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
茶葉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就像中華民族的歷史。茶葉貫穿了中華民族歷史,茶葉和酒也是我們歷史文化中最悠久的兩種文化。酒文化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因為平日裡我們接觸酒的次數很多。說到我國的名酒,大家都能說上幾個,比如茅臺、五糧液、汾酒等。同樣,茶文化在我國也是很知名的。雖然今天的年輕人更喜歡喝咖啡,奶茶和碳酸飲料,但這並不意味著茶文化的影響不大。
我們平日裡外出逛街時,目光敏銳的人們總能發現茶葉店的「奇怪」現象:無論是在市中心的街道上,還是在任何角落,有些茶葉店能幾十年如一日地開著。這些茶葉店鋪很有派頭,但生意似乎很冷清。有很多茶葉店小妹坐在店中,很少有忙的時間。而且茶葉店通常會有一兩個茶藝師在那裡賣茶,或者當有人來的時候,他們才會沏沏茶,介紹茶葉,看起來非常輕鬆。那麼為什麼茶葉店似乎沒有很多顧客,卻很少聽說過茶葉店倒閉?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茶葉店裡人很少。因為差額由不像肉和蔬菜等日常消耗品,肉和蔬菜消耗快,基本上每天都需要購買。因此,菜市場總是很擁擠,總是有很多人進進出出。但茶葉的消費是非常緩慢的,買一次茶葉可以喝很長時間,所以顧客經常買一次茶也會很長時間不來茶葉店。因此,我們經常看到茶葉店裡總是會沒有人。
其次,茶葉店賣茶的利潤非常高。隨著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富人。很多有錢人喜歡喝茶,尤其是一些很有品味的茶。即使價格很高,也有人願意買。這些高檔茶葉,毛利率是驚人的。當然,要想找到這樣的高檔茶葉,需要有一個可靠的購買渠道。很多人沒有這樣的購買渠道,但是茶葉店店主有。憑藉著能找到高端茶葉的能力,他們每一單的收益都很可觀。
過來人揭開了茶葉店背後的「內幕」
首先,茶葉店所面對的是一個品茶一族,這個群體基本上屬於有較強計劃性、講究個性化體驗。這種消費習慣不會是臨時興起的,而是長期的消費習慣。因此,但凡買茶,不會經常性,而是有一定的時間節點,所以基本上很難看到客戶一撥接一撥地出入茶葉店。
此外,茶葉具有季節性和特殊需求,一旦新茶上市或端午節、國慶節、中秋節等重要節日都是茶葉消費的黃金節點。特別是高檔茶,往往是人們送禮的好選擇,我們提到的特殊需求是指重要的節日。很多買茶的人會買那種高端茶,並給領導或商業夥伴送禮。現在看來,送煙和酒太傳統了,有傷健康,而茶葉完全是綠色環保的,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感覺更有檔次!
而且茶葉店的消費群體相對固定。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茶葉的銷售主要是由老客戶帶動的,而不是靠散客。能夠開茶葉店的人必須有一定的行業經驗,並且積累了大量的客源。這樣,這些顧客就會經常認同這家茶葉店。只要你需要買茶,不會去別的地方,會直接來到曾經消費過的茶葉店。而且很多茶葉店的顧客都是「老帶新」,顧客忠誠度非常高,這樣茶葉店基本上不會擔心銷量問題。
此外,如今的茶葉店的銷售渠道也是多元化的。許多茶葉店不僅依靠線下銷售,還開展網上銷售。一些茶葉店通過網上銷售,也取得了可觀的銷量。畢竟很多人更喜歡網上購物,所以網上銷售會給茶葉店帶來一些收入。
除了網上銷售,茶葉店也會和一些企業合作。例如,很多企業可能會對老客戶進行一些反饋活動,也可能需要購買大量的茶葉作為禮物送給老客戶。或者企業也可以在節日送禮時選擇茶葉。因為茶葉比較貴,很多企業可能會選擇與一家茶葉店長期合作的模式。
茶葉店典型的屬於三月不開張,開張吃一年,利潤非常之高!一天可能賣一兩個客戶也許營業額就可以抵消成本了。根據單品的利潤,茶葉的售價是進價的3-5倍,就算顧客很少,茶葉店也能夠生存下來。
當然,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商業模式。甚至可以說:隔行如隔山。因此,某些行業的一些特殊現象會讓不了解該行業的人感到很奇特。但是當我們進行科普後,會發現這些現象並不是那麼神秘。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