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論壇 範宇斌 攝
首屆「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論壇 範宇斌 攝
中新網台州11月19日電(記者 範宇斌)19日,首屆「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論壇在浙江省臨海市舉行,提煉總結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的淵源和精華,推進愛國教育、國防教育、強軍教育和軍魂教育以及戚家軍品牌的開發利用。
明嘉靖年間,倭患猖獗,中國東南沿海深受其苦。戚繼光駐防台州六年半,訓練出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戚家軍,掃平倭寇。台州府治臨海是其練兵、築城、成名之地。
戚繼光在臨海創造性發明雙層空心敵臺,後被大規模應用於北方明長城。 範宇斌 攝
歷史上,戚繼光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率領戚家軍在浙江、福建、廣東平倭戰爭中,大小百餘戰,累計殲滅倭寇及通倭海盜8萬餘人,戚家軍將士傷亡約2千人。
臨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盧如平談及,「最為突出的是嘉靖四十年,以不到20人犧牲的代價徹底殲滅兵力佔優的萬餘名入侵台州的倭寇,九戰九捷,史稱『台州大捷』。」
台州府城牆現狀 範宇斌 攝
縱觀中國歷史,朝有名將閃爍,代有善戰之旅。盧如平說,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百戰百勝,功勳不朽,其「愛國安民、創新強軍、紀律嚴明、敢於擔當、英勇善戰」的戚家軍軍魂仍具現實價值。
在北京大學原教育文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學校文化發展戰略研修首席教授王繼華看來,軍魂是浩然之氣的信仰力量打造的頑強意志、雷霆之力和萬鈞氣勢,是保家衛國的碧血丹心形成的韜略與能力。
戚繼光曾在詩中稱,「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中國歷代軍事思想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大校王珏認為,戚家軍戰鬥力的生成來自於「用兵能用浩然之氣」。
戚繼光修繕臨海桃渚城,取得桃渚大捷。 範宇斌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馬曉東談道,回望戚繼光軍事思想,其體現於律令從嚴、賞罰分明的治軍思想,是標準嚴格、德才兼備的用人思想,是以戰為本、訓戰一致的練兵思想,是上下同欲、體恤關愛的帶兵思想,是師其意、不泥其跡的創新思想。
傳承英雄精神,匯聚磅礴力量。馬曉東表示,傳承好戚繼光軍事思想和戚家軍軍魂,既是民族英雄的血脈賡續,更是奮進新時代的精神滋養。「審視當下,我們要在優秀傳統軍事文化中,汲取愛國情懷,要堅定眾志成城、敢打必勝的意志信念,要秉承發展、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正所謂『長徵接力有來人』,具有戚家軍軍魂與當代軍魂的軍人,既是強國強軍的築夢人,又是繼往開來的接班人。」社會安全與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春茂說,「昨天的戚家軍曾用自己的豪情和熱血,撐起國家和民族的脊梁,今天也必然要求新一代軍人用自己的赤誠和奉獻,託起強國強軍的夢想。」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創建空心敵臺、抗倭戰場上「九戰九捷」、發明克敵制勝的「鴛鴦陣」、寫成軍事著作《紀效新書》……民族英雄戚繼光在臨海一舉成名,也在此留下諸多抗倭故事和歷史遺存等寶貴的文化遺產,如台州人正月十四過元宵、吃糟羹的習俗相傳也源於戚繼光抗倭。
「臨海人民對戚繼光有著樸素又深厚的感情,至今留有繼光街、戚公祠、繼光餅等來紀念他。」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偉軍談道,「我們自豪於有戚繼光這樣一位忠誠愛國、保境安民的偉大民族英雄在此成名,戚家軍的故事深深鐫刻在臨海人民的心中。」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英雄是軍魂的化身。」林偉軍表示,藉此論壇傳承弘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敢於鬥爭的英雄精神,十分契合當下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對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