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浪漫奔放、富於想像,更充滿了豪情壯志。北宋文學家曾鞏讚美李白的詩文,「浩浩奔放,萬裡一瀉,末勢猶壯。」歐陽修不僅羨慕他天資獨特,還喜歡太白的詩歌氣魄壯大。
至於他的小弟杜甫更是對他仰慕不已,「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下面就分享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
烏夜啼
唐代:李白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傳說李白在天寶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和《烏夜啼》等詩後,大為嘆賞,說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能受到賀詩人讚美的詩作必然有其精妙之處,詩仙到底在詩中寫了啥?
詩的大意是:黃昏時候,城邊的烏鴉將要歸巢了,歸來時還在樹枝上啞啞地啼叫。秦川的織布女子隔著碧綠的紗窗,凝視著窗外成雙入對的歸鳥。她停下織梭自言自語,想念著遠方的親人,更覺得寂寞難耐。獨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難忍受,珠淚點點,滾落香腮。
烏夜啼是樂府舊題,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苦。起首兩句描繪了一幅秋林晚鴉圖,「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深秋時節、傍晚時刻,雲霞黯淡、秋風肅殺,一大群烏鴉在天際盤旋著,啞啞地啼叫。一個「欲」字,傳達出烏鴉將棲未棲,卻最令人喧囂煩亂。人們心中若是滿懷憂愁,也會感物惆悵,更何況心緒愁煩的離人思婦。前兩句用「黃雲、飛鴉」,有力地烘託出一種悽涼的氛圍。
李白確實是盛唐時期難得的大才子,三言兩語就奠定了這首詩的格調,接下來開始展現閨婦的形象,「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詩人並沒有具體地描寫她的容貌服飾,只是展現出暮色迷茫中、煙霧般的碧紗窗下,她伶俜的身影以及喃喃低語。詩人匠心獨運,卻令人感受到女主人公複雜的思想感情。
最後兩句終於講出了她內心的惆悵,「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這位閨婦估計已經與丈夫分別很久了,整天呆在家裡悲愁鬱結,無從排解,於是通過織布忘記煩惱。
可是只要稍微停息,那思念的潮水便立刻洶湧澎湃,不可阻擋。情到深處,淚水也止不住地流淌!作者不具體描寫遠人的去向,卻更增相憶的悲苦。
縱觀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六句,卻繪影繪聲,令人咀味不盡。前兩句布景,渲染氣氛;中間兩句出現人物活動,也是景裡含情。
最後兩句中的「停梭悵然、淚如雨」,更用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出人物真實的內心感受,婦人思夫之詞,言外不盡唏噓。難怪賀知章見到這首詩,便嘆賞苦吟,正所謂泣鬼神、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