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凌晨2時許
一名海口的個體小老闆
從酒吧醉醺醺地走了出來
上了自己的電動車準備回家
完全沒有注意到
黑暗中有兩雙狡詐的眼睛在死盯著他
兩名嫌疑人遊走在凌晨的海口街頭,尋找作案目標
當他騎車經過日月廣場附近時,一輛大馬力的摩託車飛馳而至,瞬間將他的金手鍊搶走,一番左搖右晃後,小老闆好不容易才穩住電動車沒有摔倒,昏暗的燈光中,他看到載有兩人的一輛摩託車「飛」出他的視線。
01
「飛車搶匪」重現街頭
瓊山警方注意到,這樣的案子近期已經發生多起。
10月17日凌晨,海口大園路發生一起飛車搶奪案。受害人是一位燒烤攤老闆,事發時他騎車帶著10歲小孩回家的過程中,被兩名穿雨衣的男子騎著一輛「125」摩託車飛車搶奪,脖子上的一條金項鍊被搶走。
9月23日凌晨,瓊臺幼兒園對面路段,一個年輕人騎著一輛電動車,被一輛飛馳而過的摩託車上倆人拉摔,受害人被摔得鼻青臉腫,全身多處擦傷,金項鍊被搶走。
7月15日凌晨、7月18日凌晨、10月7日凌晨,分別有三名市民被飛車搶奪,搶走了身上的金飾。
飛車搶匪重現街頭,作案手法粗暴,接報後,瓊山公安分局飛鷹大隊馮暉大隊長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判案情,成立專案小組併案偵查。
02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飛車搶奪,簡單粗暴,這是兩個頭腦簡單的「笨賊」?並非如此。
飛鷹隊員偵查發現,嫌疑人非但不笨,而且還異常狡詐,反偵察能力極強,廢了好一番功夫,才摸清嫌疑人的作案方式及規律。
經偵查,嫌疑人共兩名,一人騎電動車,一人騎摩託車,在凌晨的街頭尋找作案目標,目標多為單人騎車有金項鍊的酒後男子。鎖定目標後,倆人跟在後面,來到燈光昏暗,人流稀少的路段再伺機下手。
下手前,騎電動車男子先把車停在距案發地50米左右,坐上摩託車,雙人配合實施搶奪,得手後,他們並沒有跑遠,而是就繞到附近建築後面再分開,其中一人還要回到案發現場,騎回自己的電動車。飛鷹隊員說:「他們懂得逆向思維藏匿,認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因為正常人的理解是,得手後肯定是跑得越遠越好。」
03
得手後換裝、換車牌
10月17日,搶奪燒烤店老闆得手後,一名嫌疑人騎著摩託車途經鳳翔山莊,返回濱濂村的出租屋前,先在附近的兩條小巷轉了幾圈,進行了三次「換裝」。
作案得手後,嫌疑人會把雨衣藏在出租屋附近小巷
第一次換裝,先是找到僻靜沒有監控的地方,脫掉雨衣藏好;
第二次換裝,回家換了新的衣服鞋子,出去溜達一圈;
第三次換裝,把作案用的摩託車開到距離出租屋約200米的空地停放,並更換了疑似假車牌。
嫌疑人異常狡詐!作案速度極快!從案發到他們逃匿、換裝,只用了約20分鐘。狡詐的嫌疑人給飛鷹隊員帶來不少困擾,也激起了他們的鬥志,副大隊長潘在立說:「很久沒有碰到這麼有勁的對手了。」
04
凌晨出來準備匯合被按倒
飛鷹隊員掌握了他們的活動規律:案發一兩個小時之後,倆人會到約定的「集合點」匯合。
10月23日凌晨2時許,在搶完個體小老闆的金手鍊之後,經過換裝等「例行程序」之後,飛鷹隊員判斷,他們稍晚一些會出來碰頭。
兩名嫌疑人一個住在濱濂村的出租屋,一個住在海口灣,飛鷹隊員在附近蹲守,一直到凌晨五時許,他們才雙雙出門。
嫌疑人林某某被抓獲
「行動!」一聲令下,住在濱濂村的嫌疑人林某某來不及做任何防備及反抗,就被按倒在地,住海口灣的嫌疑人高度警覺,感覺到一絲風吹草動之後,跳牆逃跑。
嫌疑人林某某指認贓物金手鍊
經初步審訊,臨高籍嫌疑人林某某交代了夥同臨高老鄉林某,在瓊山區六次飛車搶奪金項鍊的犯罪事實。
據記者了解,1981年出生的林某某有四次盜竊前科,還有吸毒史。
目前,在逃嫌疑人林某也已被警方鎖定,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