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夢路計劃」,獲多家媒體報導,東大白族小夥的公益故事

2021-02-18 江蘇學生資助

張培傑,男,白族,生於1993年9月,共青團員,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3級本科生。曾獲「焦廷標」獎學金、校結構創新大賽優秀獎、金相技能大賽優秀獎。

這個從雲南小鄉村走出的白族少年,他被大山哺育又反哺大山。用感恩與堅定之心,發起眾籌,運用所學,積極調研,努力回報家鄉,2015年組建「夢路團隊」發起《夢路計劃——為雲南鶴慶山區孩子修建上學路,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眾籌項目,用自己的行動在孩子們心中建起了夢想之路,一條求學的光明坦途。將慈善的種子撒播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薪火相傳,傳承的是東大人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玉汝於成,堅定了「夢路哥」的感恩之心。一條學子路,劈開了大山,感動了我們。

- 引 言 -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每當夜裡閉上眼,故鄉的路,總會延伸到夢裡,與記憶相繞?」這句話是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大三學生張培傑組建的「夢路團隊」2015年發起的《夢路計劃——為雲南鶴慶山區孩子修建上學路,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眾籌項目的引語。

他從山區來到城市讀書,始終心繫家鄉,努力回報家鄉,他被大山哺育又反哺大山。他用感恩與堅定之心,發起眾籌,為村裡修建了「學子路」,用自己的行動在孩子們心中建起了夢想之路。

張培傑,出生於雲南省鶴慶縣倒流箐村,這是一個白族聚居的自然村,位於平均海拔超過2700米、典型的高寒山區。

雖然連綿不絕的大山給村莊帶來了美麗和安寧,卻也像一堵厚重的屏障,隔離了山村與外界的交流和聯繫,交通閉塞、經濟貧困是這些村莊最典型特徵。

張培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小山村,以務農為生。每天起早貪黑,侍候著高山上面的幾分薄田,全家的命運和黃土、大山緊密相連。

雖然家庭困難,但是村裡善良的父老鄉親總是不斷支持他、鼓勵他,總在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讓他能夠安心學習;好心的班主任經常帶他到家裡改善夥食.

家鄉人的親情友情,一直激勵著著張培傑不斷進步,考上省重點中學。

就在他為高中的各種費用發愁的時候,學校主動為他免除了學費,同時還替他向社會尋求幫助,並獲得一位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直至他通過高考帶著生源地貸款來到東南大學。

報到時,東南大學了解他的情況後,通過綠色通道,為他緩交了學費和住宿費。

在後來的學習生活中,每年都給予他國家一等助學金,以及寒假路費補助等多項補貼,解決了他生活上的困難。

由於入校時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院輔導員和老師們予以特別關注,不斷幫助和鼓勵他,再加上自身不斷的刻苦努力,張培傑的學習成績不斷進步,獲得了「焦廷標」獎學金,並積極參加科技競賽,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當你真心追求時,整個宇宙都會幫你來完成。一路成長的過程中,學校和老師的幫助,家鄉親人的關懷,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和國家的好政策,讓他不僅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還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通過自身的拼搏努力,走上改變人生軌跡的道路。

回顧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張培傑暗下定決心,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有能力回報幫助和關心自己的每一位恩人。於是他懷著感恩之心,開始了改變家鄉孩子求學路的夢想。

 夢回家鄉,為愛築路 

如何回報家鄉父老恩情,始終是縈繞在張培傑腦海裡的一件大事,經過多次考證,他終於發起了「夢路計劃」。

說到這個計劃的原因,張培傑說,「來到大城市讀書,已經習慣了寬闊平坦的大道,各種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而每當回到故鄉,一次次看到孩子們為了求學每天仍需步行在那條崎嶇泥濘的求學路上來回近兩個小時的時候,我感覺像是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行走在求學路上。

一個個很深的山脊讓那條求學路道路成為了下坡路和爬坡路的組合。夏季雨水,冬季結冰。艱難的爬上坡,下坡的時候不小心就會來個『滑滑梯』,弄的滿身都是泥巴。

路窄,坡大,雨天泥濘易滑倒,雲南夏秋季雨水多路旁田埂經常滑塌更添危險……

再次踏上這條通往夢想的路,我們想有所行動,用我們的努力改變這種現狀,幫助孩子們修建一條通往夢想的道路,完成我們的一個夢想。而恰好藉助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兩者一結合就出現了這個想法」。

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申報選題時張培傑就想,能不能用自己的所學為家鄉做些實質的改變,將社會實踐真正做到實處。張培傑召集家鄉其他夥伴,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夢路團隊」。

他們想把這兒時的夢、現時的夢變為真正踩在腳下的路。7月的雨水給前期調研帶來了阻力,他們冒著雨扛著尺子勘察,路面的泥濘使他們深一腳淺一腳,有時還需要蹲在泥裡測量。

他們挨家挨戶動員,通過近一個月的不懈努力,所有村民都願意無報酬參與修路,此時「夢路團隊」和大山深處鄉親們的心緊緊擰在了一起。

單憑村民籌錢,遠遠不夠,張培傑在網上發起眾籌。據張培傑介紹,網上眾籌顯然不是他們一開始想的那麼簡單。

雖然在學校參與過很多的公益活動,但都是線條清晰的工作,而這件事情涉及面非常廣,當真正開展工作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考慮到的事情太少了。

「這基本上是在我們沒有太多把握的情況下的一種嘗試,實際情況也證明了我們在發起眾籌之前做的工作遠遠不夠,剛開始通過朋友圈擴散開來之後我們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都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一天的時間籌款金額就突破了1000元。接下來一周內都有增長,但是不久就停滯不前了,相當於我們自身的人脈資源,到此已經達到了飽和。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一個月。」張培傑一度有點束手無策。

遇到了困難,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多方尋求媒體支援,終於在十月份,新華日報記者聯繫張培傑表示願意給他們報導這件事情。

之後幾天,新華日報、南京晨報、揚子晚報等相繼做了報導,引起了較大反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支持「夢路團隊」的項目。

學校和學院的領導老師在知道情況後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極大地促進了眾籌的進程。

儘管張培傑學的不是交通專業,但他不忘初心、反哺家鄉的信念感動了東南大學其他同學,很多同學主動提供修路的建議和方案,給予了東大人最為樸實的支持。

在11月的時候,中國夢想秀節目組在了解到張培傑他們的「夢路計劃」之後很感興趣,他們也希望能夠幫助「夢路團隊」的成員們完成這件有意義的事情。

於是,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夢路團隊」參加了中國夢想秀的節目錄製,並得到夢想助力團提供的87000元的夢想助力基金。

歷經艱辛,條件終於具備,「夢路計劃」如期開工。組織會議,動員村民,商討細節,分配工作。

拿起鋤頭、扛起鐵鏟、開路面、挖水溝;石頭、砂子、水泥,拌好混凝土、推起手推車,鋪築一條求學之路。

張培傑和鄉親們揮灑汗水,夢想之路開始一點點變成現實。坡度陡,道路坎坷,無法用拖拉機運輸,他們就用手推車;路面結冰,他們就用斧頭砍開.

那段日子裡,從第一縷晨光再到最後一抹晚霞,甚至在漆黑的夜裡,張培傑和鄉親們埋頭修路,儘管天氣寒冷,但每個人心裡都是火熱的。

2016年2月5日,「夢路計劃」完美收工。這條由748名村民參與,長度為1800米,寬度1.2米,平均厚度0.15米的路,張培傑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學子路」,將那條坑坑窪窪的求學路徹底變成了歷史。

從農村到城市到農村,他完成了從出山人到進山人的蛻變,是大山哺育了他,給了他樸實與堅毅;是國家的政策,給了他成長的機會;是東南大學影響了他,給了他知識與才幹,讓他用感恩與大愛構築了一條夢想之路,用「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東大精神完成了一次夢想的傳遞!

江蘇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完善資助政策體系 推動落實資助政策|

相關焦點

  • 阿卡索公益大班課獲多家媒體報導,品牌實力與企業責任並行
    阿卡索公益大班課獲多家媒體報導,品牌實力與企業責任並行 從2013年中國進入在線教育的元年起,網際網路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家庭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帶動著整個在線教育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 新華社等數十家權威媒體報導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
    新華社等數十家權威媒體報導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 發布時間:2020-04-07 17:34:38      來源:貴州網   疫情的蔓延讓實體書店的發展舉步維艱
  • 自然資源部聯合公益組織共同發起「自然保護公益夥伴計劃」
    自然資源部聯合公益組織共同發起「自然保護公益夥伴計劃」 「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 2020-09-30 19:44
  • 迪士尼中國發起「閒置玩具捐贈計劃」公益活動
    迪士尼中國發起「閒置玩具捐贈計劃」公益活動   線上參與「閒置玩具捐贈計劃」公益活動 線上參與「閒置玩具捐贈計劃」公益活動:id=798   今天, 50名志願者來到上海浦東魯冰花民工子弟小學,和全校500多名學生開展主題為 「玩樂一天」 的遊戲闖關活動,《玩具總動員》中的大明星胡迪和翠絲驚喜亮相,與同學們互動。活動現場,迪士尼中國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贈35萬元人民幣, 並與基金會共同宣布「閒置玩具捐贈計劃」的正式啟動。
  • 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發起10萬歐元全球社區公益計劃
    (原標題: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發起10萬歐元全球社區公益計劃)
  • 鳳凰網等多家媒體爭相報導!山東小夥用這種鮮花當面膜
    近段時間,鳳凰網、騰訊等多個知名媒體,紛紛對山東平陰小夥李志剛進行了報導,李志剛的玫瑰面膜膏和「只為效果,不求利益」的初心,使得眾多消費者頗為感動,並引起了熱議。無論何時,護膚都是尤為重要的,面膜也是其中較為關鍵的一環,但要想面膜有作用,選對品牌和產品很重要。
  • 歌爾發起「一起」公益計劃
    近日,歌爾集團牽頭髮起關注兒童成長公益項目——歌爾·一起計劃,為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學校的孩子們送去特別的科技課堂和素質拓展課歌爾·一起計劃將於9月21日在濰坊安丘市輝渠鎮輝渠學校正式啟動,利用歌爾高新技術優勢,用無人機和VR等科技助力公益,讓孩子們切身感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無限魅力與無限可能。同時,還將帶去傳統文化、太極拳、口才表達等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課,和歌爾專業拓展教練指導下的趣味室外拓展課。
  • 華潤怡寶發起多維共享「水公益」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一個人去親戚家做客,親戚請他洗洗手再吃飯,他說:『不用,我上個月已經洗過了。』」遼寧大學的田源在「水說公益」全國公益演講大會上講到這裡,臺下一陣笑聲。但她緊接著說:「當然這可能只是一個『段子』,但是真實缺水的情況不僅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也危及遼河三角洲溼地的生存。」
  • 北京電視臺報導墨跡天氣「35度計劃」 線下公益快閃活動獲好評
    四城多地送清涼 公益造福大眾  快閃活動的第一站就從今年備受人們關注的武漢開始。這座城市今年經歷了太多波折,也牽掛著全國人的心。  公益活動引發熱議 北京電視臺正面報導  這次快閃公益活動得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肯定,活動現場人數眾多、氣氛熱烈,在街頭隨機採訪中,很多參與者都表達了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更多地看到了高溫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更清楚地意識到,環境引發的氣候變化是我們每個人正在經歷的。
  • 閃電新聞聯合多家餐飲店發起「套餐A」公益行動 這18家門店可提供...
    為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今天,閃電新聞聯合濟南牌坊裡、合記麵館、陝味食族等共同發起「套餐A」公益行動,目前,已有18家餐飲門店加入到「套餐A」公益行動中來,股股暖流正在匯成愛的海洋。濟南合記麵館、陝味食族油潑麵17家門店加入閃電「套餐A」公益行動今天上午,閃電新聞記者在合記麵館璽江峪店看到,這家店的門口張貼著一份愛心提示,「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年關將至
  • 「蜜蜂行動文明故事計劃」獲省級獎項
    網絡pei'tu近日,由共青團江蘇省委聯合省文明辦等11家單位共同舉辦的2019年度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評審結果揭曉,我市的「蜜蜂行動·文明故事計劃」獲三等獎。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聚焦青年社會組織的培育和發展,旨在促進青年志願服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社會治理創新、慈善公益、生態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等融合發展。大賽依據志願服務類別,分為陽光助殘、脫貧攻堅、恤病助醫、志願服務支持平臺、為老服務等13個項目。
  • 微公益:誰有資格發起募捐
    其實,類似的公益行動並不少見。而這種由草根發起的公益行為,被大家稱為「微公益」。公益新方法2011年的春節,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微博上發起了打拐倡議,接著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于建嶸註冊了「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並僱管理員負責轉發各地網友上傳至微博的乞討兒童照片。
  • 上海譯文出版社攜手多家出版品牌商發起「書舟計劃」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記者從上海譯文出版社獲悉,近日該社攜手「懶人聽書」以及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騰訊視頻、起點讀書、搜狐新聞、咕咚運動、ZAKER在內的國內七家著名出版品牌商共同發起「書舟計劃」公益活動,通過發掘譯文社名家名著的有聲價值,用聲音啟航「書舟」,用經典助力公益。
  • 外國人在中國的抗疫故事丨孟加拉國小夥:我要讓世界看見真實的中國
    在江西,有一位孟加拉國小夥,他熱愛旅遊,兩年間已經去過中國40多個城市。他熱愛寫作,更愛中國,喜歡把中國故事記錄下來。疫情期間,他留在江西,把真實的中國報導給世界。「我是外國人,但是我不是外人」吳迪,28歲,江西財經大學的留學生。2018年,這位孟加拉國小夥來到南昌讀書,現在是一名在讀博士生。
  • 引多家媒體報導!這件事憑什麼引發刷屏級效應?
    引發多家黨媒、央媒、省市媒體爭相報導  以公益力量助力文明城市!  揚州市委網信辦、揚州市文明辦攜手融創上海區域蘇中公司共同籌辦的「融千家萬戶,創文明城市——2020揚州淨走公益行」活動,於11月28日在揚州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圓滿落幕。
  • 騰訊公益聯合發起首個網際網路公益日
    同時,在京東的網站,在國美的1000多家線下門店,在順豐10個城市的1000多個網點,在必勝客的1400多家線下門店,在強生噯呵和星巴克的幾百家門店,也鋪設了99公益日的互動環節,覆蓋了上億的線下人群。另外,一批有情懷、有愛心的明星也紛紛參與,黃曉明、唐嫣、王珞丹、林更新、歐豪、TFBOYS等明星也將參與99公益日,帶領眾多網友共同參與公益。
  • 媒體報導過的普通人:「每天想掙300元」小夥帶姑父遊長城
    終於帶姑父遊覽了長城一位在大連打工的小夥在社交網站上發了一段視頻,滿臉笑容地說:「最近老是加班,老累了,但是很高興,我就想如果以後每天都能掙300塊錢該多好。」任海龍講述近況紫牛新聞今年5月報導了這位「每天想掙300塊錢」的小夥任海龍,講述了他曾經長期背負還款壓力,經過辛勤努力後,終於解決了困難的故事。
  • 東大師生化身「帶貨主播」,公益直播共助扶貧!
    8月28日晚,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場特殊的公益直播正在進行,由東南大學研支團隊員和校內學生擔任主播,往屆掛職幹部、學霸少年生等東大師生紛紛上陣擔任直播嘉賓,為學校定點扶貧的雲南省南華縣帶貨。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南華縣野生菌高產之季,為消除新冠疫情和交通不便對南華野生菌產品銷售帶來的嚴重影響,推動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同時吸引廣大東大高校師生進一步了解祖國西南基層面貌,更加關注並實際投身脫貧攻堅事業。
  • 舊手機也能做公益 支付寶發起「智學計劃」助力貧困生上網課
    如今,這些閒置的舊手機也能做公益了。日前,支付寶公益基金會聯合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閒魚、釘釘、菜鳥共同發起「智學計劃」,號召公眾捐贈閒置的舊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支付寶搜索"捐手機"即可進入捐贈頁面,舊手機經過專業機構估價並回收,籌得資金將統一用於採購全新的平價智能設備,並配備流量卡,發放給缺乏智能設備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在讀中小學生,引導他們使用優質教育APP堅持學習。
  • ...教福音醫院獲2014健康行業公益創新奇璞獎 為第一家重建教會醫院
    四川瀘州基督教福音醫院獲2014健康行業公益創新奇璞獎(圖片來源:醫谷) 12月20日,2014>首屆中國健康產業公益創新「奇璞獎」得主揭曉,為四川瀘州福音醫院,這是國內第一家重建的教會醫院,創院至今已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