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鐫刻在許多師範類院校牆壁上的八個字,這也是最美教師張麗莉的真正寫照。
或許,張麗莉本身就是為教師這個職業而生,無論是上學階段還是從業後甚至到她受傷後躺在病床上,張麗莉都在影響著他人,教育著學生。她擁有著最平凡的生活與夢想,也擁有著最美麗的人生。
張麗莉,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她在自己最好的年華中奮力綻放著,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她的美好,讚美著她的芬芳,思索著她的示範。
上學路上孜孜以求
2012年5月8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在一輛失控的客車前,為了保護學生,第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毫不猶豫地衝了上去。從此,這位愛穿高跟鞋的美麗女教師失去了雙腿。
英勇的行為讓張麗莉獲得了「最美女教師」的稱謂——其實,這並不是偶然,因為,從小時候開始,張麗莉就在夢想著自己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好教師。
張麗莉出生在教育世家,從小就渴望做個像爺爺、父親一樣受人尊敬的老師。小時候,張麗莉最愛翻看父親和爺爺的學生作業本和教學筆記。特別是爺爺與眾不同的教學筆記,那上面記錄著他一輩子教學的體會、感悟與反思。看到這些,張麗莉在心底暗暗種下了一粒「當一名老師」的夢想種子。初中畢業前,她堅定地將依蘭師範學校寫在了報考志願表的第一欄。
1999年,張麗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依蘭師範學校五年制大專班文科班,邁出了她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第一步。曾是張麗莉中專時期老師的汪明麗感慨地說:「幾年前我是她的老師,事故後,麗莉是我的導師。」
在走向講臺的路上,張麗莉並不是一帆風順。2004年冬天,家傳噩耗,當她正在為專升本考試進行緊張複習的時候,家裡突然傳來母親癌症到了彌留之際的消息。張麗莉的精神幾近崩潰,她第一時間趕回家裡,在病床前一邊複習功課,一邊陪母親走完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帶著母親臨終的囑託,張麗莉挑燈夜讀,最終考上了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
為成為一名好老師,她不僅在學校裡學,在日常生活中也努力吸收著各種「營養」。張麗莉的伯母也是一名老師,幾乎每次見到伯母,張麗莉都會很認真地向她求教,詢問如何當一名好老師,如何教育學生,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喜歡老師……
從業之後誨人不倦
「我是你們的老師,就要對你們負責!」2007年9月,24歲的張麗莉終於站在了三尺講臺之上。
工作中的張麗莉絕對是一個「拼命三郎」。她的父親說,那時,張麗莉每天早上6點半前準時到校,晚上八九點才到家,到家就成了「一攤泥」,但休息一會兒後,她就給家長打電話,交流學生們的情況。張麗莉的婆婆告訴記者,張麗莉經常飯還沒吃完就接到學生的電話說個沒完。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副校長靳豔萍說:「麗莉幾乎把周末和課餘時間都用在與學生交流上。不少後進生到了麗莉的班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看到學生的扣子沒系好,她會上前整理;看到學生衣服髒了,她會幫著洗。哪個學生會不喜歡這樣的老師?」
「每次放學和張老師一起走出校門時,張老師都會拉起我和身邊同學的手說,來,孩子,我們一起過馬路,別著急,慢點。」學生閆澤坤回憶說。
「麗莉出事後,學生們很沉悶,但是學生們都憋著一股勁。麗莉在病床上不服輸的精神感染著學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校長殷春霞說,在今年的中考中,張麗莉班上的45名學生中有35人考上重點高中。
「作為教師,如果孩子們期盼一縷春風,那麼,我願獻上整個春天;如果孩子們渴求一滴海水,我願傾其一片海洋……」張麗莉如此述說著自己的職責。
病床之上堅強不屈
「我還能當老師嗎?」這是張麗莉出事第三天清醒過來後問的一句話。
在得知自己的雙腿截肢後,面對老淚縱橫的父親,張麗莉堅強地說自己不後悔。「我的選擇是對的,如果我不去救他們,我會一輩子不安的。」「用我們一個家庭的不幸換4個家庭的幸福,爸爸,我不後悔!」
張麗莉在接受採訪時笑稱自己不是一個善於未雨綢繆的人,但她會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堅強一些,學會堅持,把每一天都當做新的一天去挑戰。」張麗莉說:「生命是一個特別深刻沉重的話題,每個人對生命都會有不同的定義。但只要生命在,一切都能重新擁有,我可以重新擁有我的事業,重新站在講臺上,重新面對可愛的孩子們。」
為了幫助張麗莉實現重回講臺的夢想,黑龍江省教育廳也做了相應的準備:不僅為在崗不在編的張麗莉正式落實了人事編制,還為她辦理了醫療保險、工傷認定,建立了長效保障機制。
「麗莉精神是十九中的財富!」殷春霞說,只要麗莉想回講臺,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大門永遠向她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