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而且我們國家所在的位置,又比排名前兩位的俄羅斯和加拿大更加的溫暖,這樣導致了我國境內的名山大川都風景十分的秀麗。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點,在我國境內還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拉馬蜂以及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所以我國的地勢分級也是非常的明顯,再加上我國五千年的文化綿延不絕的流傳下來,自然讓境內的眾多山川擁有了很高的人氣,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眾多的名山大川,基本上每一個出名的山峰都擁有很多的文化遺留和歷史遺物,也正是這些歷史遺留更是增添了這些名山大川的名氣,相輔相成之下,讓這些大山更加的出名,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被譽為名山大川之中的「至尊」泰山。
泰山一名相信所有的人都是有所了解的,這個名字是國內五嶽之一的東嶽,位於山東省境內的泰安市,整個山體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個市之間,總面積達到了24200公頃。這還只是泰山的佔地面積,從海拔高度上來看,泰山的最高峰是玉皇頂,這座玉皇頂的高度有1545米之多,在地勢相對平坦的東部地區,已經算是最高峰之列了,不但如此,這個高度更是傲視四周其他的名山大川,也正是因為這樣雄偉壯闊的景色,泰山才被人們尊稱為「五嶽之首」,而且這個稱號也不是現在的人們賦予它的,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國還處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各個朝代的名人志士就把這裡當做了泱泱中華的最為神聖的地方,都以能夠親自登臨泰山為榮。
記得在中學的時候,學過一首古詩,名字叫做《望嶽》,這首詩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杜甫所寫的,詩歌的內容是這樣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時杜甫在見到泰山之後是怎麼樣的心境,咱們確實是不得而知,之能從這首詩的字裡行間來感受當時杜甫內心收到的衝擊是怎麼樣的。這首詩當中,通過出色的景色描寫,為大家帶來了泰山景色的具體的描寫,而這也正是杜甫的高明之處,仿佛讓大家能夠身臨其境一般,與此同時,在描寫玩景色之後,又對於自己當時的心情做了一番描寫,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雖然沒有直接寫出自己的心情,但是這樣豪情壯志的語句正是他內心對於在見到泰山的雄偉壯麗之後,自己心底裡產生的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而作為咱們普通人來說,可能並沒有杜甫這樣的情懷,也沒有人家那麼高絕的文採,所以大多來泰山一行的人,都是抱著能夠一覽名勝古蹟的心情來的。而泰山之所以重要,也和這些曾經的遺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泰山是古代帝王們封禪之地,他們親自登臨泰山祭天禱告,以祈求自己的江山能夠萬古長青,之所以不是每一位皇帝多會登臨泰山封禪,大多是因為他們的成就不夠資格,歷史上能夠親自登臨泰山封禪的皇帝,無一不是千古一帝的風採。而這僅僅是在帝王活動方面留下的遺蹟。
下面再來說宗教方面,泰山不但被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所嚮往,更是道佛兩家所尊崇的傳教聖地,他們都把這裡視為是「仙山佛國」,所以從古代的時候,都以能夠在泰山上簡歷自己的道觀寺廟為榮,久而久之的,就留下了大量的遺蹟,一直到今天,整個泰山上留下來的古建築群還有多達二十處之多,每一處在當年的時候都是真正的傳到聖地,一直保留到今天,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前來遊玩的人們必須要一看的地方。
其實在小編說了的這些人文景觀之外,泰山之所以能夠在當年就博得天下人的親睞,更多的還是依靠泰山上壯麗的自然景色了,而且自古以來人們反覆登臨泰山,觀察泰山的景色,也為泰山總結出了流傳至今的四大奇觀,它們分別是「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其中泰山日出是大家最為喜歡的一個了,而且來泰山的遊人沒有一個不是抱著想要觀看泰山日出的想法來的,那種天空泛起魚肚白的感覺,真心是讓人迷醉。晚霞夕照,則是泰山上看日落的奇觀了,日落之時,在玉皇頂的泰山之巔,看到太陽為雲層獨上一層金光,不刺眼,確實那麼的神聖無比,端的是一處奇觀。第三個的雲海玉盤,是站在泰山之巔,看著腳下的白雲綿延萬裡,就像是一個大大的玉盤一般,那種仿佛置身仙宮的奇妙感覺更是人間稍有的體驗。至於最後的黃河金帶,則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在泰山腳下蜿蜒而過,站在山頂向下望去,仿佛是一條金帶在山間纏繞,更是讓這本來就貴氣十足的泰山,更加的風度翩翩。
說完這麼多的介紹,小編總感覺還少了點什麼,題目中說道的「至尊」兩個字並沒有很完美的被小編展現出來,這並不是小編寫的不到位,而是泰山這樣的山中至尊,根本就不是用語言和文字能夠描寫出來的,即使是古代的那些文豪墨客們,也只是在字裡行間表達了一下自己對於泰山的仰慕之情,但是這些也只是他們的個人見解而已,想要能夠真正的見識到泰山的雄奇壯美,還是應該親自去登臨一下,這樣也算是能夠和我們的山中至尊親密的接觸一下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被譽為名山大川之中的「至尊」泰山,不知道小夥伴們有親自去過嗎?不妨來留言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