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之城,古城可期」
剛剛閉幕不久的第29屆書博會
話題熱度可謂是持續攀高
迅速成為這座城市中「熱度最高」的活動
勝過了最近西安的高溫
那麼,西安緣何打造「書香之城」?
這場關於閱讀的「狂歡」又是否能讓
古城的「書香之城」建設邁向新的臺階?
西安是座「愛看書」的城市
每一座城市
都有其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特質
西安的特質
便是文化
而文化的繁盛離不開書籍的浸潤
很多西安人最青澀的那些青春
都藏在圖書裡
(2019年7月21日,陝西省圖書館門前排隊的人們。)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
閱讀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很多西安人最早對閱讀的記憶
開始於陝西省圖書館
(如今的陝西省圖書館)
陝西省圖書館於1909年9月附設於西安梁府街的學務公所內,最初名為陝西圖書館,可以說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也是我國西部地區成立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改革開放以後,一股讀書熱潮迅速席捲全國,人們紛紛湧進圖書館,如饑似渴地閱讀各類書刊,汲取知識營養,當時省圖最多一天的接待量達3萬多人。
而這一時期
對很多西安老「書蟲」而言的購書「聖地」
又不得不提到
位於西安城牆內的東六路
東六路最初只是有零星幾個攤點賣書,趕上改革開放的熱潮,圖書雜誌等出版物的零售生意越來越好。很多人開始撤攤開店,附近的書店也紛紛轉移到這裡,多數店鋪從零售開始轉為批發,自此便以書市一條街為人所熟知,臨近西安的甘肅、寧夏、內蒙古部分地區也有人來此採購。那時候的東六路,麵包車、小摩的、三輪車進進出出,書刊墨香宛如一條河。
時代的發展催生了東六路書市一條街的繁華,但在城市的發展中,東六路書市一條街的輝煌也慢慢消散,然而,西安人對圖書的熱情卻始終未變。
1998年
全國書市首次來到西安
(第九屆全國書市外景,圖片來源自1998年10月9日《新聞出版報》頭版。)
那一年的全國書市是在金秋十月舉辦的,這個時間也是西安最好的季節,在當時的陝西國際展覽中心門前的廣場上,每天都被潮水般的人流塞得滿滿的。耀眼的廣告、激越的鼓聲和排著長隊等待籤名售書的人群,構成了動人的風景。據不完全統計,當年書市每天接待讀者超過12萬人次。由於參觀人數多,停留時間長,書市不得不多次停止售票,以緩解人流壓力。另外,當年書市開幕當天出版物訂貨量和銷售出版物數量均超過歷屆書市。
21年後
2019年7月
書博會又回到西安
在這喜慶的年份,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萬人期許中,又迎來一個盛大的節日。1998年第9屆全國書市的主題是「讀者的節日,文明的盛會」,2019年第29屆書博會的主題是「禮讚新中國 書香新絲路」。書博會的變與不變,在這跨度相距20餘年的主題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西安圖書行業的「破局革新」
從1998年到現在
西安的圖書市場
在這二十一年間
也從稚嫩逐漸邁向成熟
無論是購書方式還是閱讀渠道
都發生著深刻變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數字出版和網絡書店的迅速發展、經營成本的逐年增加,使實體書店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另外,由於新媒體發展,知識傳播途徑增多、成本下降、效率提升,閱讀方式也發生著巨大變化,越來越多人選擇數字閱讀,移動網際網路又讓每個人手上多了一個觸手可及的「圖書館」,時刻可與閱讀相遇。
對於圖書市場而言,更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線下體驗,線上購買」早已形成了一種獨特而又殘酷的風景線。據統計,2004年至2014年期間,有近五成的民營實體書店倒閉歇業。一時間,西安實體書店的淡出似乎成了時代趨勢。
(2018年成人閱讀量。來源:西安市統計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西安人的讀書熱情卻始終未減
據西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
近年來,西安市成人年均閱讀量
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暑假期間,在西安小寨嘉匯漢唐書店,不少大人和孩子正在閱讀自己喜歡的書。)
2019年4月,西安市統計局對1000位年齡在18周歲到70周歲的城鎮居民進行了一次電話調查顯示,在2018年,購買10本以上的受訪者最多,佔27.4%,其次是1-3本。可見,在數位化閱讀時代,紙質閱讀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這說明,圖書市場新的局面已被打開,國民閱讀率大幅度提升,全民閱讀從沉睡中甦醒;如何建構圖書新零售營銷策略體系,為讀者提供高品質、專業化、差異化的服務,成為驅動圖書市場發展的關鍵點。
針對圖書行業的發展困境,自2017年以來,西安市重新修訂印發《西安市財政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以「經營性獎勵補貼、貸款貼息」方式對實體書店給予補助。2018年,西安市印發了《西安市建設「書香之城」實施方案》,明確要全力促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之城。同年,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實體書店的通知》《打造15分鐘閱讀圈行動計劃》等通知和行動計劃。據統計,2018年西安市及其各區縣在支持實體書店發展方面累計投入金額達到1.26億元。
在這種背景下,西安的圖書市場開始煥發新生。一批覆合型的書店通過 「書+咖啡」「書+文創」「書+科技」等創新融合模式。
以曲江書城、西西弗、言幾又等為代表的一批新書店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西安市民的面前,「網際網路+」、跨界營銷、品牌化、個性化已成為西安書店發展的「關鍵詞」,如今的書店,早已不局限於書店,而是圍繞「書」這一主題,為西安市民創造更多創意生活的體驗功能。
過去的一年
西安人不僅看到紙質圖書讀者
沒有隨著移動化時代的到來而大幅縮水
更看到了實體書店紛紛通過
與咖啡、藝術、文化的結合煥發新生
把古城襯託得更加優雅迷人
從「書店之都」
到「書香之城」的蝶變
近年來,在財政補貼、減免租金等優惠政策的「加持」下,西安的書店呈井噴式增長。如今,各類圖書正躺在西安2200多家實體書店的貨架上待人選購,而在2017年,西安的書店僅有827家。西安書店數量排名也從全國第16名躍升至全國第5位。
同時,西安市在「2019中國書店大會暨2018時代出版 中國書店年度致敬盛典」上獲得了大會的最重磅獎項「2018中國書店之都」。
當然,增加的不僅僅是書店的數量。多元的讀書體驗和一系列倡導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讓西安的閱讀氛圍也悄然發生了改變。讀書似乎成為當下的一種新風尚,在遊客和市民中流行起來。
(西安地鐵書香車站)
(西安地鐵有聲圖書館)
這些無不說明
西安作為「書店之都」正在
用「書香」滋養著這座城市的人民
第29屆書博會選擇西安作為舉辦地
這場獨具特色的文化盛會
也在這個夏天點燃了
古城人民的閱讀激情
目前,從大城市到小社區,西安市正在大力實施書香社區、書香村鎮、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企業等五大創建活動。據了解,到2020年,西安市計劃打造10個全民閱讀活動品牌,建設100個書香社區、100個書香村鎮、100個數字農家書屋,建成100個智慧圖書館、100個電子閱覽屏,推薦1000個書香家庭,建設1000個社區書屋。西安市正在通過硬體配套設施建設和全民閱讀品牌的打造,推動全民閱讀持續化、常態化發展。
最後
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共吸引市民讀者41.2萬人次,零售圖書總計51.2萬冊(套),營銷總收入2192萬元。文創產品訂貨及銷售收入4650萬元。
書博會西安主會場參展單位數量、展位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共吸引1234家單位參展,零售出版物達22餘萬種,館配出版物12萬多種。
參展單位熱情高,書迷們的熱情則更高,高過西安的天氣。即使書博會期間,西安發布高溫紅色預警,40度高溫仍擋不住書迷熱情;即使西安突降暴雨,也無法阻擋前往書博會現場的腳步,40餘萬人次打卡書博會。
這場全民閱讀狂歡會,再次彰顯了書香之城的文化魅力。空前高漲的參與熱情,也再次展現了西安市民的文化自信。
本屆書博會
以書為本、以書為媒
讓閱讀承載更多
幸福生活與城市夢想的可能
古都西安也迅速經歷著
「書店之都」到「書香之城」的蝶變
期盼,下一次的饕餮文化盛宴
期盼,書博會與古城西安的再次重逢
我們不見不散~~~~
信息來源:西安發布丨西部網
▍ 昨日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