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大事件》陪伴很多人度過了一段青春歲月,而今,迎來了終局。
近日,《暴走大事件》在最後一期節目結束之際,團隊成員為「王尼瑪」送上輓聯,這也意味著該節目迎來了終局。自2013年《暴走大事件》開播以來,七年時間,這個節目帶給了很多人歡樂,但其結局也讓許多人唏噓感慨。
也正是最後一期視頻,讓「暴漫」團隊解散的流言傳開。在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王尼瑪官方微博表態否認了解散一說,並稱暴走大事件第七季見。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只不過,在經歷了真假王尼瑪、唐馬儒合同、惡搞民族英雄等事件,再加上電影遇挫,又被傳言員工辭職、公司散夥這些事件後,暴走漫畫還能如約歸來嗎?
緣起
暴走漫畫簡稱「暴漫」,起源於2007年的北美,在匿名貼圖網站上,一名無名氏網友用Windows畫板畫了一則四格漫畫,講述一個人在蹲廁所時,會有水濺到屁股上,令其十分憤怒。
雖然該漫畫線條簡單,但是情緒到位,表達效果非常好,受到了眾多網友的青睞。隨後,這一漫畫形式受到追捧,形成潮流,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
在中國,有幾個年輕人嗅到了其中的爆點,抓住內容創業機會,使暴漫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造了我們所熟知的品牌「暴走漫畫」(以下簡稱「暴漫」)。
圖片來源:王尼瑪微博
2008年,「暴漫」創始人註冊了」暴走漫畫「網站,並推出了一款」暴漫「製作器。這款」暴漫「製作器會給用戶提供表情包素材,不需要用戶花費多大的心思,直接配上文字就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暴漫。
在暴漫裡,男性人物一般都叫「王尼瑪」,女性則通常使用「王尼美」代稱。這個時期,「王尼瑪」在網友的腦海裡刷了個印象分,混了個臉熟。真正將「王尼瑪」推向大眾還是《暴走大事件》的播出,該檔節目中,主持人「王尼瑪」戴著帶有誇張表情的頭套,用犀利的吐槽發表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贏得了一眾網友的好感。在粉絲的追捧下,王尼瑪成為了一個網紅IP,同時也帶紅了一眾網絡流行語,例如,「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然並卵」等。
真正讓「暴漫」團隊顯示實力的時間是在2014年10月,彼時,「暴漫」優酷訂閱粉絲百萬大關,成為國內首個粉絲數破百萬的視頻原創作者。同年11月16日,「王尼瑪」官方微博發布的微博下,評論數7040條,點讚人數2.6萬人。從中可窺見暴漫當時的影響力與受歡迎程度。
閃耀
「王尼瑪」爆紅之後,「暴漫」團隊開始去複製這一網紅運營模式,並且相繼成功地打造了唐馬儒、張全蛋等網紅IP。此後,「暴漫」團隊孵化網紅IP的模式成型:以內容帶IP,以IP帶產品。當時,「暴漫」團隊運營出來的網紅IP獨立性較高,有承接商業業務的能力。例如,其旗下網紅IP張全蛋,2019年,被星爺周星馳邀請參演《新喜劇之王》,同年,又登上了廣東衛視《見多識廣》的舞臺,網傳消息稱,其單次出席費用就要幾十萬元。
內容吸引用戶,用戶因內容喜歡IP,然後再被IP帶入新的產品。這一套運營邏輯可以說是相當成熟,也為「暴漫」團隊帶來了不少的流量。
據獵雲網數據,2016年,「暴走漫畫」微博總粉絲量621萬,移動客戶端裝機量上千萬,網站日活近2000萬,自媒體粉絲覆蓋近6000萬,視頻播放量超50億。2017年9月5日,「王尼瑪」官方微博突破1500萬粉絲。
「暴漫」創始人任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當時我們把《暴走大事件》從優酷獨家變成全網分發時,有一個階段的爆發期。」那個時候的暴漫,已經不滿足於做社區與工具,而是希望做一個包括漫畫、脫口秀、電影等方向娛樂生態鏈。
同時,「暴漫」的飛速發展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力。龐大的粉絲基礎,優秀的內容以及對未來的發展規劃,讓資本對其充滿信心。
數據來源:企查查
2012年,「暴漫」獲得盛大集團100萬的天使輪投資。
2013年,「暴漫」拿到了創新工場數千萬元的A融資。
2014年,「暴漫」獲得上海永宣創投、創新工場的數千萬元B輪投資。
2015年,「暴漫」拿到了優酷土豆、長安基金、景林投資的數千萬元人民幣C輪投資。
2017年,「暴漫」再次拿到晟道投資的D輪投資。
2014年到2017年,是「暴漫」的高光時刻。在2017年完成D輪融資後,暴漫估值近40億元。資本的偏愛,粉絲的擁護,「暴漫」的發展似乎順風順水。但是,世上沒有那麼幸運的事情,「暴漫」也不例外。
混亂
2018年,是「暴漫」的分水嶺。
2018年5月,「暴漫」團隊因在節目中惡搞民族英雄被官方媒體點名批評,隨後,今日頭條、微博、優酷、知乎等平臺先後表態,封禁「暴走漫畫」相關帳號。此後,《暴走大事件》被迫下架進行整改,不過2019年該節目復播時,並沒有吸引多少人氣,有觀眾覺得,內容「變味兒」了,不再是以前的感覺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同年8月,「暴漫」內部發生了一起糾紛,暴漫 IP" 唐馬儒 " 真人扮演者李迪發微博控訴「暴漫」對自己的一系列不公對待,隨後「暴漫」CEO 任劍與其進行對質。
相比其他員工的流失,網紅IP的出走,帶給「暴漫」更多的損失,投入其中的資源與人力也無法挽回。「唐馬儒」的離去其實反映出了「暴漫」運營的網紅IP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不同於「王尼瑪」的形象,「唐馬儒」、「張全蛋」等IP都是真人出鏡,一旦出走,其IP無法再次依靠其他方式復活。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據相關媒體報導,前「暴漫」員工曾透露,從2015年公司步入高速發展賽道起,員工、合作方和客戶的數量都有激增,但公司員工流動率也隨之飆升。由於暴走漫畫內部管理有極大問題,經常會出現分工不明、合同糾紛等事件。除了核心創作團隊,許多重要崗位都由應屆生或外行轉業人士負責。
今年7月,「暴漫」推出的電影《未來機器城》(原名《暴走吧!失憶超人》)上映,貓眼數據顯示,國內票房僅有1684.5萬元。觀眾對於這部電影也並不看好。豆瓣評分僅5.8分,打了三星及以下分數的佔打分總人數的76%。
這樣的結局,似乎是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至於未來,在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看來,「暴走漫畫」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從環境來看,監管力度越來越強;從市場的角度,入局者不斷增加,市場競爭加劇;而在觀眾層面,越來越多的選擇提高了對作品的標準和需求。但最關鍵的是,『暴走漫畫』需要面對自身產生的挑戰,內容能否再獲得觀眾的認可」。
內部的崩壞一點點累積,最終壓垮了這家曾估值40億公司。曾經的風光褪去,如今留下了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