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三大「定律」,學物理可以省些力氣

2020-12-13 小白7799

很多人問物理怎麼那麼難,我覺得沒有比物理更簡單的學科了。其實如果細細梳理一下就不難發現,中學物理的知識點並不多,有關的公式一共只有五十多個。

那麼,為什麼很多同學感到物理難學呢?我覺得可能是思維被限制住了。

要想學好物理,就需要培養起化繁為簡的物理思維。

PART1物理學習的三大定律

物理學習定律一:

抓住兩個關鍵點,就不會被各種條件弄暈

學習物理,必須抓住兩個要點:一是對象,二是狀態。也就是說,分析物理問題一定要弄清楚分析的對象是什麼,這個對象在做什麼運動。

舉個例子,我們分析一個小球在桌面上運動過程中的受力,就要搞清楚,我們分析的對象是什麼?小球。這個對象在做什麼?在桌面上做什麼運動。

緊緊抓住這個核心,很多問題都可以迎難而解。

很多學生學不好物理一個很直接的表現是:看到題目就只想套公式,但公式太多,搞不清楚應該套哪個公式。這就是因為沒有考慮清楚題目中要分析的對象和過程是什麼。

比如在電學中,看到一個電路,不知道該用哪個公式,怎麼辦?

首先將電路簡化,安培表、伏特表先去掉,這樣電路圖就變得很簡單,容易看懂。第二步分析對象是什麼,是用電器,還是整個電路?用電器在工作嗎?電流在如何流動?第三步,結合已經知道的條件,列方程挑已經知道的物理量代入進去。

物理學習定律二:

各種變化的因素中,尋找「不變」的那一個

學物理常常有這麼一種現象:單個物體、單種狀態的題目,大多數學生都會做;而一旦一個物體變成多個物體,或者一種過程變成兩個過程,就有很多學生做不出來了。

比如一個小車在桌面做勻速運動,這個小車的受力大家都會分析。但如果這個小車勻速運動到桌面邊緣掉下去了,小車受力狀況發生了改變,小車的運動就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過程,很多學生就會把兩個過程的物理量混淆,這樣就被難住了。

大家覺得這些涉及到多個物體、多種狀態的題目很難。之所以難,是因為沒有學會從各種變化的因素中找到不變的因素

有些物理題看似條件不全,其實學生的任務就是找出其中隱藏的條件,然後就可以將看似複雜的問題化解成幾個簡單問題了。

仍以上面的小車為例,這些變化的因素中,小車這個對象是不變的,小車的質量是不變的,抓住這些不變的因素,然後把勻速行駛和掉落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就變成了兩個簡單題目。

同樣,在電學中,電壓、電流等因素在變,而燈泡的電阻一般來說是認為不變的,那麼就可以把電阻視為給定條件。

物理需要把複雜問題模型化、簡單化。在各種變化不定的因素中,「不變」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看似複雜的各類題目,只要抽象一下,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物理學習定律三:

要把時間花在可以讓自己變聰明的地方

不少學生喜歡大量刷題,這當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做題的熟練程度,但把時間花在讓自己能夠變得更聰明的地方更重要。

對物理學習來說,這些地方包括:看些和物理有關的書;自己擺弄點小東西;做點小實驗;和老師交流新的想法;每一章節學完之後自己總結出一個知識結構圖……

這些行為共同之處在於,讓學生自己主動思考,而且做好之後會有成就感。

PART2物理學習三大能力

在物理學習中,有三方面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1、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指觀察物理現象發生變化的能力。

我在思考物理題目的過程中,首先是看到一個具體的物體。哪怕對象是一個電子,我也會想像成一個球或者類似的東西,物理學習先要有形象思維,然後才有抽象思維。

在此基礎上,還要養成物理思維的大局觀。我記得我在讀書時,我的老師會在每章結束後要求每位同學就本章知識繪出一個知識結構圖,優秀的作品還會貼在教室後面的板報上。

我到現在都覺得這種方法很好。不是常規的作業布置,也不是做題,但是可以通過這種辦法把知識點串了起來,讓孩子主動地思考,去觀察物理原理。

2、常識判斷能力

常識判斷能力為什麼重要?

物理都來自於現實。我經常看到有些學生做的題目讓我哭笑不得,比如算地球質量,他回答2千克。還有一些常識可能會冷僻些,比如一個教室裡的空氣大概有多重?有200多千克!

物理題目很多來源於生活常識,所以估算起到了很重要糾正作用。

此外在我們物理題目中,很多學生錯誤會來自於物理量單位的變化,在初中有一半同學的錯誤都和單位錯誤有關。比如數量單位,把「升」換成「毫升」,「平方米」換成「平方釐米」,很多人都會搞錯。如果有生活常識,會估算,就能在過程中驗證結果,及時避免錯誤。

3、動手能力

物理首先要有「物」,如果對「物」本身不了解,道理就想不清楚。

我一直強調我們老師所有課堂上的實驗一定都要在學生面前做一遍,學生自己的實驗也要全部做一遍,要布置小實驗作業。

很多情況下,學生對沒有感性接觸過的物理現象就很難真正理解。比如,從來沒有看見過河流和船的學生,往往很難理解船相對河流的運動。所以當學生就有些物理知識搞不清楚時,不妨動手做一做就會清楚了。

為什麼中學物理學得好的很多都是男生?我覺得原因之一可能就在於動手能力的差異。物理題中經常會出現自行車,男生會拆裝鏈條,女孩子則怕髒叫師傅去修,這個就產生了差異。

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對物理有興趣就要讓他自己去做。學電路,可以讓孩子們用家裡現成的小電器動手組裝電路,看電燈是不是會亮。物理是很直觀的,如果有東西連接不對,電燈就不會亮。動手一做,對不對自然見分曉。

PART3 如何儘早培養孩子物理思維

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做兩件事,會對孩子今後學習包括物理在內的自然科學學科有幫助。

一是讓孩子多玩結構性玩具。

比如變形金剛、樂高等,還有些男孩子喜歡拆鐘錶等家裡的東西,這也算結構化玩具。與之相對應的,如果只給女孩子玩她們喜歡的洋娃娃之類情感性玩具,女孩將來學習自然科學學科就會產生困難。

我曾參觀過國外幼兒園,他們幾個孩子分組合作,用大型樂高積木搭建了一座橋,人可以走過去。這樣物理知識就非常具體和深刻,而不僅僅局限在書本上。

我建議家長有空多帶孩子去科學類的博物館,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布置一個小的實驗角。可以給孩子買一臺顯微鏡,引導孩子觀察昆蟲、各種材料……還有種類繁多的電子積木、車模、飛機模型等等。

甚至有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不需要多少專業儀器和道具,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比如在桌上放幾個裝了水的杯子,然後用筷子去敲擊,觀察水的多少與杯子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這些孩子從小接觸過的東西,以後聽老師講的時候就會有熟悉感,從而有助於學習。

二是讓孩子閱讀科學性的讀物。

在我們的習慣中,更多是給孩子讀童話故事之類這種人文類的書籍,但我覺得孩子也要有科學類閱讀。比如《十萬個為什麼》等科普讀物,也可以閱讀一些科學 家小時候的故事。不要總讓孩子看人文類的電視片,可以讓孩子看一些discovery等科學探究類的電視節目,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和科學興趣。

總之,讓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是學好物理、不怕物理很重要的基礎。

勵學教育歡迎你!

相關焦點

  • 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
    兩邊約去m、R,可得GM/R = V方或GM/(R立方) = w方潘建偉院士說,他年輕時記憶力不好,所以才學物理,因為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F=ma是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的第二定律公式。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趣味Scratch青少兒編程開啟一個新的篇章模塊: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目的是讓大家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能融入趣味物理學現象,編程的同時學習物理知識
  • 高中物理中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三大支柱
    #學過高中物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運動學和力學這兩個板塊內容始終貫穿著我們整個高中階段。進入高中後,大家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必須掌握好解決動力學的三大支柱。解決動力學問題的第一個支柱就是牛頓三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我們在這裡不再詳細介紹,我們主要說一下牛頓第二定律,首先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反比。表達式:F=ma。
  • 高中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總結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 高一物理怎麼學都沒學好,那是因為你沒有這三個法寶
    三大法寶教你輕鬆學拿下高一物理,從此物理不再那麼難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炎熱的暑假生活馬上就要告於段落,新生們也開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了。以往學生總是來信反應,說高中數學學起來還算輕鬆,可是這個物理,是怎麼學都學不明白。高一物理都沒有入門,那以後可怎麼辦,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畢竟物理中高考中的分值也不少,除了三大主科,物理就是最高的分值了。那麼高一物理到底怎麼學,才能學好呢?學好了哪裡,才算入門呢?今天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就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 高中物理都學什麼?
    接下來我來告訴你,每本書都學什麼,有什麼重點難點。必修一,主要是講的運動學和力的分析還有牛頓定律。運動學要記住公式,並且分清楚正負,看到有運動學的題,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解方程組。也就是勻速運動勻加速運動分析,這部分很重要,是高中學習的基礎之一。接下來,就是力的合成和分解還有牛頓定律,這兩個內容其實差不多。
  • 高中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總結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盤點霍金留下來的三大物理定律
    他寫的《時間簡史》,或許絕大多數讀者並沒有度過,但是他提出的理論一直被科幻作家借用,可以說現代宇宙模型就是按照他的假說來的。1、奇點定律廣袤巨大的宇宙,一定起源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之中。這就是奇點定律,由霍金和彭羅斯一起提出來了,而且他們運用開創性的拓撲學方法,證明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這也就間接證明了大爆炸的奇點的存在。(證明方式本人表示沒聽說過!)
  • 物理重要的定律有哪些?
    物理重要的定律有哪些?物理定律(Physical law)是以經過多年重複實驗和觀察為基礎,並在科學領域內普遍接受的典型結論。一些物理定律是由於自然界,時間和空間等的對稱性的反映。定律都是固定的,不受外界條件幹涉的!
  • 是否存在與牛頓三大定律一致的相對論?
    牛頓第二定律:這個定律似乎只是定義了力(其中沒有其他物理內容),這只是一個含蓄的說法,其實力才是在這個定律非必要的。如果在第二定律中把關於力的描述去掉,則定義物體的動量變化量為X,如果這個物體只受單獨的外力影響,這個X在第二定律中就是改變物體動量的因素(x代替了力)。
  • 牛頓三大定律及內在聯繫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 高考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知識點總結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 高中物理:熱力學三大定律複習總結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克勞修斯表述為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開爾文-普朗克表述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完全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以及熵增表述:孤立系統的熵永不減小。 熱力學第三定律通常表述為絕對零度時,所有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的熵值為零, 或者絕對零度(T=0)不可達到。
  • 高中物理:學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學好物理?
    物理在很多學生心裡,覺得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但對有的學生來說,很容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習方法的問題,當然這裡說的是學習比較努力情況下。不努力當然學不好!下面具體講解。高中物理要學好,要掌握以下學習方法:一、要理解有關原理對於定律定理公式要真正理解其原理,知道公式適用條件,不能死記公式,不然會造成亂套公式。
  • 物理學霸:苦學3年,其實就這100張表格,保孩子高中三年次次110
    物理是理科學習的一個難點,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做。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
  • 「天空立法者」克卜勒,三大定律制定九重天上的秩序
    這個鼻子的顏色被做成了肉色,據說第谷整天帶著一個小盒子,裡面裝了膠水,可以隨時粘他的鼻子。。。1599 年,克卜勒有幸成為了第谷的助手,1600年,克卜勒出版了《夢遊》一書,這是一部純幻想作品,由此可見,克卜勒很適合做一名科幻小說家。這本書說的是人類與月亮人的交往。
  • 當牛頓穿越到二次元的世界,他可能會被氣炸,物理定律完全失效了
    力學上牛頓的三大定律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數學上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光學上牛頓使用玻璃球製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靜電發電機,並且提出光的微粒說;熱學上牛頓確定了冷卻定律;天文學上牛頓創製了反射望遠鏡;基本上我們在初中高中要學的物理科學知識,很多都是由牛頓發明創造出來的,如此偉大人物的存在真的是人類的幸福。
  • 物理不講牛頓第三定律,力學怎麼學?還用學浮力嗎?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針對物理學科負面清單「典型問題」中,明確指出「牛頓第三定律」和「非同一直線上力的平衡」屬於超標超前內容(下圖劃線部分),言外之意是牛頓第三定律有關相互作用力總是相等的結論學生不用知道
  • 班主任直言:學好高中物理,這些二級結論備好,省掉一半學習力氣
    高中班主任直言:學好高中物理,這些二級結論備好,省掉一半學習力氣!眾所周知,物理中的"二級結論"是指在一些常見物理情景中,由基本規律和基本公式導出的推論,又被叫做"半成品"。在做計算題時,雖必須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級結論",但只要記得「二級結論」,就能預知結果,可以簡化計算和提高思維起點,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學好高中物理,這些「二級結論」一定要備好,可以幫你省掉一半的學習力氣。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物理,小編將高中物理知識中的「二級結論」進行了匯總,基礎差的同學,強烈建議列印一份!
  • 高一物理期末必考點: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
    原創/王尚/北京西城物理教師最近有好幾個同學問我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的使用。這也是高一下學期期末物理考試的一個必考點。遇到物理題,特別是比較綜合的解答題,很多同學分不清楚什麼時候用動能定理,什麼時候用機械能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