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投資高增長期,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將不斷加快;水電、核電、油田、
鐵路、
公路、
港口等項目將加快建設;西部大開發、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等投資需求規模龐大;鄉村道路要新增30萬公裡;工程總量比「十五」期間增加了四倍;中小企業佔全部企業總數99%;銀行貸款只佔50%左右,融資難的問題十分突出。
二手設備以其價格便宜、投資回報快、性價比高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青睞;中小企業為了發展,突破資金短缺的舒服,必將產生大規模購買、
租賃二手設備的需求。
二手設備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期我國
工程機械行業經過連續6年的高速發展,已開始進入「設備置換期」。根據
現代設備
維修理論,設備使用5—8年後將進行大修,70%的
用戶在此期間都有更換新機的意願。
二手機械設備以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得到廣泛認可,社會需求量劇增。
粗略
統計,2006年我國
二手工程機械設備交易額約為350億,2007年約500億,2008年約800億,預計2009年將突破1000億,年均增長速度在20%以上。
製造廠商將成為二手設備市場的主力軍二手設備將進入產業化經營、將形成
二手設備回收、加工(
維修、翻新、再製造)、經銷、進出口的產業鏈向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隨著二手設備需求量的不斷增加,
二手設備
市場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
二手設備年輕化:越來越多的設備製造企業把新設備投入到
租賃服務中去,企業或其代理商開展租賃
業務的同時除考慮賺取銷售收入提高市場佔有率以外,還會考慮新設備的市場及
銷售、為提高市場佔有率,通常2—3年便會將租賃設備更新,設備剛剛過了心機磨合期就進入了二手設備市場,這部分設備由於質量穩定,故障率低,從而成為
二手設備
市場的生力軍。
翻新成「新寵」:隨著高齡二手設備逐漸失去競爭優勢,部分企業已認識到翻新二手設備
業務大有可為。
二手設備翻新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使高齡設備再次煥發生命活力,並且一些生產廠家如
卡特彼勒,在新機設計時就考慮了設備的二次或三次生命問題,為以後的舊設備翻新打下基礎。
代理商參與:規模大小不一、技術力量不等的設備翻新廠家陸續成立,其中資金技術力量雄厚的設備生產企業紛紛自己開展翻新
業務,或者通過合作與授權的方式提供
技術支持,允許其代理商開展翻新
業務。根據
調研,開展翻新
業務的比較早和比較好的企業主要有南京
小松機械更新製造有限公司、韋斯特(中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理性行機械(揚州)有限公司這三家。其中後兩家都是從事卡特彼勒設備及其
配件的翻新和
銷售等項目。(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