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總共有四大經濟特區,其中有三個都位於廣東省,而三者之中有兩個位於珠三角,分別是深圳和珠海,另外一個就是位於粵東的汕頭。
汕頭位於我國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在此入海,汕頭境內擁有中國唯一的一處「內海灣」,被譽為汕頭的維多利亞港。
汕頭地處潮汕地區核心區,是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宋朝時被稱作「海濱鄒魯」,孕育出了眾多文化界和商界名人,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汕頭是粵東中心城市,充當粵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角色,2021年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將在汕頭舉行,汕頭也成為繼北京、廣州、南京、杭州後,中國大陸地區第五個獲得洲際綜合性運動會舉辦權的城市。
汕頭市目前總共管轄6區1縣,那麼哪個地方是汕頭發展最好的地方呢?
本文通過衛星地圖實測建成區面積,來比較各地的發展水平,建成區面積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但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由於衛星地圖更新慢,誤差在所難免,一切以政府發布的數據為準,本文僅供參考。
金平區
金平區是汕頭的中心城區之一,汕頭老城區位於此區,也是汕頭市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實測建成區面積56.68平方公裡。
金平區是汕頭「百年商埠」的發祥地,承載著汕頭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1921年3月在此設立汕頭市政廳後,開啟了汕頭近現代化城市的建設,被稱為中國近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
金平區的重要旅遊景點有龍泉巖、蓬洲所城遺址、崎碌炮臺、北回歸線標誌塔等,其中蓬洲所城遺址是明朝為防倭寇侵擾而建,頗具歷史價值。
龍湖區
龍湖區是汕頭市中心城區之一,因境內的龍湖溝而得名,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實測建成區面積47.92平方公裡。
1981年,經批准,汕頭在龍湖區試辦經濟特區,之後逐步擴展到整個汕頭市區,境內擁有群光匯、星湖城、長平新一城、蘇寧廣場等現代化的商業綜合體,媽嶼島和證果寺則是金湖區兩個知名的旅遊景點。
澄海區
澄海區原稱澄海縣,1994年撤銷澄海縣,成立了縣級澄海市,2013年撤市設區後正式成為汕頭市區的一部分,實測建成區面積101.17平方公裡。
澄海區是泰皇鄭信的故裡,鄭信位列泰國歷史上「五大帝」之首,清乾隆年間,鄭信親人回到澄海建了鄭皇衣冠冢,現在的泰國皇室和政要經常前來祭拜。
澄海區擁有一個國家4A級景區和一個國家3A級景區,分別是蓮華鄉村旅遊區和萊蕪旅遊度假區,除此之外,還有塔山旅遊風景區、隆千樹園、程洋岡古村落風景區、樟林古港遺址等。
濠江區
濠江區是汕頭副城區之一,2003年由達濠區、河浦區合併而來,因濠江貫穿全境而得名,與主城區隔「內海灣」相望,實測建成區面積58.51平方公裡。
濠江區因優美的風光和種類繁多的美食而知名,礐(què)石風景名勝區是潮汕地區首批國家4A級景區,古樸的民居與殖民地洋樓並存,為「汕頭八景」之首,位於大瞭望山的青雲巖風景區,自古就有「海國風光第一山」的美譽。
濠江區還擁有多個著名特產,達濠魚丸最為出名,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沙浦酥糖、達濠米潤也是當地知名特產。
潮陽區
潮陽區是汕頭市的副城區之一,1993年原潮陽縣撤縣,設立縣級潮陽市,2003年,縣級潮陽市撤銷,分設潮陽區和潮南區,成為汕頭市區的一部分,實測建成區面積109.3平方公裡。
潮陽區是原潮陽縣主體,潮陽縣則是一個千年古縣,始建縣於東晉鹹和六年(331年),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潮陽區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國家4A級的蓮花峰風景區、國家3A級的和平大峰風景區,其他還有靈山寺、東巖、西巖等。
潮南區
潮南區是汕頭是副城區之一,原屬縣級潮陽市,2003年,縣級潮陽市撤銷,分設潮南區和潮陽區,歸屬於汕頭市管理,實測建成區面積142.01平方公裡。
潮南區位於練江南岸,地處練江平原,當地的溫泉資源較為豐富,建有國家4A級景區東山湖溫泉度假村,其他知名景點還有仙湖景區、翠峰巖景區、祥符塔、七星寺、勝觀巖等。
南澳縣
南澳縣是汕頭市下轄的唯一縣,也是全國十大海島縣(區)之一,實測建成區面積5.69平方公裡。
南澳縣以旅遊立縣,是全國海島縣(區)中唯一的國家4A級旅遊區,島上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現在遺留有象山新石器文化遺址、東坑仔商周文化遺址、古瓦窯遺址、許公城遺蹟等,主要的旅遊景點有石潭寺、南山寺、宋井景區、疊石巖、金銀島等。
作為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海島縣,南澳的海鮮也非常豐富,後宅(縣城)、黃花山、雲澳、青澳、深澳等鎮都建有海鮮大排檔一條街,價格實惠,是吃海鮮的好去處。
總結:
汕頭作為四大經濟特區之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依託海外僑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建成區規模上來看潮南區排名第一,潮陽區第二,後面依次是澄海區、濠江區、金平區、龍湖區、南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