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膠囊藥3個禁忌:幹吞、剝開和熱水送服

2020-12-11 復禾健康

忌幹吞。用膠囊裝的藥物,一般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口感不好、易揮發,在口腔中易被酶分解或吸入氣管的粉末或顆粒。這些藥裝入膠囊,既保護了藥物不被破壞,也保護了消化道和呼吸道。幹吞藥物不僅容易發生嗆咳,藥物一旦停留在食道,還可能傷害黏膜。建議可以先喝50毫升水溼潤口腔和食道,以免膠囊停留在食道上,再用200毫升水送服。

忌剝開。有些藥易被口腔中的酶分解,如果剝掉外殼吃會失效。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強的藥,剝開吃可能引起胃痛。緩釋、控釋及腸溶膠囊也不可剝開吃,否則會影響起效時間。

忌用熱水送服。送服膠囊不宜選熱水,以免膠囊殼軟化,附著在食道上,加快藥物釋放速度,影響起效時間。

相關焦點

  • 這些藥,不能用熱水送服
    助消化類如胃蛋白酶合劑、複合消化酶膠囊、胰酶片、多酶片、乾酵母片、澱粉酶等,不宜用熱水服用。因為此類藥中的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受熱後即凝固變性而失去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如果用熱水衝服,則降低糖漿的黏稠度,影響保護膜的療效。活疫苗含有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滅活,不能起到免疫機體、預防傳染病的作用。含活性菌類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桿菌,整腸生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合生元含有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
  • 膠囊藥怎麼吃才安全
    生病吃藥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些藥物中,膠囊藥佔據較大比重,如何正確服用膠囊藥非常重要。服用膠囊藥需注意以下事項。 2.不宜將膠囊拆開服用。膠囊製劑具有提高藥物的穩定性、保護消化道和呼吸道不受藥物直接刺激和緩釋靶向作用等特徵。去掉膠囊殼後可能會造成藥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 3.不宜用熱水送服膠囊。膠囊外殼應用最多的成分是明膠,在冷水中會慢慢吸水變軟,而在熱水中會迅速熔化並溶解。
  • 食藥監局提醒:10種藥的搭配禁忌,連熱水都上榜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國家食藥監總局視頻並採訪專家,讓你輕鬆牢記服藥的要點和禁忌。一般推薦用200毫升左右的水服藥,先喝水潤口腔與嗓子後,再將藥片送服,然後喝下剩餘的水。
  • 冷水不能服膠囊?
    因為這樣不利於膠囊的快速溶化和藥物的快速釋放Emmm……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膠囊外殼的主要成分是明膠在熱水中溶化溶解更快因此,「膠囊在熱水中釋放藥物更快」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膠囊是不是真的這麼不給力非得加點溫水或是熱水幫忙釋放藥物才行?
  • 吃膠囊到底喝多少度的水送服最好?
    吃膠囊時大家一般都用什麼送服?什麼,你用酒水送服?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還是儘量用水來送服膠囊吧。可是有人又說了,吃膠囊是不可以喝冷水的,因為這樣不利於膠囊的快速溶化和藥物的快速釋放。膠囊外殼的主要成分是明膠,這是一種在冷水中會慢慢吸水變軟,而在熱水中會迅速熔化並溶解的物質。而一旦外殼被破壞,裡面的藥物自然就釋放出來。因此,膠囊在溫度較高的水中釋放藥物更快,這種說法本身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平時吃膠囊又會喝多少水用來送服藥物呢?的確,水量不會太大,所以對消化道內溫度的影響也不大。無論用冷水還是熱水吃藥,膠囊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37℃左右的環境下的。
  • 「藥」知道|有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
    「藥」知道|有些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 2020-09-03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注意|喝藥為什麼不要用牛奶來送服?
    一般來說,選擇白開水送服藥物是比較不會出錯,然而還是有些懶人很容易犯同一個錯誤——就是等不到開水變涼,就熱氣騰騰地拿來送藥了。 3.膠囊類的藥物。膠囊殼遇熱會迅速溶化,使藥物迅速釋放,影響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六類藥不能用熱水送服
    絕大多數人吃藥時關注的是藥物的用法和用量,殊不知服藥的水溫也很有講究。
  • 成人藥餵一半 果汁牛奶吞藥
    說起給娃娃吃藥,家長們有各種高招:分半顆大人的藥給娃娃吃;藥太苦端杯牛奶或者果汁就著吃;把藥壓碎再放點糖加點水就吞下去了;娃娃中午的藥忘吃了,晚上多吃一顆補上……這些有問題的餵藥方式可能會讓娃娃藥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張志清藥師給大家講一講,這些經常給娃娃用的餵藥方式都有啥問題。
  • 有些藥物需要用涼開水送服 莫再趁熱喝了!
    很多人平時服用藥物喜歡用熱水送服,並且覺得理所當然。原因無他,長輩們平時教導我們不能喝涼水,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服藥當然要用熱水喝啊。有這樣的想法一點兒也不奇怪,很多醫務工作者都這樣認為,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西安市中醫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斐說,其實並不是,現將有些不能用熱水送服的藥物羅列一下。
  • 多喝熱水治百病?服這些藥立喝熱水等於白吃 | 科普
    如果說這句的男生和妹子關係緊密,天生敏感的女生一定能把一句「多喝熱水」解讀出各種意味:「為什麼他的回答和別人一樣?」,「是不是他對每個女生都這麼說?」,「為什麼每次都說多喝熱水?」,「他一點都不關心我?」
  • 成人藥餵一半 果汁牛奶吞藥?教你走出給娃娃餵藥的誤區
    說起給娃娃吃藥,相信「機智」的家長們會有各種高招:娃兒感冒了,撇半顆大人的藥吃;藥太苦娃娃不想吃,端杯牛奶或者果汁,免得藥吃不進去;顆顆藥娃娃不想吞,給他壓爛再放點糖加點水,就吞下去了;娃娃中午的藥搞忘吃了,晚上多吃一顆就把中午的補上……這些有問題的餵藥方式可能會出大事,讓娃娃藥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服膠囊藥物時千萬別去「殼」
    核心提示:生活中有些人服藥時,尤其是給兒童餵藥時,喜歡將膠囊劑型的藥物去殼服用。一是去「殼」後孩子好吞咽;二是家長以為這樣做會使藥物更快地發揮療效,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生活中有些人服藥時,尤其是給兒童餵藥時,喜歡將膠囊劑型的藥物去殼服用。
  • 錯誤的服藥方式可能致命 補鈣類的藥不能和牛奶同服
    3 直接幹吞  直接幹吞藥片,風險很大,不小心噎住,很容易呼吸困難甚至一命嗚呼。「藥物停留在食道,咽不下去無法吸收藥效,人也會感覺不太舒服。」  ■天府早報記者趙霞實習生常路  老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合理使用可以治病,但使用不當可能致命。
  • 18個月男童,口服泡騰片身亡!這6個吃藥禁忌,快轉給家人
    比如和一些鹼性藥(如碳酸氫鈉等)一起服用會發生酸鹼中和反應,從而降低藥效;和磺胺類藥一起服用,會導致磺胺藥在尿道中溶解度降低,形成結晶,不利排出,易出現血尿甚至無尿。 一些對腸胃刺激較大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果汁送服會加劇對胃黏膜的刺激,嚴重甚至會導致胃黏膜出血。
  • 避免和茶、飲料一起服用?6個錯誤服藥小技巧,你都知道嗎?
    下面就介紹6個錯誤的服藥小技巧。 用茶、飲料送服藥物 有些人平時很喜歡喝茶,在吃一些藥的時候,為了方便就會採用茶水來服用藥物,這是一種錯誤的服藥方式
  • 網友發明膠囊新吃法:饅頭包藥、湯圓包藥、香蕉包藥
    網友發明膠囊新吃法:饅頭包藥、湯圓包藥、香蕉包藥、黃瓜包藥專家:膠囊對藥效發揮有作用,這些服藥方法不可取華西都市報記者程渝曹一沙綜合《現代快報》本版製圖姜宣憑膠囊事件發生後,服藥方法成為了焦點。昨日,成都市民陳女士撥打華西都市報熱線說:「既然有問題的是膠囊,那可否剝開膠囊,直接吃裡面的藥?」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杭州60歲的黃阿姨因為直接吞下藥粉,結果食道被灼傷。此外,網友智慧大爆發,發明了饅頭、湯圓、水果、蔬菜等服藥方法。針對這些情況,川大華西醫院日間門診主任、消化內科教授馬洪升表示:膠囊對藥效發揮有作用,以上服藥方法不可取。
  • 服用膠囊用冷水還是熱水?細節決定成敗,這也是一個要重視的問題!
    最初人們把味苦、口感不好或氣味難聞的藥物做成膠囊,減少患者服藥時的不適。後來,隨著膠囊技術的發展,膠囊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如緩釋膠囊、控釋膠囊、腸溶膠囊等。這些膠囊的主要材料是由明膠、海藻酸鈉、甘油等組成的,浸泡於水中可逐漸變軟、溶解。根據膠囊殼的硬度,膠囊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根據膠囊的特殊用途,膠囊分為緩釋膠囊、控釋膠囊和腸溶膠囊。
  • 10種服藥禁忌 - 百度經驗
    藥品說明書上對服用方法一項的介紹數十年如一日,始終是那8個字:一次×片,一日×次,或者再加上一句——飯前服用。不說別的,單是和對副作用的介紹比起來就簡略多了。其實,藥品的服用方法是一個和藥品副作用同樣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 膠囊、藥片……教你 6 種藥的正確吃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某個一歲半的小男孩,直接吞了一片泡騰片,結果口腔和氣道中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最終窒息死亡。 不少人都知道維 C 泡騰片,這種藥片的正確使用方式是放入溫水中,等藥片完全溶解之後,把那杯水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