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常州市「優秀教師跟崗鍛鍊、城鄉牽手行動」2019年總結暨2020年啟動大會在常州市荊川小學(市教科院附小)如期舉行。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胡鵬、常州市教育局人教處一級主任科員劉暉、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小福、各轄市區教育局分管局長、分管人事的領導及優秀教師、結對學校校長共同參與啟動大會。
近年來,常州市教育局積極推動《常州市教育英才隊伍培養工程》《常州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等優秀教師培養計劃,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具體落實相關行動,豐富發展路徑。2016年,2019年分別首創開啟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與優秀教師跟崗鍛鍊工作。2018-2020年,全市共有94名優秀教師與56所鄉村學校牽手。在老師們的智慧創造下,成果豐厚。兩年中,城鄉骨幹教師,共開設公開教學課743節,校際教學研究活動參與9000餘人次,優秀教師協助鄉村教師立項課題89項,指導鄉村教師區級及以上講座167場,48位鄉村教師獲職稱晉升或市教師五級梯隊晉升。同時優秀教師吸收鄉村經驗,改進教學,豐富對學科教育的理解。城鄉牽手協作,鄉村教育成為常州教育的一道最美風景線。
會上,金壇區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代表帶來的情景劇《最好的時光》,重溫了牽手行動中的美好場景;天寧區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代表的詩朗誦《攜手,行走在教育之路上》表達出參與教師的堅定信念;常州市優秀教師跟崗鍛鍊學員及導師代表現場沙龍分享《這一年的跟崗煅煉!》,講述了一個個跟崗鍛鍊中的精彩片段,道出了其中的收穫與感悟;市教科院附小青年教師的微型舞臺劇《乘風破浪的新教師》,讓所有與會人員感受到後浪之氣勢,常州教育未來可期。
以項目為媒,牽手為紐帶,2019-2020年,104名優秀教師、68名學科導師參與跟崗鍛鍊。師傅「傾囊相授」, 「徒弟」 虛心求教,一年中,跟崗優秀教師與導師共計發表教學研究論文62篇,主持立項各類課題24項,參與區級及以上課題研究43項,23人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特級高級班主任,優秀青年教師隊伍正以飽滿的熱情與積極的行動,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
劉暉到會宣讀第二輪常州市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考核結果、第三輪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優秀教師名單、2020年常州市優秀教師跟崗煅煉學員及導師名單。簡短而隆重的第三輪常州市優秀教師城鄉牽手行動教師與結對鄉村學校代表現場籤約儀式把氛圍推向了高潮。其後,鄉村學校代表、優秀教師代表、跟崗鍛鍊優秀教師代表及區域作表態發言和經驗分享。
潘小福作工作部署,他從認識、思路、策略、績效、考評五個方面對第三輪工作送上滿滿乾貨,解讀城鄉牽手深刻內涵。他指出:沒有鄉村教育質量的提高,就沒有常州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要關愛鄉村教師,全面提升鄉村教育質量,而鄉村教育的質量提升,關鍵要靠鄉村教師!所以,通過牽手行動,讓鄉村教師優秀起來!
胡鵬用「欣喜、努力、給力、優秀」四個關鍵詞進行活動總結,他指出優秀教師跟崗鍛鍊、城鄉牽手行動有目標、有機制、有策略、有方法,從行政部門到市教科院,再到各個學校、參與的老師都在共同努力找到工作的著力點和合作共贏的結合點,不斷積累經驗,從而上升到整個大市教師隊伍建設。常州教育不斷追求品質是對常州精神的最好回應,希望新一輪牽手、跟崗的教師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為鄉村振興發揮好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成為常州教育一道最美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