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有這種疑問:湯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更健康?有的人認為飯前喝湯比較好,可以控制飯量,防止長胖;有的人則認為飯後喝湯比較好,有利於營養的吸收,還能促進消化。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不論是飯前還是飯後,只要不過量,自己想什麼時候喝就什麼時候喝,不過要注意的是,喝多少以及喝的是什麼湯。
一般來說,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葷湯,一種是素湯。
喝葷湯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葷湯就是加入了大量的肉類和蔬菜,以及調味品的湯,這種湯雖然好喝,但是要注意的是,煲湯的時間越長,湯中的嘌呤含量就越多。很多人有煲湯的習慣,甚至一煲就是2個小時以上,這種湯不管在飯前喝,還是在飯後喝,都不能多喝。
因為葷湯中除了大量的脂肪,容易導致肥胖外,還有嘌呤物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使痛風患者症狀加重。
素湯飯前喝好處有很多?
素湯就是用植物性原料做的湯,裡面沒有什麼脂肪成分,對於減肥人群也十分友好。這種湯在飯前喝,可以有效地控制食量,幫助我們控制體重。
不論是哪種湯,都不建議多喝,一是容易衝淡胃液,影響消化,二是容易影響正餐的正常攝入,導致營養不均衡。所以湯雖好喝,但不能顧此失彼,還是要注意適量。
喝湯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不要喝白米湯或者麵湯
這種湯裡含量最多的就是碳水化合物,除非你當作主食,不然只會增加熱量,長期喝容易長胖。而且如果家人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這種湯會導致血糖升高,不利於身體健康。
不要趁熱喝湯
我們經常聽到家人說「快趁熱吃」、「趁熱喝」,其實這種理念是錯誤的,不僅容易燙到舌頭,還會灼燒食道。專家建議:要想預防食道癌,那麼不論是吃東西還是喝東西,食物都不要超過65℃。
少放調味品
有些人吃東西喜歡重口味的食物,但是調味品太多,不僅會掩蓋住食材本身的味道,讓食材失去意義,還會超出每日攝入量,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平時鹽、味精、雞精等都不要放太多。
那么喝什麼湯才會越來越健康呢?
多吃湯渣少喝湯
很多葷湯在熬的過程中,油脂都會進入湯中,湯渣中的肉類反而沒什麼脂肪了,而且還有許多膠原蛋白,所以少喝湯多吃湯渣才是真正吃到了精華部分。
湯是湯,飯是飯,不用湯泡飯
很多老人習慣用湯泡飯吃,覺得這樣米飯又入味又不容易噎著,但是這種習慣對消化功能很不好,會讓我們的消化功能變得懶惰,甚至引發胃病。
慢慢喝,不著急
研究發現,吃飯的時間變長,滿足度就更高。喝湯的時候放慢速度,好好享受湯的滋味,不僅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還能讓大腦提前接收到飽了的信號,減少食量,避免長胖。
湯是我們日常餐桌上常見的菜品,知道怎樣喝湯更加健康,才能使湯發揮最大的價值,讓我們不僅享受了湯的美味,還享受著湯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