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鼠年生肖紀念幣開始兌換——
泰山幣「神話」能否重演
1月17日,鼠年生肖紀念幣開始兌換,是2020年首枚與大家「見面」的普通紀念幣。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近年來普通紀念幣行情最好的一年。首枚異形普通紀念幣——泰山幣掀起了紀念幣收藏的一輪高潮,成為近年來紀念幣中的「爆款」。2020年普通紀念幣發行計劃已經公布,泰山幣行情能否在今年重演?
紀念幣看「龍頭」
在2019年發行的3種普通紀念幣中,泰山幣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泰山幣之所以火,是因為其搭載了多個「第一」的概念:從外形來看,泰山幣是首枚異形紀念幣;從題材來看,泰山幣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系列的第一枚。這樣「雙第一」的概念,使其還未面世,市場收購價格已經飆漲。更重要的是物以稀為貴,其1.2億枚的發行量,處於近年來普通紀念幣發行量的相對低位。5元的面值也讓泰山幣註定走「親民路線」。
果然,泰山幣備受「寵愛」,預約率創下新高。還記得泰山幣開始兌換之前,市場上的收購價格已經超過14元/枚。兌換開始後,收購價格更高,不少人開出平均20多元/枚的高價。最近,市場收購價格也在18元/枚左右。對於其未來的「身價」,有紀念幣藏家甚至樂觀預計,有望突破30元/枚大關。
除了泰山幣,2019年發行的另外兩枚普通紀念幣分別是豬年賀歲紀念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面值10元,發行量1.5億枚,因為題材重大,也是2019年的「明星」品種。在發行後,市場上單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價格一度達到18元/枚,現在,市場價格也穩定在14至15元/枚左右,表現不俗,未來的走勢市場也較為看好。
豬年賀歲幣與泰山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幣相比,表現就遜色得多。我國生肖紀念幣是從「羊」開始的,豬年紀念幣是生肖紀念幣的第五枚。從第一輪生肖紀念幣開始,我國生肖紀念幣就存在「領頭羊」效應。也就是說,每輪生肖紀念幣中的第一枚——羊幣最受喜愛。第一輪羊幣的價格曾飆漲至300多元/枚,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第二輪羊幣表現雖不及第一輪,但其行情在第二輪生肖紀念幣當中也格外耀眼。
生肖紀念幣的市場行情與其發行量關係密切,第二輪羊幣發行量8000萬枚,而2019年的豬幣發行量達到2.5億枚。因此,第二輪生肖紀念幣中,除了羊幣「身價」較高,其他紀念幣均在面值附近徘徊。
誰是下一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普通紀念幣發行計劃,2020年除已公告發行的2020年賀歲普通紀念幣外,還將發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武夷山普通紀念幣和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普通紀念幣。
受到泰山幣拉動的紀念幣行情影響,2020年賀歲普通紀念幣——鼠年紀念幣預約率也創下新高,首批兌換的預約率高達99%,第二批兌換預約率也達到98%,創下近年來生肖紀念幣網上預約的新高。其發行量為2.5億枚,目前市場對其較為看好,在兌換開始前,市場給出的收購價格在13元/枚左右,已經超過其10元的面值。
2020年將發行的武夷山紀念幣與泰山幣同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題材,還未「露面」,已經有熱情的網友公布了其虛構的武夷山紀念幣幣面圖案。紀念幣藏家們預計,武夷山紀念幣的外形可能與泰山幣類似,也會是方形圓角的異形幣。受到泰山幣火爆影響,武夷山紀念幣可能是2020年最受藏家喜愛的一枚。
回想起2006年至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紀念幣的「盛況」,2020年即將發行的冬奧會紀念幣也讓人期待。2006年至2008年期間,北京奧運會紀念幣連續發行,最終發行了3組共8枚紀念幣,第一組北京奧運會紀念幣發行時,甚至不少人排隊一整夜只求成功兌換。因此,2020年的冬奧會紀念幣也讓紀念幣藏家「浮想聯翩」,有人猜想,會不會這次也和北京奧運會紀念幣一樣連發3組,最終全套共6至8枚。在這一預期下,2020年冬奧會紀念幣的第一組也備受矚目。
「微利」時代將來
「從長期看,普通紀念幣將進入『微利』時代。」湖北資深紀念幣「玩家」陳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紀念幣轉手就翻番的情況將越來越少,紀念幣也將慢慢回歸其紀念與收藏的價值。
這與紀念幣發行量上升、發行更加開放透明有關。陳原介紹,上世紀90年代開始,紀念幣就開始走入收藏品市場,但由於發行不透明,引發了不少問題。最瘋狂的時候,紀念幣成了被倒賣和炒作的對象,轉手就能賺十倍甚至十幾倍的利潤。但近年來,為了引導市場良性循環,紀念幣發行的方式變了,轉為「公開預約+現場兌換」的模式,發行量也顯著上升。如2016年發行的猴年紀念幣發行量達到5億枚,「天量」發行使得紀念幣炒作「熄火」,二手市場價格也漲不起來。即使是2019年大熱的泰山幣,1.2億枚的發行量與以前的發行量相比,也屬於較高水平。
發行量上來了,紀念幣「玩家」也越來越多。如今,走進全國著名的郵幣卡交易市場——北京馬甸市場,只需掃一眼就能發現,做錢幣生意的櫃檯多了,而郵票生意在市場中逐漸萎縮。每到新的紀念幣發行前後,不少櫃檯就會直接掛出收購價格,市場也比平時要熱鬧得多。
陳原認為,這是因為近年來紀念幣的投資比郵票投資價值更高。一是紀念幣的發行量與郵票相比要少;二是紀念幣有面值保障;三是在郵票市場轉入低迷之後,紀念幣市場明顯升溫。
把郵票和紀念幣放在一起,是因為紀念幣和郵票的「玩家」重合率高。郵票市場的收藏與投資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一個轉折點,郵票市場自此進入下行周期。雖然不排除郵票市場會有復甦期,但從更長期來看,全世界郵票的收藏已經形成了一個長線趨勢——萎縮。這是因為郵票的使用價值越來越低,用郵票寄信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即使部分熱門主題的郵票需求量較大,但從總體來看,改變不了郵票市場逐漸「縮水」的事實。
「玩錢」也得選擇
在紀念幣「微利」時代,如果財力有限,紀念幣收藏也需要有選擇。
多位資深「玩家」總結出紀念幣收藏的幾條規律:
看發行。物以稀為貴,發行量太大的潛力有限。一般來說,紀念幣發行量與市場價格呈反比。泰山幣發行量1.2億枚,是近幾年發行量最少的一次,相對於生肖紀念幣動輒5億枚的發行量,1.2億枚就顯得稀少了。因此,泰山幣掀起一輪行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龍頭」。「龍頭」一般指紀念幣一個系列的首枚。我國紀念幣不少是成系列發行,如10枚動物系列紀念幣中,「龍頭」是熊貓幣,面值僅5元,而市場價在百元左右;泰山幣則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系列的「龍頭」。
看漲幅。跟股票投資類似,紀念幣的市場價也有漲有跌,波動較大。跟風投資漲幅過大的品種容易成為「接盤俠」。但與股市不同的是,投資暴漲之後超跌的紀念幣需要慎重,除非題材相當過硬、發行量低,否則爆炒過後,可能很難再度獲得青睞。
看品相。品相就是紀念幣的外觀和質量,品相的優劣決定了紀念幣的「身價」。因此,投資紀念幣還需要注意保管的環境,對紀念幣多加「呵護」,避免受潮氧化影響身價。(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