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焦作,特別有故事。
11月17日上午,滬豫合作交流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在省委書記、省長的見證下,我市共有3個項目籤約,總投資34億元。
此前,在北京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在深圳的招商引資推介會上,尤其是在焦作市首屆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談會暨招才引智大會——中國科學院(河南)科技成果發布暨項目對接會上,焦作,像一棵根深葉茂的梧桐樹,引得八方鳳凰來。
客商紛至沓來,項目密集落地,一連串的故事有一個共同的主旋律:焦作的營商環境徵服了無數人的心。
在營商環境的締造過程中,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始終在閃耀:僅從去年到現在,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商事案件10590件,審結9737件,結案率91.95%;執結涉企案件21787件,標的額81.35億元。
嚴懲犯罪
維護社會穩定
以李某平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以沁陽市某村為中心,以成立的公司為外衣,採用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手段,逼迫企業籤訂合同,阻撓企業正常經營。其通過強迫交易、非法採礦、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為,大肆斂財,成員多達42人,涉案金額5780餘萬元。今年6月5日,武陟縣法院通過「雲間庭審」系統公開宣判,李某平等42人分別被判處20年至1年2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相應罰金。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涉企違法犯罪中,全市法院重點打擊故意傷害罪、敲詐勒索罪、非法拘禁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等嚴重危害企業家人身權財產權的刑事犯罪,切實增強企業家安全感。」市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波表示。
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領域,依法從嚴懲處威脅政治安全、強攬工程、欺行霸市等10類涉黑惡勢力犯罪,共審結涉黑涉惡案件63件,判處416名被告人刑罰。
與此同時,在涉企刑事案件辦理方面,全市法院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按照罪行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讓民營企業家放下心中疑慮,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例如,修武縣法院審理的焦作某鋁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孫某鋒騙取貸款一案,依法作出了無罪判決。
多元解題
幫助企業復產
新鄭市17家農村生豬養殖合作社為擴大生產規模,向某銀行各自申請了為期1年的1000萬元貸款,共計1.7億元。但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各合作社損失慘重,無力還款,該銀行於2019年10月向解放區法院提起訴訟。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梁學峰認為,貿然判決對這些合作社來說無異於判「死刑」,他積極與雙方當事人協調溝通,力爭雙方和解,為被告騰出還款時間,渡過暫時性的困境。
審理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導致合作社生產經營的雪上加霜。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法院不斷與銀行協商,希望能寬展還款期限或者分期歸還;法院也一直給17家合作社做工作,讓他們積極想辦法周轉資金,主動配合銀行履行還款義務。
「這樣的案子,按照慣例法院是不會勸銀行撤訴的。但現在是特殊時期,小微企業舉步維艱,他們需要幫助,緩一口氣他們就能挺過去。」梁學峰說。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意見,該銀行有意靈活處理還款事宜,延長了各合作社的貸款還款期限,主動撤回了17個案件的起訴,17家小微企業得以「起死回生」。
「對於涉企糾紛,法院暢通『綠色服務通道』,實行優先立案、優先送達、優先保全、優先調解、優先審理、優先執行,注重提升司法效率,降低企業訴訟成本,為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貢獻法治力量。」王波表示。
善意執行
為企業保駕護航
「沒有法院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企業可能就真的破產了。」博愛縣某建築公司負責人說。
原告河南某置業有限公司因被告博愛縣某建築公司未在規定時間內還清所欠貨款,向中站區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涉案標的70餘萬元。
接案後,承辦法官劉益旭迅速將被執行人的工商登記予以凍結,同時查封了其名下的債權、車輛、存款和房產,將凍結的銀行存款全部劃扣並給付申請人。
今年年初,被執行人有意與其他公司合併,以盤活資產重新經營,但是該公司處於被凍結狀態,工作無法開展。得知這一情況後,劉益旭馬上找到被執行人,勸說其珍惜機會,主動履行債務,同時為其下一步合併提供相關法律幫助。經過多次協商和溝通,法院拿出一個三方都能接受的執行方案,並於今年2月,將被執行人的門面房順利拍賣,申請人拿到了全部欠款及利息,被執行人的工商登記被解凍,公司合併程序啟動,順利推進。
長期以來,全市法院始終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的執行理念,在充分保障債權人權益的前提下,對被執行企業依法審慎適用財產保全和「查凍扣」等強制措施,靈活採取以資抵債、債權變股權等多種執行方式,確保執行工作達到雙贏、多贏、共贏效果,同時全力幫助具有挽救價值的困境企業恢復生機、重返市場。
破產清算
助力企業重生
「破產重整前,院裡垃圾遍地,現在廠區乾乾淨淨,正在調試設備,準備復工復產了。」當14頁重整計劃方案得到審查通過,沁陽市某制麥有限公司負責人看到了企業重生的希望。
2019年年初,沁陽市某制麥有限公司因資金鍊斷裂,被迫停產。2019年8月,由於資不抵債,向沁陽市法院申請破產,涉及債務5000餘萬元,債權人198家。
接案後,承辦法官訾東東立即到企業走訪,發現這家企業十分有特色,並且廠房、設備完好,有穩定的原材料來源和客戶資源,如果直接破產清算,所有的投資就會付諸東流。面對岌岌可危的企業,法院幫助其另尋出路,召集債權人會議主席、管理人和申請人,共同協商溝通,採取債轉股的方式,幫助他們進行「自救」,使企業「重生」。
近年來,全市法院通過破產重整6項舉措,幫助企業化解危機、脫困重生,實現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2019年以來,市中級法院審結企業破產和強制清算案件53件,推動23家國有「殭屍企業」有序退出市場,累計化解債務約20億元,盤活土地資源約95萬平方米。
為解決破產案件的痛點難題,市中級法院起草府院聯動機制工作方案,促進解決破產審判中遇到的涉刑財產解封、職工安置、稅務申報、重整企業信用恢復等嚴重製約破產審判和效率的痛點堵點難點,有效暢通了人民法院、政府職能部門、管理人之間的工作銜接。
問需問難
靠前精準服務
為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給企業發展提供精準的司法服務,王波多次帶隊深入各大企業。9月28日至29日,王波先後到萬方股份有限公司、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走訪調研;11月6日,到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走訪調研;11月10日,走訪徵雲集團有限公司、雲臺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每到一家企業,王波都對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及風險預防等進行法律指導,為企業提供「面對面」司法服務。
「焦作法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了企業的良性發展。」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法院為企業發展提供的優質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表示感謝。
在與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座談時,王波表示,法院將把優化營商環境融入司法辦案全過程,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幫助企業化解矛盾糾紛、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市場主體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共同打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市中級法院陸續出臺了落實「六穩」「六保」十二條意見,《焦作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實施細則》等一系列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創新舉措,持續開展「調研訪企」「送法進企」「紓困助企」等活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精準、更加優質、更加暖心的司法服務。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下一步,全市法院將繼續圍繞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工作主線,進一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審判質效,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法治環境,為建設焦作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強司法保障。」王波表示。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呂正軍 郭嘉莉 通訊員 劉建章 鄭軍 報導
總監製:李旭華
監 制:楊文旗
主 編:王晨光 統 籌:王 鵬
責 編:趙曉曉 校 審:王盈燕
編 輯:梁易凝
原標題:《所有故事都有一首主題歌!看全市法院如何依法優化營商環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