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想要實現階層的跨越,還是改變以前的生活環境,上大學無疑是這個時代最便捷,最真實,也最可靠的一種方式。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選擇,男的擇業,女的嫁人,也能實現這種改變,但相對於上大學來說,卻是無數人心中最嚮往的殿堂。
很多人總覺得,現在的『大學生』這個詞已經爛大街了,大學生就好比以前的中專生一樣平常,沒什麼可稀罕的,但是它仍然是每年高考學子們所期望逆天改命的唯一方式。
全國本科錄取率截止到2019年也佔了全國人口的不到10%,怎麼就給人一種遍地都是的感覺。這些佼佼子們,從天南海北的地方聚到了夢想之地以後,原來相隔百千裡的人的命運卻突然產生了交集,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有了新的變化與開始。
當然,從大一時踏進大學校園的憧憬與期待,轉而到大二的習慣,再到大三大四的毫無驚喜與波瀾,這裡面的轉變,除了學業上與心理上的變化之外,更有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態度的轉變。
從期待宿舍的「群居」到想要在外租房的「逃離」,這裡面,我看到了無數青春的欲望和午夜的夢醒時分。
考研族:精進族
從大一時剛邁進大學校園的青澀,從懵懂到大三大四的人生目標的明確,這裡面又會分出一小撮尋求更高夢想殿堂和步入更高人生臺階的人群來,他們中有非常明確自己大學一畢業便一定要回老家去考公務員的,有一心要繼續升造考研的,還有更多的是一群處於仍舊迷茫四年,不知路在何方的人。
考研族,我把它也叫做精進族,每個班裡這樣的人不多,如果一心決定要考研了,那麼這些人在學業上給自己的壓力便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們的生活裡基本上就是每天都在學習以應對一兩年後的考研,相比於在同一個宿舍裡其他照常追劇、打遊戲、睡懶覺的人來說,他們會選擇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裡,還有就是乾脆搬出宿舍,在學校旁邊租一間房去安靜地複習。
大學裡美好的校園戀對他們來說實在是沒有吸引力,無論是想逃避就業的壓力,還是想以學歷為自己的人生開道,總之,他們是大學裡一群少有的「絕緣體」,絕了社交與愛情。
在這些分布在大學旁的小屋子裡,我看到的是對夢想與未來的憧憬與無限的遐想。
戀愛族
很少有高中時的戀情能維繫到大學裡的,相對於高壓下的高中生活,大學裡的光怪陸離簡直就是愛情的天堂。
有人說,如果沒有經歷一場大學愛戀的人生絕對是不完美的。
或許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也便是在大學期間所經歷的愛戀,當然不僅有小幸福,還有屬於青春的悔淚。
戀愛談到一定的程度以後,搬到出租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一步,也是兩人心照不宣的嚮往與決定。這樣不僅滿足了兩人纏綿的欲望,更是方便了兩人剛開始像連體嬰般的朝夕相處。
如果有大學情侶住在你的所在的這幢樓裡,投訴率最多的大概便是午夜的響動。青春的欲望總是衝動與無法控制,無所顧忌的,這是屬於青春的瘙癢。
當然,如果這樣屬於甜蜜與真愛也倒罷了,但是在同樣的出租房裡,卻又隱藏著最真實的人性與背叛。
愛,不光是有性就能過好每一天,大學的青春本就是一項誘惑的資本,滿眼的綠與森林,又何需只會盯著一顆孤獨的樹呢。於是,除了瘋狂的發洩之外,還有絕望的撕扯、逃離、爭吵、淚水、告別、再重新搬進一位新進的陌生面孔。
一次次的輪迴,一次次的把所有的細節再次循環往復地過一遍。
「我在那間房裡打過兩次胎,去的是一家偏僻的私人小診所,回到出租房他也只是顧著打自己的遊戲,根本不懂如何照顧小產後的我,也不知道是否會影響我以後的生育」
「這間出租房的現任男友是前任的哥們兒,分開沒多久,這位就搬進來了」
「我們在這間房裡計劃著畢業以後的旅行結婚,計劃著一同去找工作,也為是留在這座城市還是一方要回老家考公務員發生過強烈的爭吵,到最後依然無從決定,畢業以後會不會分手,我不知道,先這樣過著吧,有人陪總是不孤獨的」
「他跟我住在一起,怎麼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和其他人開房,還能維持這種關係,被我偶然發現了,我們動了手,她哭著挽留,跑到陽臺上以死相逼,但是我沒有選擇留下來」
「能和他這樣住在一起,我覺得很幸福,沒課的時候我們就會去超市買點菜,然後回來自己做好吃的,一起看一部原聲大片,一起探討未來的人生,至於能走多遠,一切隨緣,現在這樣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和他分分合合好幾次了,我一直以為他是任性,還是深愛我的,直到後來我發現了他無數的小秘密,我才終於明白過來,他不是愛我,而是更愛他自己,夢醒了,天亮了,只是這一場愛卻耗盡了我整個青春」
……
這些無數的大學出租房裡發生的故事,總是驚人的相似,大概是因為青春的迷茫與憧憬也是如此的相似,每個人的青春都會經歷同樣的路程,所以,青春總是相似,而青春以後的人生卻截然不同。
或許是因為有欲望才是青春,有憧憬才是青春,同樣有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痛楚與夢醒時分,也才叫青春。
自由族:小資族
選擇搬出宿舍去租房的,不是眼裡只有愛情與學業的兩類人,也還有一小眾「及時行樂型」的小資們,不為別的,僅僅是愛自由。
「受不了那臭烘烘的宿舍和什麼都不允許用的宿管阿姨」
「我習慣了一個人一間房,不用遷就別人的生活習慣,也不用擔心旁邊總是像有一雙窺視的眼睛一樣盯著你看的人,一點沒有自己的私密空間」
「我喜歡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自己做吃的,喜歡安靜的看書追劇發呆,而不用總是被打擾」
「我不太善於跟別人打交道,然後小心翼翼地維持舍友們的那段微妙的感情,我害怕不經意間就得罪了人,也害怕他們把我當另類一樣看的眼神」
「聊得來就邀請朋友來出租屋裡聚一聚,大多時間我可以很好地和自己獨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是周末通宵打遊戲,還是偶爾來一次約會」
……
這類小資似的大學生,多半是家裡條件比較不錯的,還會做著一份課餘的兼職,有一份自己的收入,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群。他們的性格大多比較自我,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想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獨立與散漫參半。
這裡有他們的夢想,有他們的生活軌跡,也有他們揮灑的青春痕跡,每一步都是回憶。
總結
選擇住校還是出租屋,一部分看經濟條件,還有一部分看個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從目前普遍的高校情況來看,大三大四在外租房的佔了絕大多數,人人都在忙於奔自己的前程,無論是擇業還是忙著談戀愛,宿舍裡的生活已經無法滿足於他們的內心僅僅是學習睡覺的地方了,他們更多的是需要一種空間,一種可以有所選擇,無人監視隨心所欲的空間。
當從高中生活,未成年時期走來,從受家庭監管20年,到大一大二的逐漸適應獨自異鄉的生活,再到完全的期待飛翔,這是青春蛻變的過程,也是青春的歷練場。
在這一間間大學出租房裡,我看到的是真正屬於青春的欲望,屬於青春的笑與淚,還有人生的必經階段,卻又是一段段值得回味終生的青春之歌,無論它是帶著傷,還是泣了血,或是心底的硃砂痣,它將永遠屬於我們最美好、最難忘的青春年華。
這些無數大學旁的出租房,埋藏著無數青春的故事與夢想,他們是愛,是痛,是記憶,是傷痕,是甜蜜,是奮鬥,是歲月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