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從醫科生到主持人、演員,靠人生閱歷彌補演技

2020-12-22 新京報

董卿曾經這樣評價曹可凡,說他做了很多「不務正業」的事兒,寫書、唱京劇、唱越劇、畫畫、拍電影、拍電視劇。

其實,就連做主持人,也是曹可凡最初「不務正業」的結果。

曹可凡上的是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做了老師,帶過幾年學生。但是他一直喜歡文藝,大學時就通過比賽,成了上海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甚至放棄了能成為一名醫學教授的可能,而選擇做專職主持人。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我從小就喜歡表演,我這個人模仿能力特別強,別人的聲音、方言都學得來。要問我主持和演戲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完全不一樣,演戲對我來說吸引力是什麼?這個東西我不大懂,我永遠對我自己不懂的事有興趣,我希望把它弄懂。——曹可凡

最近,在熱播電視劇《老酒館》中,曹可凡又搖身一變,成了日本酒客,「最開始定妝時,連我自己都沒認出來。」而對演戲這事是如何開竅兒的,曹可凡說要感謝兩個人,一位是張藝謀,另一位則是侯孝賢。

村田,其實和寅次郎有點像

曹可凡在《老酒館》中飾演了一個生活在中國的日本農民村田,他喜歡去陳懷海(陳寶國飾)開的老酒館喝點小酒,因為老酒館裡都是中國人,所以每次去前他總是先換上中國服裝。曹可凡特喜歡《寅次郎的故事》,他覺得村田和寅次郎有點像,「都不端著,特別接地氣。」

「他其實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日本農民,是被日本政府騙去東北的。為什麼那麼愛喝酒呢?因為有一次他在東北的雪山裡迷了路,當地村民發現他,就用白酒幫他擦身體,才把他的魂找回來。所以他對白酒有兩種依賴,一個是物質上的,覺得中國酒不太一樣挺好喝的;第二,他覺得是種敬畏,他的命是白酒給救回來的。」

電視劇《老酒館》

接演村田,對曹可凡來說,完全是一個偶然。在這之前,他和陳寶國有過一次拍戲上的合作,當時也是出演高滿堂的作品。有天陳寶國身體抱恙,曹可凡學醫出身,認識不少醫生,就幫忙聯繫了當地的醫院和醫生給陳寶國做檢查。

檢查那天,是高滿堂陪著陳寶國去的。等待的空當,兩個人一起喝咖啡,「不甜不鹹的,我們便聊起了天。滿堂老師是一個很敏感的人,他坐在那兒突然停下來,我說你幹嗎,他看著我好長時間,說『我在寫的一個戲,有個日本農民你來演嗎?』」曹可凡當時有點受寵若驚,「一個日本農民?中國農民我也沒見過幾個。」

而高滿堂看中的正是曹可凡身上與角色一樣具有的喜感,「一般人不會找我演這樣的角色,總是讓我演知識分子,或者工程師、老師、醫生,突然覺得這是個驚喜,但也會覺得壓力陡增。」

後來兜兜轉轉,劉江導演接了這個本子,他第一時間給曹可凡打去電話,「這個角色戲不多,就像茶館一樣,茶客跑來跑去,酒客跑來跑去,就佔一段,但是故事很完整,從出現到結束,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很難得。」

演戲,得益於張藝謀一句話

曹可凡第一次真正演戲,是在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裡,當時張藝謀教了他一個快速抓住角色的方法。「他給我舉了個例子,拍《秋菊打官司》時,他跟鞏俐說你就抓住一個字,慢。因為秋菊正懷著孕,所以她做什麼事都很慢。起身、坐下來都要慢。」

出演《金陵十三釵》中的「孟先生」時,曹可凡給自己找的點是「苦」,「心裡苦。他為什麼給日本人幹活?為了救閨女,但閨女不理解他,所以貝爾演的角色曾說,你的女兒會感謝你是個好爸爸,但他卻說,在我女兒眼裡我是叛徒。」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

這一次在《老酒館》裡,他同樣是用了這個方法,「《老酒館》裡我就抓一個字『嬉』,裡面刪掉了一點戲,有點可惜。講的是村田為了出去喝酒,不敢穿日本人的服裝,所以會找個地方先把衣服換掉,再去喝酒,回家前再把衣服換回來。」

而演村田,對曹可凡來說難的是「喝酒」,因為生活中的曹可凡,幾乎很少喝酒,「我只能稍微喝點紅的。但我喜歡觀察人,特別是饞酒的人。」

他記得有次和朋友吃飯,酒桌上有朋友的上級,也有部下,朋友會想各種方法讓別人喝酒,「其實他就是饞酒,我一直觀察他醉態的樣子。其實我在腦袋裡儲存了很多這種典型的人物,需要的時候,就會把這個人物提取出來。」

電視劇《老酒館》

這個方法,曹可凡則是「偷學」於侯孝賢。當年,曹可凡去臺北採訪侯孝賢,「他打了個計程車就過來了,說他平時上班都坐公車,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公車裡,人不是很多,他在公車裡可以觀察各種各樣的人,車裡的人,馬路上走的人,然後把他們儲存到腦子裡,創作的時候,就拿出來用。」

曹可凡覺得,到了自己這個年紀,才開始演戲,在技術層面上和專業的年輕人相比都是缺乏的,因為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表演是個技術活兒,我只能靠人生閱歷來彌補,你經歷過的人和事都會成為你創作的來源。」

兩次合作,發現陳寶國的秘密

《老酒館》算得上是曹可凡和陳寶國的第二次合作了。在他眼裡,陳寶國是個嚴厲的人。

「他對別人、對自己都很嚴厲。他拍戲時基本不帶劇本,我們對完戲後就把劇本丟了。合作上一部戲的時候,他有大概一整頁紙的臺詞,幾乎沒卡過一次。」

此外,陳寶國拍戲時對現場的要求也很嚴,視野裡面不準有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能有人隨意走動。在這個劇組,攝像、燈光,包括群演都不能玩手機,所以這個時候演戲是一個非常投入的狀態。

電視劇《老酒館》拍攝期間,與陳寶國對臺詞。

曹可凡說,現在有很多演員,尤其是主演,都不會給對手戲演員搭戲。「基本上,拍完自己的部分,就撤了,但寶國老師,即使這個鏡頭沒有給到他,但在拍他的近景或特寫的時候都是一模一樣的,他會把你帶到戲裡,尤其對我這樣沒有經過表演訓練的業餘演員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而且,我還發現了他的一個秘密,他有本新華詞典總是隨身帶著,搞不清楚就趕緊查。」

曹可凡以前不知道,有天,他問陳寶國這本詞典是誰給他的,陳寶國說他拍戲一般都會帶在身邊,只是不拿出來。

「很多人見到寶國老師會覺得他有點高冷,其實他內心是一個很熱情的人。」

早年間,曹可凡作為主持人,第一次採訪陳寶國時特緊張。「我是通過滕文驥導演約到他的,因為他不肯接受採訪。我就跟滕文驥說『你別走,萬一他半道生氣怎麼辦』。後來陳寶國一直拿這事兒笑我,說『曹可凡害怕我發脾氣,把滕文驥押在那兒了』。現在熟了,發現他人特別好,像一個大家長,大哥哥一樣,讓人踏實。」

【人生事】

靠迷你版《可凡傾聽》

——醫科生「轉型」

曹可凡上學的時候就對文藝很感興趣,「其實我們家族沒有任何文藝基因。」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譯製片那些高超的配音技巧,讓他著迷,甚至一度想要成為一名配音演員,「那個時候,還讓我媽找朋友到上海譯製片廠諮詢,看看我有沒有這方面的潛質。」朋友幫忙找到了配音演員翁振新老師,他對曹可凡的評價是:這孩子聲音不錯。「但是無論幹什麼,文化素養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最後還是先去考了大學。」

因為家中世代從醫,所以曹可凡選擇了醫科大學。大學期間,正好趕上上海電視臺要創辦一檔節目《我們大學生》,到各高校裡選主持人。「我當時是學生會副主席,分管文藝,電視臺的通知發下來,我稀裡糊塗也沒準備就跑去面試了。」

到了,曹可凡才發現,人家都是復旦、華師大、上海交大的,「像我們這種專科學校的學生特少,而且那些文科生都是口若懸河的,特能說,我們就顯得有點木訥。也沒有什麼手藝,就背了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然後通過了初試、複試,最後進入決賽。」

決賽要求每位選手設計一個七八分鐘的節目,「當時央視有檔節目叫《觀察與思考》。我有個同學就是很典型的被討論對象,他有很多小發明,還申請了國家專利,但是學習成績不是太好。針對這樣的學生算不算好學生在學校裡有過爭論,我覺得這個題目拿出來討論一下,就挺好的。」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當時就是設計了一個《可凡傾聽》的雛形版,「我要找一個採訪對象,想到了一位教授叫王一飛。他教我們組織胚胎學。其實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學校副校長了,也不認識我,但他是學校裡公認上課最好的老師之一。」

曹可凡就這樣去敲了校長的門,校長人很好,立刻就答應了。「決賽直播那天的評委會主席是孫道臨先生,當天的討論非常成功,因為我們老師真的很能講,而且學識淵博,整個節目顯得很成熟。我因此拿到了第一名,做上了這檔欄目的主持人。」

大學老師跳槽做主持

——同樣遭遇「冷板凳」

在上海電視臺除了主持《我們大學生》,曹可凡還參演錄製了一些專題性節目,比如後來的《詩與畫》,「那是我第一次獨立做節目。」曹可凡說自己也算是運氣好,有一次,他坐公交車到臺裡錄節目,快到站的時候,有人在背後拍了他一下,一回頭,那人問:你是曹可凡嗎?「對方說自己叫鄭大禮,是我們臺的導演,也是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的兒子。他問我會做文藝晚會嗎?我以前在學校經常做,就說會。他又問我在臺裡做過嗎?我說沒有。他說那你怎麼知道你會,我說這不是差不多嗎?」

那時家裡都還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有一天家門口的公用電話亭找曹可凡,說有他電話,他噔噔噔地跑過去一接,正是鄭大禮導演,說臺裡有個晚會,要他馬上去一趟。「那臺晚會,就是1986年上海電視節會歌的評選晚會,谷建芬老師的《歌聲與微笑》,就是在那臺晚會上評選出來的。」這事兒之後,曹可凡的主持事業愈發順利。但此時,他也面臨著大學畢業,是否要去醫院工作。考慮再三後,他覺得自己無法一邊做主持一邊當醫生,所以選擇了考研。

「我還是去找了當時幫我做節目的王老師,我說我想考你的研究生。老師說我瘋了,因為當時我有一門課都還沒有學過。結果,老師給我補了三次課,每次兩個小時,我就把那本書給磕下來。」

研究生畢業後,曹可凡選擇了留校,「所以現在上海很多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都是我的學生,好多院長、黨委書記是我的同學。」

曹可凡曾在電影《左右》中客串過醫生角色。

電影《擺渡人》

電視劇《愛情的邊疆》

1995年,上海電視臺有個機會可以給曹可凡轉正,「我的醫學導師是個非常開明的人,他說根據他對我的觀察,我將來做教授完全沒問題,但是要做醫學科學家,懸,因為個性太活躍。他覺得一個人選擇職業,應該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到最大,所以他也贊同我跳槽。」

棄醫做主持人之後,曹可凡也遭遇過一段「冷板凳」時期。「我一直跟我的同事,我的學生說,你不要小覷那些你不順利的階段,往往它可能是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就在曹可凡第一個事業低潮期,上海電視臺突然分出個新「山頭」上海東方電視臺,「規模很小、人很少,但是可以做很多節目,讓我反而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期。」後來有段時間,曹可凡沒什麼事情做,有人找他拍戲,他就去了,從此又開闢出來一條演戲的出路。

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人物攝影 郭延冰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那些做訪談類節目的主持人,他們各有特點,誰的節目最受歡迎?
    目前針對娛樂明星的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做的比較好的幾個大概就是魯豫、李靜、金星、曹可凡了。這幾個主持人的採訪方式各有特點,他們也分別積累了一定的觀眾基礎,那麼誰是其中的佼佼者呢,誰又是最受歡迎的訪談類節目主持人呢?
  • 曹可凡和他的朋友圈:打撈被珍藏的記憶
    主持人、演員、寫作者……曹可凡在不同領域中切換著身份。30餘年的工作生涯,讓他結識眾多文人雅士、名家泰鬥,從程十髮到黃永玉,從李香蘭到張國榮,從李政道到楊振寧,從余光中到李敖……曹可凡用敏銳的視角帶著觀眾觸碰大師人生一片段,那些奇人奇事的深情過往在他筆下匯集成人物小傳《我認識一些深情的人》。
  • 專訪|曹可凡和他的朋友圈:打撈被珍藏的記憶
    主持人、演員、寫作者……曹可凡在不同領域中切換著身份。30餘年的工作生涯,讓他結識眾多文人雅士、名家泰鬥,從程十髮到黃永玉,從李香蘭到張國榮,從李政道到楊振寧,從余光中到李敖……曹可凡用敏銳的視角帶著觀眾觸碰大師人生一片段,那些奇人奇事的深情過往在他筆下匯集成人物小傳《我認識一些深情的人》。
  • 老酒館中扮日本人的兩位演員:一位是滬上名嘴,一位是張嘉譯同學
    另外,很哥注意到,在劇中有兩位出演日本人的演員也很出彩,他們分別是飾演村田的曹可凡和扮演黑木的金鐵峰。村田—扮演者曹可凡,滬上名嘴村田是一個老實的日本農民,他很喜歡去陳懷海的老酒館喝酒,嶽父、老婆、女兒也拿他沒有辦法。當然,每次出門他都要換了中國服裝才敢跑到老酒館裡去喝酒。
  • 主持人到演員,蔡君茹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她現在過得怎麼樣?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就是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蔡君茹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非常熟悉,因為她並沒有非常的出名,只是後來才加入到娛樂圈當中的。她是在臺灣出生的藝人,進入娛樂圈之前,是一名電臺主持人。她在1997年才正式脫離主持人的行業,而進入娛樂圈當中。
  • 章子怡靠著椅子睡覺,張國立diss主持人,演員還未上場就看點十足
    章子怡靠著椅子睡覺,張國立diss主持人,演員還未上場就看點十足國內的綜藝節目可謂是發展迅速,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花樣百出,美食類、親子類、夫妻檔、選秀類,像《爸爸去哪兒》、《奔跑吧 兄弟》、《嚮往的生活》等等都是熱門綜藝節目,除此之外,像《
  • 曹可凡悼黃宗英:先生這一生就是一個「痴」字
    去年,黃宗英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曾與她錄製過節目、相識多年的好友、主持人和演員曹可凡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一同追憶這位仙逝的「甜姐兒」。 曹可凡記得自己問過黃宗英一生中最難演的角色是哪一個?黃宗英很確切地說,自己這一生最難演的是趙丹妻子,妻子這個角色是最難的。
  • 《金陵十三釵》票房過6億 "孟先生"曹可凡被贊
    據悉,曹可凡這個角色原本找了一位著名圈內演員扮演,但最後因種種原因沒有談成,而曹可凡的「出線」緣於他和張偉平私交甚篤,張偉平向張藝謀強烈推薦併力保了曹可凡,最終也因曹可凡的形象、以及英語、日語口語過關而推舉成功。據曹可凡透露,整部電影只有他和佟大為兩個角色是張偉平力保的,佟大為扮演的教官角色之前考慮過很多人,包括當紅男星,有幾個一線演員甚至託了很多過去爭取這個角色。
  • 陶虹人生是演員的教科書,被贊拿獎級別演技,吸引人的是美貌
    陶虹人生是演員的教科書,被贊拿獎級別演技,吸引人的是美貌!小陶虹已經闊別演藝圈很多年了,最近出演黃磊編劇的電視劇,完全力壓海清等一眾女演員,演出了一位非常不討喜,但是看了讓人又愛又恨甚至有些心疼的虎媽。
  • 曹可凡悼黃宗英:先生這一生就是一個「痴」字|甜姐兒|黃宗江|幸福...
    去年,黃宗英獲得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曾與她錄製過節目、相識多年的好友、主持人和演員曹可凡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一同追憶這位仙逝的「甜姐兒」。曹可凡記得自己問過黃宗英一生中最難演的角色是哪一個?黃宗英很確切地說,自己這一生最難演的是趙丹妻子,妻子這個角色是最難的。
  • 於正:年輕孩子的演技都是一樣的,疑內涵王一博演技差
    他用了「意外」和「尤其」,說明他本人沒覺得有多好,也不覺得男主角的演技能好到上熱搜。由此,他突然得出了一個結論:演技這個東西,觀眾覺得好就是好,不需要專業分析。最後,於正說了一句很不客氣的、諷刺意味很濃的話:「從專業的角度,這些年輕孩子的演技都是一樣的」。意思就是,因為戲劇源自生活,年輕孩子沒有生活閱歷,所以都毫無演技可言,沒必要太嚴厲,還是應該寬容一些。畢竟即使嚴厲了也沒用,因為閱歷靠積累,不可能速成。
  • 楊穎、佟麗婭、馬伊俐,顏值or演技?中年女性演員該如何選擇
    Angela baby出生於1989年,佟麗婭出生於1983年,馬伊俐出生於1976年,三者之間的年齡差距在6到7年之間,但我們不要忘了,孫儷出生於1982年。但在佟麗婭宣讀節目單之時,主持人之間的差距就會凸顯出來。
  • 女主角彭小苒,從主持人到演員華麗的轉變
    她在參加節目《演員請就位》時也向自己坦白了所有這些都是從她的經紀公司開始的,那就是範冰冰工作室。如你所知,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範冰冰本身就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更不用說它的藝術家了。實際上,彭小苒不是專業演員。她主修廣播和主持。她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她愛上了奇藝。
  • 陳凱歌一句話透露《演員2》潛規則,演技不重要,年輕才是標準?
    最近比較火的綜藝,當屬《演員請就位2》,這檔綜藝自從開播以來就熱搜不斷,不管是臺下的4位導演,還是臺上的40位演員,或者是主持人大鵬,都有可能產生話題,這樣一來,《演員2》節目組目的就達到了。
  • 盜鑰匙的方法:皂滑弄人的錯位人生全程要靠演技
    人生這種東西啊,註定是無趣的。上班族日復一日的工作,學生黨日復一日的學習,看上去每一個人的日子都過得比自己強。這時候,你就會想,「要是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能過別人的人生,該多好啊」。近藤是一個事業有成的「殺手」(並不是),不惑之年,房大車豪存款多,餅乾盒裡都有巨款;櫻井是一個失敗的不入流的演員,35歲,無房無車無工作,除了將自己的公寓弄得像個狗窩一樣,沒有任何能被人驚嘆的地方。這樣的兩個人能有什麼交集?
  • 任嘉倫、王一博由歌手跨界到演員,9個跨界成功的演員!
    任嘉倫2020憑著古裝劇《錦衣之下》成為高人氣男神,而且演技也獲得好評,讓他成為實力與人氣兼具的演員,不過大家知道一開始任嘉倫是想當唱跳歌手嗎?從偶像跨界到演員,任嘉倫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一位!近期微博上就在討論那些「跨界成功的演員」,除了任嘉倫之外,王一博、易烊千璽也都被大量提名!
  • 雷佳音這種靠演技紅了的演員,太有尊嚴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小雷佳音逼著自己開口,喊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賣拖鞋」。他因此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自嘲:「人的某些特質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就這樣,原本性格內向的雷佳音,慢慢變得開朗起來。為維持生計,媽媽還去學校附近找了一份工作。當時年紀尚小的他每次回家路過時,只要看到媽媽擦窗戶的身影,他會覺得自卑然後偷偷的低頭跑開。
  • 廖凡一個名氣不夠,演技來湊演員,難怪能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男神
    一旦提起娛樂圈中硬漢派演員,廖凡總能出現在網友的名單中。同時,作為如今娛樂圈低調拍戲不炒作的好演員,廖凡也始終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男神。因為在網友看來,他就是一個「戲瘋子」,沒有小鮮肉的顏值,也沒有左右逢源的聰明,就只是想一心靠演戲來養活自己。
  • 王者榮耀:元歌最有個性5句臺詞曝光,元歌: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王者榮耀:元歌最有個性5句臺詞曝光,元歌: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大家好,元歌確定將會在S12賽季上線,下個版本將會是三個版本,會上線三個英雄元歌、孫策,跟司馬懿,這三個英雄都屬於三國陣營,其中元歌跟孫策已經在體驗服進行上架,開始進行測試英雄強度
  • 張大大靠一哭成名,曾經的高材生,如今參加《演員請就位》靠賣慘
    《演員請就位》自從播出之後就話題不斷,如果你沒有看過,那聽名字應該也能知道是個什麼類型的綜藝節目,都是各演員上節目中展示自己的表演功底,高水準的還原影視行業從選角拍攝到成片的過程,有很多演員都在節目中留下了精彩的表演,其中四位導師分別是陳凱歌、趙薇、郭敬明、爾冬陞,可以稱得上是話題度最高的導師陣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