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多優秀作品展望中國電影新未來

2020-12-13 1905電影網

原標題: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落幕

             用更多優秀作品展望中國電影新未來


11月25日至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系列活動在廈門舉辦。一直以來,中國電影金雞獎因其評獎標準的專業性、學術性,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民主嚴謹性,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專家獎」。今年是金雞獎一年一評的開局之年,也是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的開啟之年。


一年一度的金雞獎,不僅是電影人的盛會,更是觀點碰撞、新人亮相、新片發行、成果總結的舞臺。4天時間裡,以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通過組織評獎頒獎,論壇、創投等一系列專業活動,展現電影發展成果,探討行業熱點話題,促進相關領域深度合作。


聚焦重大主題為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為生動展示我國脫貧攻堅的歷史性成就,本屆金雞影展特別舉辦了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影展暨八閩電影巡展活動。此次主題影展在福建省21家影院、6所高校和20個農村,共計放映366場,除熱映影片、金雞獎入圍影片外,還特別展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熱土》《又是一年三月三》等11部脫貧攻堅題材影片,讓各地城市鄉村共享電影文化盛宴。


圍繞脫貧攻堅這一宏大歷史命題,中國電影人紛紛將鏡頭聚焦偏遠貧困鄉村,尋找脫貧攻堅一線的鮮活事例,今年可謂是中國脫貧攻堅題材電影的豐收年。國慶檔期間,無論是以家鄉故事寄託情懷的喜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還是面向年輕觀眾講述青年創業歷程的勵志電影《一點就到家》,抑或是根據因公犧牲的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事跡改編的傳記電影《秀美人生》……影片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角度,將中國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激起自己心中對國家、對故鄉的一份自豪感。


除了脫貧攻堅主題以外,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一系列影片也再一次用革命英雄偉大的愛國精神感動和震撼觀眾。展現志願軍戰士不懼強敵、不畏犧牲的戰爭電影《金剛川》;我國首部以抗美援朝為主題創作的愛國主義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近期投入拍攝的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表現志願軍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的影片《長津湖》……都為新時代下的人們提供了與革命先烈對話的通道,讓觀眾觀看鏡頭中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之後更加珍視當下的安寧與和平。當下,中國電影人聚焦重大主題內容的創作,成功創作出了《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中國機長》等一系列新主流電影,為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力量。


11月27日,中國影協在廈門召開電影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與會電影界代表圍繞「中國電影如何助力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如何創作出既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中國電影產業應如何應對新問題、抓住新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展開交流,並對中國影協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如何圍繞「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務,切實加強對廣大電影工作者特別是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的團結引領,提出具體的意見建議。中國文聯黨組成員胡孝漢表示,「期待通過電影人的共同努力,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不斷向電影強國邁進」。


復甦的中國電影為全球電影產業回暖打好基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影行業在今年上半年遭受了巨大的衝擊。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影院自7月20日起逐步復工。從七夕檔到國慶檔,眾多主題鮮明、製作精良的電影率先回歸院線,來自觀眾良好的票房和口碑反饋也給了中國電影市場極大的信心,越來越多的優質電影陸續上映,影院重新恢復活力,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全面復甦。


數據顯示,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個黃金檔期,今年國慶期間有近1億人次走進電影院觀影,10月1日至8日,全國電影票房突破39億元。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在以「盤點2020電影現象」為主題的論壇中表示:「走進影院享受當今最尖端的視聽震撼,依然是年輕人對電影業的剛需。」


11月26日,導演郭帆在本屆金雞電影節上官宣,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他表示,會在新片中嘗試新的製作流程,還會有更多新的技術使用。作為國產電影向世界科幻題材電影輸出的一次重大突破,《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既是為東方科幻電影的繼續深入探索打下了基礎,也是為疫情後大製作電影恢復創作生產堅定了信心。


中國電影業的復甦為全球電影產業打下了良好基礎,本次金雞影展也對優秀國際影片進行了展映,讓中國觀眾感受國際電影文化的魅力。為期10天的2020金雞國際影展以「同理之心」作為選片主題,11月18日至28日,來自30個國家的32部佳片進行了64場展映,其中多部影片為中國首映。


本次系列金雞影展不僅加快了重振中國電影業的步伐,也推動了全球電影產業回歸正軌。中國電影市場當前的良好運轉充分表明了電影作為大眾文化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越來越多的國產電影也在走出國門,豐富國際市場,向海外觀眾講述中國故事,帶動全球觀眾回歸影院。


青年人才迅速崛起為行業注入新力量


除了對電影作品主題和內容的關注,本屆金雞影展還開展了一系列針對青年電影人才隊伍培養的活動。本次金雞港澳臺影展首開海峽兩岸青年短片季,旨在為電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儲備青年人才,通過廣泛徵集海峽兩岸優秀的短片作品,挖掘和培養更多潛力青年影像創作者,為優秀短片作品提供更多展示、交流和互動的窗口,助力青年影像創作者成長。


此次海峽兩岸青年短片季以「傳承的演繹」為主題向青年電影工作者、電影愛好者徵集短片,獲選作品類型多樣,題材豐富,新意迭出,有的體現兩岸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思考,有的關注現實題材,不同主題均展現了青年電影人的思想性、專業性、藝術性。此外,旨在助推新時代導演人才和項目落地成長的金雞青年導演訓練營也面向影展新翼推優榮譽短片的創作者們,給予他們在訓練營與知名導演、製片人等行業前輩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


以「電影人的繼承與創新」為主題的青年導演論壇會集了六位近年來製作出優秀電影作品的青年導演,分享交流了他們各自在電影製作中的經驗,共同探討疫情後行業面臨困境應當如何取得突破。幾位嘉賓一致認為,現實題材類型的影片有利於青年導演把握主題,創作更好的電影作品。


青年導演田羽生表示,自己在創作中堅持的一點就是「唯真不破」,越是真實越能拍得細膩。「人物也好,情感也好,去虛構一些東西的話都是特別虛假的。我建議更年輕的青年人、創作者要從自己身邊最熟悉的人或是遇到的真事入手,這樣記錄下來的東西才最真實、最打動人。」青年導演騰叢叢也認為,「現實題材是一個創作者在青年時光最大的法寶,因為你和這個時代中的大多數人有著相同的經歷,可以更多地和觀眾共情,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


疫情的影響使電影產業遭受了衝擊,也讓行業整體在沉澱中積累,在重返影院的第一時間抓住時機,用一部部優秀的作品交出一份令觀眾滿意的答卷。中國電影業還將繼續前行,深耕重大主題,拓展國際視野,培養人才隊伍,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讓現實融於藝術,將文化寄予時代。(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沈唯)


《光明日報》(2020年11月29日 04版)


相關焦點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落幕:用更多優秀作品展望中國電影新未來
    除了脫貧攻堅主題以外,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一系列影片也再一次用革命英雄偉大的愛國精神感動和震撼觀眾。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在以「盤點2020電影現象」為主題的論壇中表示:「走進影院享受當今最尖端的視聽震撼,依然是年輕人對電影業的剛需。」  11月26日,導演郭帆在本屆金雞電影節上官宣,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他表示,會在新片中嘗試新的製作流程,還會有更多新的技術使用。
  • 中國影視回顧與展望:專家學者齊聚雲端學術跨年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教授作了題為《面向未來的電影人才培養》的發言。中國電影人才培養面臨新的環境,高質量的人才緊缺,在中國電影本土和全球的關係中,如何構建中國電影話語體系,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 護苗育新金雞唱響中國電影未來
    「今年疫情,中國電影病了,病了就得輸血,這個新鮮血液從哪裡來,就應該從扶持青年導演人才開始。」啟動儀式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執委、著名導演管虎擔任第六屆青蔥計劃主席,也成為該項目迄今為止最年輕的主席,這顯示出全國導演人才梯隊的年輕化趨勢。 與此同時,青蔥計劃也開始出現新變化。
  • 「新時代、新未來、新展望:南郵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展望」專題講座...
    【MBA中國網訊】6月10日13點30分,南京郵電大學97屆校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總經理朱建軍先生應邀來我校MBA教育中心做了「新時代、新未來、新展望——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展望」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儲成祥教授主持。
  •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收官 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展望中國電影輝煌
    自2020年5月21日起至31日,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推出「兩會」系列專題——「我愛電影,我愛家鄉」,用11期節目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展望中國電影輝煌。節目中,通過電影人為家鄉「代言」的串講方式,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後各省(市、自治區)電影事業從無到有的創業歷程;展現了地方助力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光輝足跡;呈現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電影人和疫區同胞風雨同舟,齊心戰疫的大勇大愛,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為遭受衝擊的影視企業減壓減負,紓困解難,傳遞出「冬天終會過去,春天已經到來」堅定信念。
  • 關嶺:用歌聲緬懷歷史 用比賽展望未來
    關嶺:用歌聲緬懷歷史 用比賽展望未來 2020-12-10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暢談中國發展新藍圖,熱議中菲合作新成果,展望中菲關係新未來...
    暢談中國發展新藍圖,熱議中菲合作新成果,展望中菲關係新未來——駐菲使館舉辦2020年媒體聖誕沙龍活動 2020-12-1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影集團傾力打造中國優秀電影走出去前哨新陣地
    走出去前哨新陣地 ——中影集團開羅中國文化中心 電影廳正式落成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不斷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把握大勢、區分對象、精準施策,主動宣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用更長遠的眼光展望國家的未來
    原標題:用更長遠的眼光展望國家的未來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創造;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理論。「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為我們直觀地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   思想興則事業興,理論強則實踐強。
  • 尋找電影的「年輕」與「當下」
    如果說今後中國電影什麼樣的片子會爆紅,我們用數據告訴大家,那就是新類型和新題材;年輕觀眾更喜歡『與當下有關』『與我有關』。這個『當下』是現實生活,是個人情感,是與你我相關的家國情懷……」11月26日,在第3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影視業人士圍繞不斷湧現的新內容和新趨勢展望未來,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在阿里影業內容戰略發布會上分享的行業數據以及市場觀察,引發關注。今天,影視行業正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未來。
  • 「電影與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論壇為中國電影未來出謀劃策
    6日上午,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舉行「致敬搖籃」系列活動之「電影與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主題論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十餘位學者,與我省學者、編劇、作家,就多個議題展開研討,為中國電影未來出謀劃策。
  • 觀眾的信任,定義中國電影的未來
    《動物世界》讓觀眾和業界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化道路的可貴嘗試。■2011年暑期檔票房37億元,銀幕數9600塊;如今國內的銀幕數量已過5.6萬塊,檔期預估在180億元左右。專家指出,在 「銀幕增長」 「人口紅利」帶動市場發展的飽和臨界點到來前,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迫近——未來,中國電影銀幕的飽和數是多少?
  • 藝術家李小鋒音樂作品《「新」周仁回府》發布會暨秦腔數字電影...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9月23日,秦腔數字電影《周仁回府》和現代音樂作品《「新」周仁回府》在北京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相遇並產生了一種穿越時空的夢幻感,電影的主演者和歌曲的演唱者都是著名秦腔演員李小鋒
  • 【文化觀察】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優秀嗎?
    作者:陳阿嬌4月4日,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上榮獲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這一殊榮,該獎項被譽為兒童文學領域的諾貝爾獎。曹文軒的獲獎,證明了他的作品被國際權威的認可,但卻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水平。
  • 許金晶|《一秒鐘》:關於中國電影的「元電影」作品|文藝界
    「元電影」作品 許金晶 | 影評人,《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編著者 本文系《探索與爭鳴》微信公眾號專欄專稿 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非經註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11月27日,張藝謀執導的新片《
  • 關於機器人的崛起和對未來的展望
    打開APP 關於機器人的崛起和對未來的展望 economist 發表於 2019-09-21 09:47:57 除了資金充足,以及領導人優秀外外,他們還擁有世界一流的並且與機器人製造高度相關的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專業技術,這使得谷歌的機器人計劃的前景十分光明,雖然公司以外的人可能對這些發展情況並不了解。另外Amazon也將賭注押在了機器人身上,除了有能自動化分揀倉庫貨存的機器人外,他們還要將機器人應用到到無人機投遞貨物方面。而韓國和其它國家的公司也正在將機器人技術引入到新的製造業領域中,並且還將延伸到服務業。
  • 國產兒童電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先有美國皮克斯動畫系列電影《玩具總動員4》與日本宮崎駿經典作品《千與千尋》拉開序幕,繼有以萌寵取勝的《愛寵大機密2》、「真獅版」《獅子王》、日本國民IP《機動戰士高達NT》等多部進口動畫電影展開激烈角逐。而國產動畫電影《豬豬俠·不可思議的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未來機器城》《羅小黑戰記》《賽爾號》《全職高手》《天池水怪》等作品也將集中在暑期檔上映。
  • 郝萬忠原型電影《警察日記》入選「70年優秀政法題材影視作品」
    ,謳歌政法英雄,凝聚奮進力量,中央政法委日前舉辦「70年70部優秀政法題材影視作品」推薦活動。 記者從電影《警察日記》製片人呼和巴特爾處了解到, 《永不消逝的電波》《冰山上的來客》《任長霞》《警察日記》《湄公河行動》等70部影片入選「70年70部優秀政法題材影視作品」名單。 「《警察日記》能夠入選,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 中國影視市場"群雄逐鹿",耳東影業以內容為核心推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整個大環境上演"群雄逐鹿",如何角逐中國影視市場並勝出,是諸多影視公司的重中之重。在 耳東影業就是近年來崛起的新銳影視公司之一,2019 年第 11 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頒獎典禮上,于謙憑藉在耳東影業出品電影《老師·好》中的優異表現摘得金蓮花最佳男主角大獎。而《老師·好》正是耳東影業出品。
  • 咱鄭州的孩子能欣賞到更多優秀兒童電影啦!
    據介紹,這次兒童電影周將遴選全球優秀兒童影片集中展映,並將舉辦各種兒童活動,讓鄭州的孩子們多多參與,並評選出自己喜歡的節目。 「金童象」立足河南、走向全國、面向全球,徵集2016年12月31日以後出品的優秀兒童電影,且優先選擇國際首映和國內首映影片。同時,組委會將邀請由著名專家、學者、影人組成的評獎委員會,評選出「金童象獎」的多個獎項,並在閉幕式盛典上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