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化的世界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

2020-12-11 終身學習實驗室

歡迎關注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

芬蘭經常被視為幸福度很高的國家,芬蘭式的教育方式也頗受其他國家認可,甚至希望「複製」芬蘭式的教育。然而,芬蘭教育真的這樣「完美」嗎?

在2019終身學習與未來人才國際會議上,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Fred Dervin教授認為,雖然芬蘭的教育理念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和青睞,但芬蘭教育卻仍然需要改革,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演講中,Fred教授分享了芬蘭教師教育關於跨文化和全球化的改革內容和趨勢。

Fred Dervin

荷蘭赫爾辛基大學多元文化教育教授

芬蘭,真的這麼「完美」嗎?

在我開始之前,先針對芬蘭教育做一些提醒。首先,在中國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討論芬蘭的教育,但有時候人們實際上是在討論他們並不了解的話題。所以並不要輕信你所聽說的關於芬蘭教育的一切。其次,對於很多「善意的謊言」,有時候還是要有批判性的思考。實際上芬蘭正在對教育進行各個方面的改革,這意味我們對現狀並不完全滿意,對現在的教育體系並不完全滿意。

請大家記住這句話: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我在世界各地出差的時候,當人們知道我來自芬蘭,總會讚美: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了。我總是說芬蘭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因為世界上並沒有最完美的國家。

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芬蘭的移民和少數族裔比例越來越高。根據我們做的研究,我們的老師並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來應對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趨勢,為學生做好面向未來的準備。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很多的師範生並不需要了解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他們在接受師範教育的時候,並沒有這種需求,我覺得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我會與大家分享,赫爾辛基大學如何為這些師範生做好面向未來的準備,我會分享在赫爾辛基大學使用的一些關於師範生需要終身學習的內容。

我來簡單講一講芬蘭。媒體覺得我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因為像新聞周刊(Newsweek)這樣的雜誌,幾年前都說過芬蘭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芬蘭在健康、教育、生活質量等各方面排位也很高,顯然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如果問芬蘭人的話,他們會完全不敢苟同,我們自己並不覺得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全球化和跨文化的勝任力,

對未來意味著什麼?

所以芬蘭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我們遵守平等、宜居和幸福的原則。我們是福利國家,一切都是「免費」的——我在這裡要給免費加引號,因為並不全是免費的,我們得交稅,而且稅收非常高。在芬蘭的基礎教育之中,並沒有競爭的理念。我們不希望一直讓學生考試,甚至刻意避免出現一些拔尖學生。我們強調創造力和自發的自身認同。

看起來這的確是良好的教育體系,全世界都非常羨慕我們,作為曾經在教育部工作的我要說,雖然芬蘭的教育很好了,但是我們還是很清楚,芬蘭的教育需要做出改變,以確保芬蘭的教育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對未來做好準備,而不僅僅是為現在做好準備,因為世界日新月異。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當前很多的國家都希望能夠複製芬蘭的教育,但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已經在變化——多數的這些教育的層級都在經歷調整,從綜合教育、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到職業教育等等。

開始之前,我們還是需要了解,全球化和跨文化的勝任力,對未來來說到底是什麼?並且要討論芬蘭的教師教育,首先要知道我們培養教師的方式並不是基於芬蘭教育局決定的,而是由有師範學位的大學自行決定的。所以教授們做研究的方式和對跨文化和全球的問題的理念,在不同的大學之中會有所不同。在赫爾辛基大學,全球化和跨文化的勝任力,意味著以下四點:

第一點: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如何定義「我們」和「他們」的思考和反思;

第二點是學會謙虛。因為不管有沒有去過芬蘭,大家都喜歡這個國家,這意味著對我們的年輕人來說,身為芬蘭人會感到非常驕傲。師範生們應該去幫助兒童學會謙虛。不要小瞧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

第三點就是要幫助我們的師範生能夠積累關於文化多樣性的科學知識——這些知識不僅僅限於西方的知識或者歐洲的知識,這是我在歐洲面臨的一個問題。中國人、印度人、巴西人對這些問題怎麼理解?——我們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讓師範生們對其他文化的思維方式保有好奇心。

最後一點是要對媒體的信息和研究持批判性目光。跨文化(interculturality)一詞的詞根有 inter,代表和交際、對話、協商,但詞語中還有ality,說明這個詞體現的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永不停止的終身的過程,師範生應該清楚他們永遠無法為跨文化的交際做好萬全準備,因為這將是一個持續的對話、協商過程。

所以在五年的師範生培養過程中,他們有四種必修課程是與跨文化性相關的,有句很重要的話給我們師範生是:「固有的想法阻礙了我們的學習。」作為未來的老師他們應該學到這個理念,這也是他們應該去告訴自己未來的學生的原則。大家看一下,在我們課標中的核心素養裡,我今天會主要從這三個核心素養——通過思考去學習(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Learn),多元文化認知 (Multiliteracy) 、文化勝任力,互動和表達(Cultural Competence,Interaction and Expression), ——來分享我們是如何通過這些方面來提升師範生的跨文化能力。

如何提升師範生的跨文化能力?

通過思考去學習

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Learn

首先是通過思考去學習。在芬蘭的課堂,你往往會注意到基礎教育階段老師實際上只起教導的作用,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多數情況下兒童以小組為單位在學習,老師只是在提問、指導、回答問題或給出建議。師生也會一起去反思。之前我提到,在探討全球性跨文化性的問題的時候必須去反思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師範生的課堂上,我們會做關於文化理念方面的很多的工作,與師範生們進行討論,但我們並不會去為他們定義「文化」這個詞。學者Pillar說過一句話:文化有時不過是作為一種方便而偷懶的解釋。所以我們只是和師範生們通過思考去學習文化,幫助他們思考應該如何看待他人——如果遇到來自中國的人,是否要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覺得他們與芬蘭人不同?

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很難去轉變在跨文化問題上的思維方式。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就認為中國人是與芬蘭人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如果你深入做一些研究和了解,會發現雖然兩國人存在一些思維的差異,但也是有相同點。所以在觀察與我們非常不同的一個群體時,也需要關注彼此之間的相似性。

現在我們課堂中的一些內容,很大程度上都是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際,一起去構建一些事物和理念,我們希望讓學生改變,因此我們不斷的改變他們課堂上的搭檔和同伴。我在世界各地拜訪過很多學校,也都有團隊的合作,但是團隊的組成往往是固定的。可實際上,即使是一個課堂裡的學生,即使這些學生都是芬蘭人,說同一種語言,每個人之間也存在跨文化性。非常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儘量頻繁的在課堂上和各種學生打交道,從而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性。

多元文化認知

Multiliteracy

課程中另一個核心的素養是多元認知能力,這裡的定義是能夠對各種不同的文本進行解釋、產出並作出價值判斷,這將有助於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並建立他們的自我認知。同時,多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支持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學習技能——批判性思維是未來重要的一個能力理念,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恐怖,因為我發現世界各地的人現在都希望成為批判性的思考者。比如我的中國朋友曾告訴我說,他想讓自己的學生成為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者。那麼我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去定義批判性思維?

實際上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去定義批判性思維——即使他們有定義,他們給我的定義往往來自一個美國或者英國的學者,他們從來不提中國學者給出的定義,或者是印度,菲律賓學者的定義。這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應該批判性的看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本身。

對於多元認知能力來說,這非常值得注意。從全球化和跨文化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能夠讓師範生理解一個人創造、理解、解釋文本的方式既不具有普遍性,也不是最好的。可是師範生們很難理解——因為他們被「洗腦」了。師範生們在芬蘭學習到的多元認知能力,與在中國、美國、納米比亞等國家的答案是一樣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希望能夠敦促師範生們,包括讓他們未來的學生不僅僅只是聽一些明顯的、容易聽到的西方聲音,而是能夠探索不同的聲音。的確會有世界各地的移民移到芬蘭,但是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唯一獲得的知識就是歐洲和北美的知識。中國也有類似的問題,我覺得在中國大家太崇拜來自說英語地區的知識了,我們需要考慮不同的知識來源,否則的話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而只是全球語言的匯聚(Globalish)。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文化勝任力,互動和表達

Cultural Competence,Interaction and Expression

文化勝任力以及交流互動和自我表達是第三個關鍵素養,這個素養中要求學生在學校內外的合作中,學生學習辨別文化的特殊性,並在不同的環境中靈活地採取行動。還應學會交流、修改和創造文化和習俗,並理解它們對幸福的意義。老師們則應該指導學生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問題和情況,鼓勵他們使用有限的語言技能進行互動和表達,並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符號、圖像和其他視覺表達形式、戲劇、音樂以及運動作為互動和表達的手段。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覺得芬蘭這個國家的課標有點自相矛盾,因為他學的文化一方面是非常靜態的,是不改變的,包括有一些傳統等等,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在談文化的混合,會提到我們的世界實際上在創造新的文化,很多人通過交流來創造新的文化。所以我們也會帶師範生去觀察在赫爾辛基辦的慶祝中國春節的活動是的紅色主題。而可口可樂的廣告,聖誕老人也是以紅色為主色調,我們也會讓師範生們去觀察和思考類似的事情。

最後我進行一下總結。新的芬蘭教育改革至關重要,新的改革將為教師提供這樣的機會: 從學生的需求和感覺出發,制定個人學習計劃,使學生系統地合作 ,教師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同時將體育運動和學習、交往與合作聯繫起來,使教學和學校活動國際化推動跨學科合作……大家之前可能也有聽到過,我們其實已經開始做系統性的基礎教育的工作,就是基於現象的教學(Phenomenon-based teaching),這是一個跨學科的方法,所有不同學科的老師會與學生一起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來共同研究一個現象。

芬蘭的教師教育正在做很大的變革,我們也希望能夠從中國學習到知識,不僅僅是你們學習芬蘭的教育內容。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共同更好地改善未來人才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能力。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2019「終身學習與未來人才國際會議」上,Fred Dervin教授的主題演講整理。)

閱讀

推薦

最好的教育系統?

芬蘭的迷思與真相

閱讀

推薦

清華附中校長:

面向未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本內容為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北歐第一
    為什麼選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Kun:生物,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我本科學的是這個,所以就選這個相關專業。我選這所學校是因為這所學校很有名氣,而且不要學費,食品專業世界前列。其實這個大學北歐第一,歐洲有名,只是國內很多人不知道。你好網:你們學校難申請麼?你當時是怎麼拿到的呢?
  • 果醬推薦 | 大學介紹必備手冊——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赫爾辛基大學的目標是在所有領域進行高於國際標準的研究。歷史自1640年以來,大學為芬蘭的繁榮和民族認同做出了重大貢獻。大學努力構建了一個公平,平等的社會,根據許多指標,該大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創新大學。今天,大學渴望分享,並產生強大的全球影響力。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一學年四個學期
    為什麼選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Danial:我學的是林業經濟。我國內就讀的這個專業。學校跟這所學校有合作,所以就來這所學校了。你好網:這所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多嗎?關係如何,會互相照顧嗎?Danial:我們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挺多的,關係都挺好的。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12月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會見了來校訪問的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尤庫•瓦那恩(Jouko Vaananen)、繼續教育中心執行長馬亞娜•蘇塔瑞恩(Marjaana Suutarinen)和國際教育主管琪爾斯•柯圖拉(Kirsi Kettula)一行。雙方就兩校的重點學科及學生畢業去向展開討論。
  •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不僅是機器製造工業和造船工工業的中心,也是印刷工業和服裝工業的中心。此外,電子、造紙、食品、紡織、化學、橡膠以及制材等行業也都很繁榮。赫爾辛基還是全國的交通總樞紐,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 靳諾書記率團訪問芬蘭 祝賀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
    靳諾書記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向芬蘭政府和人民,以及支持孔子學院工作的赫爾辛基大學表示感謝, 向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建院十周年表示祝賀。她指出,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作為芬蘭唯一一所孔子學院,被譽為中芬文明交流互鑑「架橋人」,為推動中芬友誼的發展發揮著示範效應,是兩國深化合作的重要窗口。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開學 學生人數創紀錄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新學期的課程已於近日陸續開課。  本學期,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共開設漢語語言課九門,分為十三個班,分別是:初級漢語、中級漢語(一)(二)(三)、漢語口語(一)(二)(三)、漢語對話、商務漢語(一),文化類課程四門,分別是:中國故事閱讀、中國神話與傳說、中國書法、中國女性文化研究。為了滿足不同人群學習漢語的需求,孔子學院同時面向赫爾辛基大學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招生。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國學生"中國日"介紹中國母校
    活動由赫爾辛基大學農林學院國際事務辦公室發起,由赫爾辛基大學食品專業學生會 Viri Lactis ry,赫爾辛基大學中國學聯以及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聯合舉辦。中國學生學者和喜愛中國文化的芬蘭學生,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中國駐芬蘭使館教育組負責人鄧理明先生,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李遠徵女士,赫爾辛基大學農林學院國際事務辦公室負責人Sari Mikkola 女士等蒞臨活動現場,並發表演講。
  • 赫爾辛基——阿爾瓦·阿爾託的芬蘭
    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是一所主要位於芬蘭大赫爾辛基地區的大學,其由在各自領域內頂級的三所大學——赫爾辛基理工大學(1849年成立)、赫爾辛基經濟學院
  • 北歐名校申請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赫爾辛基大學(芬蘭文:Helsingin yliopisto,瑞典文:Helsingfors universitet,英文:University of Helsinki,縮寫為UH),是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所古老的世界頂尖級高等學府,世界百強名校。
  • 赫爾辛基大學 英語授課項目
    2021秋季入學申請時間:2020年12月1日 – 2021年1月15日赫爾辛基作為荷蘭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經濟繁榮,交通發達。值得一提的是,芬蘭總人口只有500多萬,擁有20所大學,是世界上人均佔有大學最多的國家。
  • 芬蘭赫爾辛基的見聞所感
    然後再從愛沙尼亞塔林到芬蘭的赫爾辛基。路途還是很曲折,很辛苦,很勞頓的。遊輪上的晚餐十分豐富,讓我這顆疲憊的心得到了一些少許的安慰。在塔林偶遇了一隻奇鳥經過了一天一夜,從海路到六路的勞頓,我終於抵達了芬蘭的赫爾辛基。首先一定要去這個西貝柳斯公園打個卡。西貝柳斯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也是芬蘭唯一出名的音樂家。
  • 赫爾辛基大學教授文德:「芬蘭神話」並不存在,世上沒有「教育天堂」 | 專訪
    芬蘭連續多年在PISA中表現優異,自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許多教育研究者也開始發掘芬蘭教育中重視平等、拒絕競爭等理念對學生能力的促進,來自全球各國的教育者紛紛訪問芬蘭,探尋成功奧秘。教育由是成為了芬蘭最成功也最受矚目的產業。然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文德(Fred Dervin)卻對這個久負盛名的「芬蘭神話」提出了尖銳質疑。
  • 芬蘭,赫爾辛基遊記
    導語:芬蘭,赫爾辛基遊記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由芬蘭赫爾辛基出發前往塔林的渡輪,昨晚已停泊在塔林古城旁的海灣中,等待著今早8點鐘準時一到就要放乘客下船了。5月初的塔林氣溫對來自亞熱帶的我們來說,還停留在寒流溫層中,大約是10度左右的低溫。昨晚甲板上的夕陽太美,金色晚霞、最美不過夕陽紅,總之我想的到的形容詞都無法描述身處其中的那種美,人生第一次遇見的海上夕陽,至今依舊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
  • 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 鄭州—芬蘭赫爾辛基開航
    吉祥航空公司總裁趙宏亮表示,河南省豐富的人口與製造業資源,以及新興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為河南全省經貿、投資、文化、旅遊等全方位多產業的對外交流發展提供了有利機遇。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歐洲地區的門戶,也是歐洲大陸重要的航空樞紐之一。
  • 走近芬蘭赫爾辛基華人
    不少在芬蘭的中國人8月12日晚專程買票進場為劉翔助威    赫爾辛基「楊氏」中餐店老闆楊先生與太太在自己開的吧檯前     8月12日晚,劉翔在赫爾辛基世錦賽上摘取了110米欄的銀牌。        華人「少於3000」        芬蘭人口不多,為520萬人,其中大赫爾辛基約有100萬人。據統計,芬蘭每平方公裡的居民才有17人。        赫爾辛基市旅遊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由於歷史原因(1809-1917年,芬蘭曾是俄羅斯的一部分),芬蘭移民絕大多數是俄羅斯人,人數大約有4萬人左右。
  • 第五屆中國-芬蘭科技論壇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成功舉辦
    「冰雪科技、運動健康」 第五屆中國-芬蘭科技論壇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成功舉辦(本報赫爾辛基訊)芬蘭當地時間10月14日,第五屆中國-芬蘭科技論壇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赫爾辛基大學舉辦,眾多國內外冰雪領域專家學者,冰雪企業高管等各界人士蒞臨本次論壇,共話冰雪,共謀發展。
  • 2019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赫爾辛基香山旅遊峰會開幕
    人民網9月3日芬蘭赫爾辛基電 (記者辛本健)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與赫爾辛基市共同舉辦的第八屆香山旅遊峰會9月3日上午在世界最具功能性城市赫爾辛基市隆重開幕。本次峰會主題是「智慧旅遊:城市創新與發展之路」,設有開幕式、主旨演講、主題論壇、理事會會議、特別對話、新聞發布會、展覽展示、旅遊交易會等多項活動。峰會吸引了56個國家近百個城市的500多名代表參會。
  • 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慶祝創辦十周年
    原標題: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慶祝創辦十周年 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舉行紀念活動現場。趙廣俊攝   本報赫爾辛基9月26日電(記者趙廣俊)聽著琵琶與古箏合奏的《春江花月夜》的優美旋律,賓客們將目光移向臺上:赫爾辛基大學研究生莎娜和旅芬國畫家李新生正在現場演示中國書畫。在賓客的熱烈掌聲中,一幅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五言詩書法和一幅《富貴牡丹》躍然紙上。莎娜在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時間不長,其書法技藝令人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