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孕晚期階段,可以說是孕媽們懷孕階段最辛苦的階段,因為內分泌失衡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從而造成的四肢水腫、因為體內宮縮造成的無規律陣痛,還有因為孕肚逐漸變大而造成的行動不便,這些問題無一不在挑戰孕媽們的生理極限。
眼看「卸貨」在即,孕媽們的狀態卻一天比一天差,一邊要承擔生理上的不便與疼痛,心理上還要承擔胎兒可能隨時出生的壓力。
那麼,在孕晚期時,孕媽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證寶寶的出生更加順利呢?今天的孕期小課堂,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3做2不做原則」。
「3做」
1、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
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可以說是懷孕後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特別是在孕晚期,體檢就會變得更加頻繁,孕媽們經常需要每周就到醫院進行一次產檢,不管是一般的基礎檢查還是內檢都不能錯過。
只有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孕媽的身體狀況以及胎兒的發育情況,而且定期體檢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一旦出現問題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醫院就醫。
2、做到勞逸結合
女性懷孕期間,要想胎兒發育健康,孕媽保持勞逸結合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到了孕晚期階段,很多孕媽開始行動不便,所以乾脆就不運動了,這種方式其實是錯誤的。
孕期只休息而不運動,全天休息的方式並不可取,最好還是要做到勞逸結合,時不時走動一下,即使行動不便也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體不太舒適,或者假性宮縮的現象頻繁發生,還是應當注意勞逸結合,儘量少動。
3、做好心理建設
身為孕期的媽媽,除了要有強韌的體力外,超強的心理素質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想寶寶順利出生,同樣離不開寶媽的自我心理建設。特別是在孕晚期的時候,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早產或者是超過預產期的情況。
很多孕媽都是第一次懷孕生寶寶,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一些緊張、害怕的情緒,不過媽媽越焦慮,對寶寶的生產越不利,甚至還有可能給生產過程中帶來阻礙,所以說孕媽生產前提前做好心理建設還是十分重要的。
「2不做」
1、不要輕易聽信偏方
俗話說「越緊張越容易出錯」,特別是對於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來說,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弄得全家都草木皆兵,在這種情況下,寶媽也很容易聽信一些所謂的「偏方」,特別是當家裡還有老人時,新老觀念的碰撞,沒有經驗的寶媽就很容易被帶著走了。
比如說「多喝蜂蜜水有助於生產」等說法,其實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甚至有一些所謂的「偏方」,還有可能危害到孕媽和寶寶的健康,所以寶媽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孕期也要讓自己放寬心,儘量以平和、輕鬆的心態迎接寶寶的到來。
2、不要不聽醫生的建議
相比於民間偏方或者是所謂過來人的經驗,孕媽們還是應該相信專業醫生的建議。畢竟醫生了解產婦一整個孕期體檢的狀況,也能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最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特別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醫生會根據產婦的自身情況給出生產建議,比如有些醫生會媽媽自身的條件不適合順產,從而建議產婦選擇剖腹產,但總有一些產婦認為順產生出來的孩子更聰明,所以固執己見地選擇順產的方式。罔顧醫生的建議,很有可能會將自身和胎兒置於危險之中,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