓的時候,大冬天雙手凍得長滿了凍瘡,也還堅持練習。在距離高考還有一百年的時候,自己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個好大學。那段時間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看書,晚上打著小檯燈學習到凌晨,只為了不讓自己的夢就此打住。」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大二學生董恩芝回憶,現在只想感謝那個時候咬牙堅持不放棄的自己。

同樣是藝考生的孫佳欣說,藝考經常一天要趕好幾個場,幾個城市來回跑。中間不太敢吃東西,怕嗓子不舒服影響下一場考試發揮。「那些個陌生城市裡天還沒亮的清晨、鏡子裡疲憊的惺忪的睡眼、考試前緊張的深呼吸、待考時踱來踱去的腳步、飢腸轆轆爭分奪秒的趕場、百感交集的夜晚,都默默留給了自己。」

不少網友表示,剛開始確實是為了走捷徑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走了藝考這條路,但真正接觸後,才發現藝考並不輕鬆。「我們藝術生,一邊抓文化,一邊抓藝術,兩邊都不能放鬆,並不是大家想像得那麼輕鬆。」

表演類專業火熱 報錄比最高424:1

今年,北京電影學院共14個院系藝術類專業招生,本科計劃招生490人。然而,今年該校總報考人次高達45077,比去年增長近7000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大多數考生都是生於2000年的「千禧寶寶」,山東、河南和河北3個省的報考人數最多。

3月1日,北京電影學院藝考現場

在所有專業中,表演學院報考人數高達9693人次,同比增長13.69%,繼續保持最熱專業之一,但表演本科錄取計劃僅50人。競爭最為激烈的戲劇影視導演(電影導演)專業的報錄比高達225:1。

中國傳媒大學的招考現場也人潮洶湧。開考首日就有1.4萬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奔赴北京、南京、成都三個考點進行考試。其中,表演、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戲劇影視導演三個專業的競爭則最為激烈,報錄比分別是327:1、144:1、134:1。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導演專業複試報導現場

與此同時,南京藝術學院2018年本科招生校內專業考試正式拉開帷幕,28個校考專業陸續開考。據校方介紹,南京藝術學院2018年計劃招收本科生2300名,校內報名點報考人數已超過5.68萬人,報考人次超過8.9萬;按校內考點計算,28個校考專業的平均錄取率僅為2.26%。

圖為2018年南京藝術學院藝考當天

除了向來熱門的表演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表演(木偶)專業也受到了考生們的熱捧,成為今年上戲藝考爆出的一大冷門。該專業擬招18人,1380人報考,錄取率僅為1.3%。

藝考並非捷徑,很多藝考生需要付出比普通考生多倍的心力來面對考試。藝考也好,高考也好,都需要拼搏。

相關焦點

  • 悅點教育專業解析:藝考生復讀背後的考量維度有哪些
    為此,杭州權威音樂培訓學校悅點教育的資深教務老師常老師結合多年培養藝考生的教學經驗和以往藝考高復學生的案例經驗,就「藝考生高復」系列問題給出指導意見:一、哪些人適合復讀?1、文化課特別好的考生:復讀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文化的壓力,藝術生學習文化課的時間比較短,而文化課太薄弱其實對考學是不利的。文化的壓力沒有了,才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心思放在學習專業上。
  • 藝考生數學怎麼學?藝考生數學提分攻略大公開
    藝考生在面對數學時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實際上不僅藝考生在學習數學方面有一些困難,即使是普通文化生在學習數學上也有很多難處。 很多藝考生雖然人在讀高三,但文化課仍只有初中水平。 造成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原因: 從小就數學成績不好,一開始基礎沒打牢固。
  • 央視發聲:我們欠藝考生群體一個道歉!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部紀錄片,是央視專門為藝術生群體拍攝的。講述了藝考生那些不為人知的「血淚史」。他們背負著人們對於藝術生的誤解,踏過千軍萬馬屍體走上逐夢之旅。一直以來,不了解的人都會對「藝考」帶有一種偏見的眼光看待,認為「藝考」只是一條通往大學的捷徑,甚至對文化生來講有些不公平。對於這樣的想法,只能說一句「太傻太天真」。
  • 一個家庭能否富裕起來,就看這三點,別不信
    只是家庭能否富裕起來,不是單單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實現的,它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一家人在這三方面的態度,對家庭能否富裕起來,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父輩們再努力,能創造的財富都是有限的,一個家族想要富裕需要幾代人不斷的接力下去。
  • 同樣是本科,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藝考生?藝考生:因為無知
    同樣是本科,為什麼很多人看不起藝考生?甚至有些家長直白地說:藝考生的一本,算什麼一本。家有藝術生,特別是美術生的家長,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哪怕考上了八大美院之一,在很多人眼裡,甚至還不如一個二本三本,會不會感覺很委屈?
  • 藝考生英語教學,你不知道老師有多累!
    藝考生在給藝考生教學英語學科時,老師有多累,你根本想不到:1、藝考生英語單詞基本都不會給藝考生上課,哪怕老師講的題目再簡單,但是,你得給藝考生一個一個單詞翻譯給他們聽,遇到需要學生寫出單詞,那老師必須一個一個字母給他們報。
  • 普通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差距,教育方法不同
    我們大多數人看到這句話「寒門難出貴子」,可能只會想到是家庭物質上的差距,從而每一位家庭父母背井離鄉,把孩子託付給他爺爺奶奶照顧,就此一日又一日的打工掙錢。一、「寒門真的難出貴子?」我老家的一個親戚,他們的孩子不大,現在上了高中。
  • 「孩子,你獨一無二!」這位媽媽的話,反駁了對藝考生的偏見
    而《孩子,你獨一無二》這本書從一個藝考生母親視角,記述了這位富有愛心、責任心同時又對孩子充滿信心的作家媽媽,如何從身體到心靈關愛孩子,陪伴女兒南北轉戰,一鼓作氣,一路闖關,最終成為藝考生中的高手,順利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的陽光歷程。攜手遍嘗艱辛冷暖,母女深情躍然紙上,拳拳之心催人淚下;同時附有女兒的日記、筆記和從小到大、從幼稚到成熟的畫作精選,深具多重可讀性和借鑑意義。
  • 作為一名藝考生,我希望你有一個「保底院校」!
    近日各大院校的校考政策紛紛調整,讓應屆藝考生措手不及之外,也讓不少想要選擇藝考的高一、高二學生駐足觀望,今天藝承君和大家說說如何選擇「保底」院校,一方面給應屆藝考生做個參考,另一方面也督促想要選擇藝考的學生能夠儘快考慮自己的報考方案,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
  • 成功,靠努力不如拼運氣?4個方法幫助你提升運氣
    馬雲、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都是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認為自己的「運氣」很好。《財富精英》這本書的作者齊特爾曼(Rainer Zitelmann)採訪了45位白手起家的富豪,以探尋這些成功人士背後的底層邏輯。
  • 美術藝考生選擇美術藝考集訓班「三不要」
    一般而言,集訓期內住宿費用一個床位每個月大概在400—一千元,6個月便是2400元—6000元。生活費用按一個月五百元算,6個月便是3000元。花費支出有較強的地區差別和個體差異。地區差別表述在越發比較發達的大城市,花費就越高。美術畫室的名氣越高,花費也就越高。個別差異的差別就主要表現在,富裕的家中捨得花錢培訓,那樣花費就將會高得離譜兒。
  • 傳媒類藝考生該如何掌握文藝常識,需要學會這些小技巧
    傳媒類藝考中,文藝常識和文學常識是非常基礎的一個環節,無論是在省統考還是在校考中,對於文藝常識的掌握都有所要求,如何學好文藝常識,是很多藝考生比較頭疼的問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說,如何正確的掌握文藝常識,你需要學會這些小技巧。
  • 踩線藝考生應該如何填志願?
    每年會有很多藝考生成績都是剛剛過線,而作為踩線的藝考生,志願的填報更是糾結。很多踩線的藝考生一邊想拼運氣衝一把名校,一邊又會擔心錯失穩妥的學校。100%錄取,儘管每年都有踩線考生被知名院校成功錄取,但這樣被名校錄取機會的概率很低,藝考生一定要慎重。
  • 藝考生需要集訓文化課嗎?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藝術類考生是需要經歷專業課和文化課兩次考試,每一屆的藝考生都是在冬天進行完專業課考試後才開始學習文化課,這樣會致使文化課複習時間短,內容多,基礎差,困難多等,有很多的考生心態一旦沒有調整好,就會對文化課失去信心。所以藝考生在平時的複習中,複習時要學會取捨,要抓基礎,不做偏題難題。藝考生只要夯實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基本方法就能考的相對不錯,足以達到藝術類考生文化課的分數要求。
  • 為啥越「富裕」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孩?並非巧合,與經濟條件有關係
    之前聽說就是因為想再要一個女兒,才要的二胎。很多人還以為他是開玩笑,畢竟諾大的家業,肯定更希望生個兒子來繼承。沒想到他還真是心想事成,如願以償!老闆想得很通透,他覺得男女都一樣,都要好好培養。但是作為男士,他自己嘗夠了事業成功背後的辛酸苦辣,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也和自己一樣。所以更希望生個女兒,可以快快樂樂地生活,不用承受這一切。
  • 藝考生真的是不學無術嗎?
    看完他們的經歷,也許你會沉默。   1   你是藝術生,文化課一定很差吧?   作為一枚藝術生,無論你學的是美術、音樂舞蹈、傳媒,還是播音、表演。當別人聽說你是藝術生時,「文化課差」大概就是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
  • 藝考生及家長快看!2021屆藝考生常問的問題,看完你就懂了
    答:藝考是我國高考的一種方式,是指學習藝術類專業的藝考生除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外,還要參加本省藝術專業統考和各大獨立藝術院校組織的校考,高考成績公布以後,能以相對較低的文化分數被報考院校錄取。如果你是成人,可以參加成人自考類的藝考,登陸你所在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具體了解後去你所在區縣教育局(委)報名。03聯考和校考的區別?
  • 倫敦富裕家庭中文熱的背後:原來學中文的好處竟有這麼多...
    倫敦富裕家庭開始流行學中文。(圖源:英國《金融時報》)「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這句歌詞即將成為現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英國倫敦的富裕家庭開始流行學習中文,這跟英國人勸說他人學習英語的傳統形成強烈反差。在外國人眼中,學習中文,現在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中文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敲門磚」。
  • 藝考生文化課分數線:語文很難,這3點你注意過嗎?
    藝考生文化課分數線提高,藝考生需要直面文化課複習,再也不能總是想要逃避了。而在文化課複習的過程中,藝考生可能會感覺語文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在考試中卻很難拿到讓自己滿意的成績,那麼你可能沒有注意這幾點。一、藝考生文化課分數線:詩詞、名人名言詩詞和名人名言看上去可能不能為提分做出太大貢獻,但其實詩詞和名人名言對寫作文是很有好處的,和平平無奇的作文相比,恰當的引用兩句名人名言或是詩詞,就會讓作文看上去更耐讀,也能幫助作文提分。
  • 運氣測試:三個彩虹,你最喜歡哪一個,測你什麼時候能熬出頭?
    運氣測試:三個彩虹,你最喜歡哪一個,測你什麼時候能熬出頭? 40歲是你的人生轉折點,是你特別重要的階段,40歲之前,你一直比較辛苦,吃了不少苦頭,日子過得並不有很多困難,有許多麻煩,需要一個個解決,一個個破除,只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方向,在40歲之後,能熬出頭迎來富貴,迎來自己的好運氣,這是一種堅持的力量,需要一直努力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做好心理準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