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專/職高/技校教英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在技校裡教過語文和物理(語文是我的個人愛好,物理屬於我的專業範疇),當然也接觸到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對這一方面體會還是很深刻的。
中專/職高/技校可以說中考錄取最低一個層次的學生了,很多學校甚至對錄取的分數都是沒有要求的,只要你願意來報名上我們的學校就可以,這樣的學校採取的是報名註冊制。所以有些學生初中畢業收到一大堆錄取通知書也就不奇怪,有些沒有門檻的學校誰都可以錄取你,你去上學了,交了錢,然後學校幫你在教育部門(中專和職高)或者人社部門(技校)註冊完畢,獲得相應的學籍,你才算是真正屬於學校的學生。
語文相對好一些,多數學生在小學和初中學了九年語文,最起碼的基礎還是有的,在解讀一篇課文的時候說出文章的主題思想、段落大意,以及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說說這篇文章哪裡寫得好,基本上學生能夠說出個七八成來。雖然表達得不夠清晰和完整,好歹能說出來。
但是,別的科目就不一樣了,我的一教英語的同事說她上課的班上,有學生26個字母也寫不全或者認不全,上英語課完全是盲人摸象——摸哪算哪。或者乾脆就是上課玩手機,反正上課也聽不懂。當估,也有一些成績還不錯的,就是那種距離普高並不差多少分,本人學習也很勤奮,完全是為了學習一項技能的學生,教那樣的學生基本是不吃力的。因為這一類的學校雖然是相當於高中學歷,但是,總體而言課程設置要比高中課程簡單,要求也相對較低。
我教物理過程中也碰到這樣的學生,連什麼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都傻傻地分不清,當然讀起來也很費勁。當然,這樣的學校本身就是學生之間的差別非常大,講課的時候只能按照平均水平去講。否則按照高的講,大部分人環懂,按照低的講,那要從零基礎普及,根本完成不了課綱。
這些學生中的多數,也是不滿足於僅僅拿個中專文憑,他們還是要讀大專和本科的,一般在讀了兩年後就要參加全國的成人高考。成人高考語數外三門總分,每門150分,通常錄取分也就是一百三四十分甚至更低一些。如果語文能夠考到一百分,數學和英語稍稍得些分就能過了,稍微讀書用點功的學生都能過,相對來說給學生上語文課的老師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大家都指望語文拿分。可能是因為計劃生育造成的近年生源的普遍下降,成考的錄取分數一直就在低位徘徊,否則,很多開辦成考辦的對接學校怕是就招不到學生了。
這就是這一類學校普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