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司法局首推「1+N+6」行政複議工作模式

2021-01-09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張小雲福建省福清市司法局自法制機構轉隸以來,積極適應行政複議體制改革要求,努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行政複議與調解有機銜接聯動工作,構建「全面調解、全程調解、全員調解」的全方位大調解格局,首推行政複議與調解有機銜接聯動的「1+N+6」模式,搭建實體平臺,推動行政爭議就地實質性化解。

一、立足現狀,開拓思路。

根據福清市近年來的行政複議案件相關統計數據,我市行政複議工作凸顯兩大特徵:

1.行政爭議高發領域的固定性。行政複議案件中土地和房屋徵收(拆遷)、徵用類案件所佔比率最高,這些領域的案件爭議產生的原因複雜,對這些爭議的實質性化解僅靠嚴苛的合法行政邏輯顯然難以成就,充分調動司法行政系統的調解資源、綜合運用多種調解方式,形成合力,才能使這些案件的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始發階段,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2.引發爭議行政行為類型的集中性。其中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和舉報投訴所佔比例位居前三,這些案件易出現案結事難了的現象。面對這兩個領域「職業打假人」「信息公開申請專業戶」已經初露端倪的「濫訴」問題,必須從源頭上充分考慮引發這類行政爭議的可能因素並標本兼治。因此,行政複議與人民調解的銜接制度的構建,可直接觸及申請人的真實訴求,及時、高效地調動司法行政系統調解資源以有效解決引發行政爭議的各種深層次問題,進而達到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目標。

可見,機構改革後將行政複議工作與司法行政系統的調解資源相整合,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是有效推動行政爭議就地實質性化解的現實需要,有利於助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進一步優化提升我市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創新模式,推進銜接。

針對福清市行政複議案件的特徵,福清市司法局探索建立 「1+N+6」模式,提升行政複議與調解銜接合力化解矛盾的效能。即為1個市一級行政複議與應訴科 +N(司法所與鎮街調委會、轄內村居人民調解組織+行業專業調解組織+鄉賢調解室+其他調解主體)+6項調解聯動機制 互相配合開展行政爭議調處工作的「1+N+6」調解工作運行模式。

一個市級行政複議調解室:福清市司法局行政複議與應訴科組建由行政複議工作人員組成的調解隊伍,把調解貫穿行政複議案件受理前、審查中、結案後全過程,綜合運用多種調解方式,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始發階段,實現矛盾不上交。

N個調解職能部門支援調解:市人民調解中心掛牌成立「行政複議與調解對接工作站」,搭建實體平臺推動複議與調解對接聯動。依託工作站,引入鎮街、村居二級調解組織專業力量,協調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鎮街相關職能部門等密切配合,邀請相關行政職能部門、行業專業調解委員會、律所律師、法學專家學者等,建立行政爭議起源屬地矛盾排查、宣傳引導、多形式多輪次多主體調解的「一站式」銜接處理機制,推進行政爭議化解工作下沉、前移。

推行「全面調解、全程調解、全員調解」的「六項機制」:1.建立糾紛排查預警機制,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在防範風險、化解矛盾糾紛中「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反饋預警機制,及時向複議機關反饋可能影響穩定的線索和隱患。2.建立糾紛引導分流機制。將行政糾紛通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的過濾,進行引導分流,積極引導當事人調解,在法治框架下把更多的行政糾紛引入調解渠道來解決,使得更多行政爭議屬地就地調解。3.建立行政複議諮詢受理機制。在工作站擺放行政複議宣傳冊、指南和格式申請書,接受群眾諮詢,受理引導分流來的行政複議申請事項。4.建立行政複議案件調查協助配合機制。明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協助配合行政複議的內容和方式,為行政複議辦案提供便利。5.建立行政複議案件聯合調解機制。發揮司法所和基層調解組織貼近基層、熟知轄區情況的優勢。建立行政複議調解、人民調解聯合開展調解化解糾紛工作機制。打好調解「組合拳」,切實提高化解矛盾糾紛效能。6.建立人員培訓機制。組織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切實提高做好復調對接工作的業務能力。

三、融合優勢,取得成效。

福清市對進入行政複議程序的案件,採取聯合調解的方式,充分發揮行政複議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多元調解的各自優勢,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提高化解糾紛效能。該工作模式充分發揮行政複議「救濟全面、監督深入、效率更高」和調解「當事人地位平等、接地氣、方式靈活」的優勢,充分融合社會各界力量從行政複議工作解決個案出發,深層次解決行政爭議,完善創新行政複議體制機制,促進依法行政,同時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自運行以來,通過「1+N+6」調解工作運行模式,各單位摸查多條行政爭議隱患線索,其中通過市行政複議與應訴科居中斡旋,促成行政複議案件雙方當事人和解、調解,最終撤回行政複議申請10宗;聯合法院促成行政訴訟原告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2宗,案外調解成功原告當庭撤訴30宗,視為撤訴1宗。特別在疫情期間,福清市司法局靈活性運用復調對接機制,成功調解某豬肉攤不服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某企業員工不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駁回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案等多起案件,為企業紓困、為民生解憂。

相關焦點

  • 撫州市司法局到東鄉區司法局開展行政複議工作調研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饒淑佳報導:為了全市行政複議體制改革能夠更加順利進行,6月17日上午,撫州市司法局三級調研員羅根生一行前往東鄉區司法局進行行政複議專項調研。  調研期間,羅根生一行聽取了東鄉區司法局行政複議工作情況匯報,東鄉區司法局局長黃文輝、副局長曾熙平從工作開展情況、行政複議案件的主要特點、目前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匯報了東鄉區行政複議案件的工作情況。隨後,羅根生一行實地查看了行政複議接待室、行政複議審理股辦公室、會議室等辦公場所。
  • 葫蘆島市司法局召開行政複議案件聽證會
    為進一步增強行政複議公開透明度,提高行政複議機關公信力,2020年8月14日,市司法局行政複議科針對一起行政徵收疑難案件,舉行行政複議聽證會。該案是申請人某市某鄉某村第3、5、6村民小組不服被申請人某市人民政府未按實際徵收土地面積給予補償而提起行政複議的案件。
  • 行政複議如何為民辦事?煙臺市司法局回應
    膠東在線6月5日訊(記者 許加薇 張婕)6月5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大法治惠民實事新聞發布會。會上記者提問行政複議是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同時也是「民告官」的主要渠道之一。這些年行政複議主要在為民辦事上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行政複議工作如何助力服務型法治政府建設?
  • 2020年防城港市司法局招聘行政複議助理1人簡章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防城港人才網發布:2020年防城港市司法局招聘行政複議助理1人簡章,更多關於2020防城港事業單位招聘,防城港教師招聘,防城港醫療衛生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敦煌市司法局召開行政複議案件集體討論會
    本網訊 9月29日下午,甘肅省敦煌市司法局就近期在審理行政複議案件的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適用以及事實認定等方面的問題,組織市行政複議委員會成員開展了案件集體討論會。討論會議中,複議案件經辦人員就案件的基本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就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爭議觀點逐一提交會議進行討論
  • 臺兒莊區司法局:組織召開案件聽證會 增強行政複議透明度
    近日,臺兒莊區司法局組織召開行政複議案件聽證會。聽證會採用一名主持人和兩名聽證員組成合議庭的審理模式進行聽證,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及其相關委託代理人均到會參與聽證。通過2個半小時的聽證審理,複議機關進一步了解了案情,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申辯權,緩解了各方的對立情緒,同時增強了行政複議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提高了行政複議公信力,達到了預期效果。今年以來,臺兒莊區司法局不斷強化聽證審理,堅持「應聽證,盡聽證」的原則,在已經結案的7件案件中,除審理前申請人主動自願撤回申請的3件案件,對其於4件全部進行了聽證審理,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 棗莊臺兒莊區司法局組織召開案件聽證會增強行政複議透明度
    魯網9月9日訊(記者 張程 通訊員 郭宜剛 彭辰鑫)近日,臺兒莊區司法局組織召開行政複議案件聽證會。聽證會採用一名主持人和兩名聽證員組成合議庭的審理模式進行聽證,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及其相關委託代理人均到會參與聽證。
  • 龍崗區司法局以行政複議為切入口,著力提升依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近年來,深圳市龍崗區行政複議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龍崗區司法局對此以行政複議案件為切入口,堅持主動作為、靠前指導,念好「四字訣」,著力提升全區各單位依法行政能力,實質化解行政糾紛。
  • 撫順市司法局保辦案質量踏雪進山勘查 提供公正行政複議
    撫順傳媒網訊(張巖 記者 李憑)11月26日,市司法局行政複議工作人員前往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高力屯村茨嘎,深入林權爭議地進行現場勘查。市司法局行政複議工作人員踏雪進山勘查司法供圖複議辦案人員不畏嚴寒,踩著冰雪上山,在爭議雙方當事人的指引下察看了爭議林地的具體位置,聽取了林地確權經辦人員、爭議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充分了解掌握了爭議林地的實際情況
  • 高密市司法局:行政複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群眾點讚認同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鄧楠 通訊員 孫吉利 濰坊報導近年來,高密市司法局注重以發揮行政複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為主線,秉承複議為民理念,不忘行政複議初心和使命,多舉措創新行政複議機制,全面提升行政複議質量。
  • 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赴麗水調研指導行政複議工作
    調研期間,曹水萍與副市長毛建國進行了深入交流,實地走訪了市行政複議局,視察了該局數位化設施的建設情況,並與麗水市司法局、蓮都區司法局相關人員進行座談交流,聽取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曹水萍對麗水市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工作開展以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麗水市行政複議工作在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設施及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都走在全省前列。
  • 上海創新行政複議機制 非常任委員主審避嫌官官相護
    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年來,上海持續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改革,廣泛吸收行政機關以外的專家學者參與行政複議委員會,大大提高了行政複議的公信力;鼓勵非常任委員積極參與複議案件審理,發現違法不當毫不留情予以糾錯,用最嚴格的標準對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行審視和檢驗。」
  • 撫州市司法局局長回應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行政複議
    >begin--> 問: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行政複議,行政複議有什麼作用?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犯的,均有權利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複議申請。行政複議法最突出的作用就是保護公民不受行政機關違法行為的侵害,有效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行政機關實施管理時,有國家強制力作後盾。對於行政相對人來講,行政機關是強者,公民或其他單位是弱者。為了解決這種強弱不平衡造成的不公正問題,國家制定了一批保護公民權益的法律,行政複議法就是其中之一。與行政訴訟相比,複議程序比較簡化,花費更少的人力物力就能解決問題,並且不用繳納申請費等費用,高效便民。
  • 省廳黨委委員、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赴臨海調研行政複議應訴工作
    10月12日,省司法廳黨委委員、省行政複議局局長曹水萍一行,赴臨海市調研指導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其間,曹水萍實地走訪了臨海市公共法律事務服務中心、行政複議庭、司法行政指揮中心,並聽取臨海市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匯報。
  • 張掖市肅南縣司法局:聽議結合審理複議案件 切實保證審理公開公正
    本網訊(通訊員 張智忠)為維護行政複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保證行政複議案件審理的公開、公平、公正,經行政複議申請人要求,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司法局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於10月10日對某電能產業園有限公司不服肅南縣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作出的不動產登記不予受理決定行政複議案件舉行
  • 深化府院聯動 推進依法行政 蘇州召開全市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與行政...
    12月8日上午,市政府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召開全市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與行政審判府院聯席會議,通報全市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和全市行政審判工作情況,加強府院聯動協作,總結前期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下階段重點工作,推動全市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
  • 疫情期間 遞交行政複議申請書可用郵政快遞
    西安發布訊 1月30日,記者從西安市司法局獲悉,為落實陝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減少人員出行和聚集,更好地保障當事人身體健康與合法權益,市民如需向西安市人民政府或者西安市司法局提出行政複議申請,可通過郵政快遞方式遞交行政複議申請書。
  • 蒙城:企業不服處理決定,提起行政複議後
    為進一步增強行政複議公開透明度,提高行政複議機關公信力,主動發揮行政複議監督作用,加大監督力度,妥善化解行政爭議。近日,蒙城縣人民政府公開聽證審理行政複議案件。安徽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因不服蒙城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做出的蒙發改監督[2020]215號投訴處理決定書向蒙城縣人民政府提請行政複議,蒙城縣政府依法受理,為查明事實,2020年9月18日上午,在蒙城縣司法局二樓行政複議聽證室舉行了聽證會,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申請人、被申請人、委託代理人、代理律師、旁聽人員等8人參加。本次聽證會由司法局副局長邵國擔任主持人。
  • 漯河市人民政府關於集中行使行政複議職責的通告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的意見》 (豫政〔2020〕33號)要求,市政府決定,自2021年1月1日 起,在漯河市範圍內集中行使行政複議職責。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自2021年1月1日起,除實行垂直領導或以中央為主與地方政府雙重領導的海關、金融、稅務等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外,市、縣區人民政府集中行使行政複議職責,統一管轄本級政府派出機關、政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下一級政府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為被申請人的行政複議案件,並以本級政府的名義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政府部門不再受理新的行政複議案件。
  • 幸福鎮攜手省司法廳行政執法監督局、行政複議與應訴一處黨支部...
    幸福鎮攜手省司法廳行政執法監督局、行政複議與應訴一處黨支部、香坊區司法局黨委共同開展黨日活動 2020-10-2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