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石泉縣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持續推進,通過改造使老舊小區「換代升級」,讓群眾生活更有品質,更加幸福。
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金江花園小區,是石泉縣眾多「高齡小區」的代表。今年60多歲的程宗廣就住在這個小區,由於小區建設較早,水、電、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都已老化,加上沒有物業管理,小區衛生和公共秩序都不好。
金江花園小區業主 程宗廣:經常下水道堵著,滿院子就是汙水,經常出現這種現象,(通道)佔的滿滿的怎麼停嘛,有時候外面的車也往裡停,確實原來難停。
今年,金江小區被納入到首批小區項目改造名單,本著「尊重業主意願,一區一策」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結小區實際,充分徵求居民意見,制定改造方案,以居民迫切需要改善的綠化、停車位、雨汙分流、規範小區物業為重點,對小區進行了綜合改造。
金江花園小區業主 程宗廣:現在這個局面整潔,車現在少的多了,他首先外面車不進來了,這些線都整改了,粉刷,樓道到處整整潔潔的,給人一種很全新的感覺,我覺得舒服。
縣城紅花小區建於1999年,共有老舊商品房7棟,居民304戶。整個小區內部規劃相對合理,原有的活動場地也比較寬敞,但是由於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衛生髒亂差,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嚴重。
紅花小區業主 陸強:小區居民意見也比較多,意見最多的是停車亂停亂放,小區的衛生也是髒亂差,整體的下水道改造之前經常堵塞,汙水橫流。
通過前期走訪入戶徵求小區業主意見,制定改造方案,今年5月小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重新整合綠地,改造休閒廣場,改建物業用房及公共衛生間,新增照明設施、生態車位、微型消防站、非機動車停車棚、充電樁、人臉識別門禁、車輛抓拍系統、監控設備,使小區實現了「換代升級」。
紅花小區業主 陸強:通過改造以後不存在這些問題,小區居民居住的環境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所有的人都很滿意。
通過申報項目,截至目前,石泉縣已投資1565萬元,對6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共完成居民住宅樓改造39棟,受益群眾1154戶;完成小區道路改造提升2810米,裝飾外牆14800平方米,鋪裝休閒廣場3040平方米,新增停車位195個,增加公共空間照明等84盞,安裝監控設備96處,新增物業用房及公廁226平方米,安裝充電樁6處46個。
石泉縣物業管理和住房交易所所長 阮婕:今年,我縣被列為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縣。「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完成4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涉及2.9萬人,著力解決老舊小區配套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石泉縣住建局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圍繞「宜居」石泉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規範小區物業管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石泉縣物業管理和住房交易所所長 阮婕:我們將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以滿足人民需求,提升居住品質為落腳點,力爭把我們石泉老舊小區建設成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