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幼兒是否感冒發燒,在家量體溫是檢測的第一步。這一步看似簡單,其實操作起來,還是讓很多人尤其是新手爸媽感到頭大。
珠海的90後媽媽小梁有一對龍鳳胎,剛14個月。有天,女兒不知怎麼的一直在哭,她抱起來哄,感覺寶寶身子有點熱,懷疑是不是發燒,便拿起體溫計測。孩子太小,小梁不敢放進嘴裡。先是放在腋窩下,孩子又是哭又是亂動,怎麼都測不好。
她又翻出從網上淘回來的感應式體溫計測了下,一測嚇一跳。感應式體溫計上面亮了紅燈,顯示40.1℃。小梁當時就嚇壞了,馬上給老公打電話,倆人抱著孩子匆匆過來看急診。結果,醫生量了體溫後告知小梁,孩子只有37.9℃,只是有點低燒。小梁和丈夫這才鬆了一口氣。
因為嬰幼兒年齡尚小,測量體溫也有方法和講究。首先,要安撫寶寶哭鬧的情緒,使其處於安靜狀態;其次,要擦乾體汗後再測量體溫,避免在孩子劇烈活動、剛吃飽飯或是剛喝完熱水、冰水後測量,這樣測出的數字往往是不準確的。
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可以通過腋窩、口腔、肛門、外耳道和額頭來測量。
腋溫測量法:要先把寶寶腋下的汗液擦乾,因為汗液會影響體溫測量。將水銀端由前方斜向後上方插入腋窩正中,讓寶寶夾緊腋窩,或者父母幫助寶寶夾緊腋窩,3~5分鐘後可取出體溫計讀數。
口腔溫測量法:在寶寶聽話的前提下,用酒精給體溫計稍作清潔,把水銀柱刻度甩至35℃以下時,將水銀端放於寶寶的舌頭下方,停留3~5分鐘,然後取出體溫計讀數。但這個方法需要孩子配合,否則放進嘴裡後,孩子就「嘎嘣嘎嘣」地嚼,很容易把溫度計咬碎造成危險。
肛溫測量法:以上兩種測溫法,都對孩子的配合度有要求,所以,測肛溫是大部分嬰幼兒較常用的體溫測量方法,一般家庭用的體溫計或肛溫表就可以測量。可以選擇有短圓水銀泡的肛溫表,讓寶寶趴在床上,把肛溫表輕輕插入肛門,插入處深0.5~1釐米,一隻手輕拍寶寶,一隻手扶著體溫計停留3~5分鐘,然後輕輕地拉出體溫計讀數。
耳溫槍:近些年,許多家庭考慮到安全、快速等因素,多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為小寶寶測量體溫。但假如寶寶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測量的準確度就會受影響。
額溫槍:目前來說,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額溫測量法,相對更便捷也更準確一些。這裡就要給大家安利魚躍的額溫槍了。
成立於1998年的魚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家用器械生產廠家之一,現在醫院使用的許多醫療器械都是這個牌子。而在額溫槍領域,魚躍也可以說得上是行業裡的佼佼者了。
外形美觀是魚躍體溫計一貫的特點,它遵循人體工程學設計,有著舒適的握感和獨樹一幟的美感,同時擁有測溫探頭和測距探頭,準確到0.1℃,更加安心。
擔心吵到寶寶的,還可以將其調至靜音震動模式,一旦體溫高於37.6℃,屏幕的背光就會顯示為橙色。自動蜂鳴提示,讓測試的過程「聽得見」。
以魚躍YT-1這款來說,拿在手裡不沉,大小合手,聲音不大,按一下很快出數據,再也不用像水銀溫度計那樣既要等,又要擔心孩子不配合了。對年輕的爸媽們來說,用起來真的太省心了。
你的健康,就是家的寶藏,11.1-11.3來魚躍天貓官方旗艦店,魚躍京東自營旗艦店,搶萬臺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