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7日/
生物谷BIOON/--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Sanofi)與合作夥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2019年美國過敏、
哮喘和
免疫學會(AAAAI)年會上公布了新型抗炎藥Dupixent(dupilumab)治療重度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CRSwNP)的2項關鍵性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SINUS-24,SINUS-52)的詳細數據。
這2項研究在先前曾接受過手術和/或系統性皮質類固醇治療但病情控制不佳的復發性重度CRSwNP成人患者中開展。結果顯示,該研究達到了全部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當添加到標準護理療法皮質類固醇鼻腔噴霧劑時,與安慰劑相比,Dupixent改善了鼻息肉大小、鼻充血嚴重程度、慢性鼻竇炎、嗅覺和合併
哮喘預後。在這些嚴重患者中,Dupixent也減少了系統性皮質類固醇使用需求和鼻腔/鼻竇手術需求。
具體數據為:在2項研究的24周共同主要終點方面,接受Dupixent和皮質類固醇鼻腔噴霧劑標準護理治療的患者鼻塞/阻塞嚴重程度分別改善了51%和57%,而接受安慰劑和皮質類固醇鼻腔噴霧劑標準護理治療的患者分別改善15%和19%(0-3分:Dupixent治療組分別降低1.25和1.34,安慰劑組分別降低0.38和0.45)。同時,Dupixent治療組患者鼻息肉評分分別降低27%和33%,安慰劑組分別增加4%和7%(內窺鏡評價2測息肉大小0-8分:Dupixent治療組分別降低1.71和1.89,安慰劑組分別增加0.10和0.17)。
此外,在2項研究中,Dupixent也達到了全部次要終點,包括:對系統性皮質類固醇或手術的需求顯著減少、嗅覺和慢性鼻竇炎症狀改善、在一項預先指定的合併哮喘的患者組中,Dupixent也顯著改善了肺功能和
哮喘控制(2個研究中全部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均p<0.0001)。
安全性方面,2項研究中Dupixent治療組與安慰劑組之間的
不良反應發生率大致相似,沒有觀察到與Dupixent相關的新的或以外的副作用。結膜炎發生率:SINUS-24研究中Dupixent治療組為1.4%、安慰劑組為0.8%,SINUS-52研究中每2周一次Dupixent治療組為2.7%、每2/4周一次Dupixent治療組為2.0%、安慰劑組為1.3%。Dupixent治療組嚴重不良事件總發生率較低:SINUS-24研究中Dupixent治療組為4.2%、安慰劑組為14.4%,SINUS-52研究中每2周一次Dupixent治療組為5.4%、每2/4周一次Dupixent治療組為6.8%、安慰劑組為10.0%。
這2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根特大學耳鼻喉科負責人Claus Bachert教授表示「Dupixent是首個在嚴重CRSwNP中被證明可產生疾病修飾作用的生物療法,該藥顯著改善了研究中的所有疾病測量指標,包括嗅覺,這是最麻煩和最具挑戰性的患者症狀之一。合併CRSwNP和
哮喘的患者通常更難治療,而研究結果顯示,Dupixent能夠解決這些患者的2種疾病,這一點非常令人鼓舞。」
Dupixent靶向2型炎症的關鍵驅動因素。CRSwNP是一種主要由2型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慢性疾病,其特徵是阻塞鼻竇和鼻道的息肉。目前的治療選擇是鼻內皮質類固醇、系統性皮質類固醇和手術,所有這些方案治療後的療效都不理想和/或復發率高。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鼻阻塞、呼吸困難、鼻涕、嗅覺和味覺下降或喪失、面部疼痛或壓迫。CRSwNP的持續症狀會對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產生顯著不利影響,包括生產力和日常生活活動降低、無法享受食物、睡眠不足和疲勞。
Dupixent是一種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特異性抑制2種關鍵蛋白IL-4和IL-13的過度激活信號。IL-4/IL-13是2種炎症因子,據認為是過敏性疾病和其他2型炎症疾病中內在炎症的關鍵驅動因素,包括特應性皮炎、
哮喘、嗜酸細胞性食管炎、草過敏、花生過敏等。
Dupixent於2017年3月底獲批,成為全球首個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的生物製劑,之後也獲批治療中重度哮喘。目前,賽諾菲和再生元也正在開展一項廣泛的臨床項目,評估Dupixent治療由過敏和其他2型炎症引起的疾病,包括:兒童(6-11歲)特應性皮炎(III期)、兒童(6個月至5歲)特應性皮炎(II/III期)、青少年(12-17歲)特應性皮炎(III期完成)、兒童(6-11歲)
哮喘(III期)、嗜酸性食管炎(II/III期)、食物和環境過敏(II期)。此外,雙方還計劃開展一項臨床研究,評估Dupixent與IL-33靶向單抗REGN3500聯合用藥。(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