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眼病篩查很重要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2月22日訊 14個月大的小星(化名)右眼一直睜不大,家長帶她到兒童醫院眼科檢查,結果發現,右眼除了患有先天性上瞼下垂外,眼底還有腫塊。到上海一家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只能眼球摘除。

  足月新生兒眼睛檢查常被忽略

  可怕的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發生在兒童眼部的惡性腫瘤,嚴重時危及生命,97%在3歲以內的發病。但是發現越早,通過及時幹預是可以將病情控制的。兒童醫院眼科虞瑛青主任介紹,小星發現病變時已經14個月大,並不能推斷病變是何時潛伏在她的眼睛裡,但一項國內針對3573例正常新生兒(排除母體異常)眼病篩查的結果顯示,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眼底出血比率高達20%,出血累及黃斑區這一重要部位的約佔其中的1.9%,其他視網膜視神經先天異常、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眼病腫瘤、小眼球等少見病的患病率總和達到1.42%之多,與新生兒聽力障礙的發生率1-3‰相比,這個比例是很高的。也就是說,如果及時檢查,最早從新生兒期就能發現眼睛的一些病變。

  兒童眼病的特點在於,孩子小,不會說話,一旦家長發現視力異常,可能就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因此,兒童眼病的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和治療至關重要。但尷尬的是,目前在兒童醫院眼科門診,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早產兒的家長通常都會按時來醫院做眼病篩查,出生時身體沒有異常表現的足月新生兒家長常常會忽略眼睛的健康檢查。

  新生兒眼病篩查很有必要

  「較早的新生兒眼病篩查重點確實是早產兒和高危兒,近年來,新生兒眼病篩查開始向著大範圍的普篩進行。」在市人民醫院產科,虞瑛青開展了針對新生兒的眼病篩查,希望以此給家長做科普,提高他們對兒童眼健康的預防意識。由於國家對早產兒眼病篩查2003年出臺了相關政策,因此出生後4-6周的早產兒都會接受第一次眼底檢查。眼部病變的關注度高,有問題可以早發現早預防。而對正常的孩子來說,家長普遍認為眼睛不會有問題,反而忽略了眼部疾病的篩查。「門診中曾有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家長發現平時有眼球震顫狀況,經檢查確診為晶體後纖維增生症,於是立即收住院手術。」虞瑛青說,這個孩子出生時是足月的,如果她在出生後就檢查眼睛,在眼球震顫前接受手術,今後眼睛視力的恢復會大大不同。

  據介紹,0-3歲是人眼視覺發育的關鍵期,一些可治療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內障、青光眼,出生後半年內家長會發現異常,可以治療,避免致盲。而一些眼底病,早期不容易發現,發現時卻已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基於此,兒童眼病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幹預顯得十分重要。國際上的一些眼科學會指出,在新生兒期就應該進行兒童視力和眼部篩查,「相當一部分家長覺得眼病篩查沒有必要,但是作為新生兒全面檢查的一部分,眼病篩查能夠發現較為早期的眼部病變。」虞瑛青介紹,新生兒期主要進行眼睛發育狀態的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出生缺陷,先天性、遺傳性致盲性遺傳性眼病,以及感染性、產傷性眼病。還有一些發育性眼病,如斜視、弱視、近視等,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因此需要定期檢查眼睛。

  開燈睡覺會誘導近視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眼病篩查結果只是孩子目前的眼睛情況,由於寶寶出生以後,特別是3歲以前,眼睛的結構和功能都在迅速發育,初篩通過並不意味著寶寶在生長的發育過程中不會出現眼病問題。還有一些發育性眼病如斜視、弱視、屈光不正等,要發育到一定階段才能表現出來,這些眼病通過後天的及時矯治是可以得到治癒的。

  「0-3歲的兒童不要接觸電子產品,因為3歲時眼球就已經接近成人大小,發育非常快。眼睛多看多用,就會長長,眼球多長長1mm,就會增加300度近視。」虞瑛青介紹,在眼科門診,不少來就診的孩子都是過早開始看手機、平板電腦,導致眼球提早發育。除此,開燈睡覺也是不少孩子的不良習慣,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開燈睡覺會誘導近視,在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光線環境對孩子將來的視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醫生提醒,保護孩子的眼睛,建議採用接近自然光線的燈,3-7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距離應保持電視機對角線的5-7倍。每天白天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少吃糖,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書寫字,一拳一尺一寸。每3-6個月應做一次眼睛檢查。

相關焦點

  • 重視新生兒的眼病篩查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專家提醒家長:  重視新生兒的眼病篩查  □記者 蔡建華 通訊員 譚雪潔    近日,出生剛一天的王姓寶寶在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接受了新生兒眼病篩查,眼科主治醫師李慧麗詳細檢查後告訴家長,寶寶的左眼瞳孔區晶體呈現白色混濁,是典型的先天性白內障
  • 新生兒眼病篩查越早越好
    > 專家連結: 李立,市二院眼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河南省眼科醫師協會會員、市醫學會眼科分會會員,進修於天津市眼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在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上經驗豐富,尤其擅長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青光眼手術,翼狀胬肉、淚道疾病、小兒眼科斜弱視的診治以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
  • 新生兒眼病篩查「少人問津」
    4年前,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範》,要求健康兒童應當在生後28~30天進行首次眼病篩查,此後分別在3、6、12月齡和2、3、4、5、6歲健康檢查的同時,再進行階段性眼病篩查和視力檢查。
  • 新生兒眼病篩查不能「省」 約10%患有眼疾(圖)
    去年4月,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範》,要求健康兒童在出生一個月時接受首次眼病篩查。近日,記者在隨機走訪中發現,仍有家長不願給新生兒做眼病篩查。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專家呼籲,近年來新生兒眼病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儘早篩查非常重要。
  • 不重視以及怕損傷 新生兒眼病篩查推行遇冷
    胡主任介紹,2016年該科發表了一篇題為《武漢市1060例新生兒眼病篩查結果分析》的論文,隨機抽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該院出生的1060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包括門診和住院部的新生兒,有足月的,也有早產兒,對他們進行眼前節和眼底檢查,並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 湖北省婦幼公布統計數據 新生兒眼病篩查遇冷
    李世蓮惋惜地說,如果那個時候篩查出來,不僅能保住孩子的眼球,還能保住視力。  2013年4月15日,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範》,要求健康兒童在出生28天到1個月時接受首次眼病篩查,分別在3、6、12月齡和2、3、4、5、6歲進行階段性眼病篩查和視力檢查。
  • 新生兒忘做眼病篩查 出生百天後發現眼疾摘除眼球
    重慶晚報訊 不久前,家住渝中區的杜先生和王女士急匆匆地抱著他們四個月的兒子來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要求醫生給孩子做一個全面的眼病篩查。這是杜先生夫婦倆第二次來到這裡,上一次,他們拒絕了醫生提出的給孩子做一個新生兒眼部篩查的建議。  兒子剛出生不久,杜先生聽從醫生建議做了聽力測試並採集了足跟血,卻拒絕了眼部檢查。
  • 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新生兒眼病篩查」研討會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荊明)9月10日,漯河市三院召開「新生兒眼病篩查」研討會,此次會議特邀河南省兒童醫院眼科主任孫先桃、美國RetCam河南區臨床專員蘭會貞專家現場授課。會上,孫先桃就兒童常見可避免盲性眼底病診治進行了講解;蘭會貞就新生兒眼底篩查重要性進行了詳細闡述。教授們和現場同仁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與會醫護人員反響熱烈,對此次論壇給予了高度評價。會後,孫先桃帶領他們的團隊親臨現場,為8名新生兒免費進行了眼底篩。
  • 【動態】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新生兒眼病篩查」研討會
    如果孩子被篩查出患有眼疾,作為家長不要悲觀絕望,很多新生兒眼疾是能夠通過早期幹預和治療獲得良好的預後。2020年9月10日,漯河市三院召開「新生兒眼病篩查」研討會。此次會議特邀河南省兒童醫院眼科主任孫先桃、美國RetCam河南區臨床專員蘭會貞專家現場授課。漯河市三院院長楊軼首先對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詳細介紹了漯河市三院眼科的發展和技術實力。會議由漯河市三院眼科主任崔瑞主持。
  • 嬰兒眼病篩查至關重要 出生7天內就該查眼
    不少新生兒由於環境和遺傳的原因,嚴重影響到眼球和眼內組織的發育,出生後就會出現眼部疾病,先天性眼病是兒童眼盲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一般不容易被發現,當發生異常時可能已經錯過最佳的矯治時間,造成視覺功能發育異常,或形成視力殘疾,另外如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不能早期發現,一旦擴散甚至會危及生命。
  • 新生兒眼底篩查
    水母網07月8日訊(通訊員 哈恆霞)在嬰兒出生之後,產科醫生都會建議家長帶新生嬰兒做一下眼底檢查,眼底篩查是什麼,嬰兒必須做眼底篩查嗎?根據國內目前新生兒眼底篩查的數據顯示,新生兒眼底篩查異常者達到24.38%!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眼病,可能導致低視力、失明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 不容小覷的新生兒眼部篩查有多重要?
    新生兒眼部篩查,是給剛出生的寶寶進行眼睛相關的檢查,時間一般在出生後的一周內。 醫生直接觀察或者藉助一些小型的、無危害的儀器,觀察寶寶眼睛周圍和表面、以及眼底的情況,來判斷寶寶的眼睛是否健康。
  • 新生兒眼底篩查-送給新生寶寶的一份特殊禮物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然而這扇窗戶偶爾也會受到疾病的侵害,那麼無法表達的新生寶寶就很容易讓疾病被忽略,所以,新生兒早期眼底篩查很重要,也是我們早期發現視力障礙最有效的方法。 視力的損害可能導致智力發育障礙,生活能力喪失,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等,且近年來嬰幼兒眼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早期進行嬰幼兒眼底篩查至關重要。 為什麼要做新生兒眼底篩查?
  • 新生兒眼病篩查不能省! 安徽2萬餘名新生兒超22%有眼疾__萬家熱線...
    根據中國2012年出生缺陷預防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有近90萬新生兒存在出生缺陷,其中先天性心臟病位居第一。與這些受到監測的缺陷相比,關於新生兒眼部異常的監測和記錄較少。因此,2018年11月25日,安徽省紅十字會、安徽省兒童醫院聯合維視閱網際網路醫院共同發起紅十字維視閱「呵護光明」健康項目。
  • 3年內,安徽省將實現新生兒眼底篩查全覆蓋
    ,3年內,安徽省還將實現新生兒眼底篩查全覆蓋。貧困家庭的重大眼病患兒將獲手術救助安徽省紅十字會「呵護光明」護苗健康扶貧項目旨在加強我省新生兒眼病學科建設並提升基層對新生兒眼病的意識和醫療技術水平,實現兒童眼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一目標,同時救治救助貧困家庭的新生眼病患兒,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 中國多省市攜手開展新生兒眼病普篩多中心研究 冀推動立法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6月6日電 (記者 陳靜)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常委、中華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委員、新華醫院眼科主任趙培泉6日透露,包括上海、山東、新疆、雲南、江蘇、浙江等在內的8個省市自治區正攜手進行新生兒眼病普篩多中心研究,希望得出中國新生兒眼病患病率和疾病譜。這在全球尚無多中心大樣本調查的報導。
  • 新生兒為何要做眼底篩查
    日前,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一名出生僅2天的寶寶,在進行常規新生兒眼底篩查時,被篩查出視網膜母細胞瘤。據了解,這是一種在嬰幼兒眼病中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惡性腫瘤,因篩查及時,給予積極治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 新手爸媽必看:新生兒疾病篩查,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採用快速、簡便、敏感、無創的方法,對剛出生的新生寶寶進行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篩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以避免兒童受到不可逆的損害,以達到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的。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依據我國《母嬰保健法》和《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的規定,在新生兒監護人知情基礎上,依法開展的重要母嬰保健服務內容之一。
  • 湘雅二醫院眼科小兒眼底病專家助力湘西首次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
    當天共篩查了3名新生(早產)兒,其中一名早產兒被查出視網膜病變。李芸博士介紹,開展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的主要原因和目的在於新生兒沒有辦法自述眼病的異常,但很多眼病不能及時發現的話,不僅影響視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根據大規模的新生兒篩查的數據統計發現,新生兒出現眼底異常的機率在10%以上,在早產兒和高危新生兒這個比率會更大。
  • 「好消息」我院在全州率先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啦!
    根據國家衛健委8年共19.9萬例新生兒及早產兒的普篩結果顯示,新生兒眼篩異常率高達9.11%。因眼底疾病擅於隱藏,新生兒眼病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期眼底疾病的唯一手段。李芸副教授指導我院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李芸副教授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中心醫療副主任,在我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醫療幫扶,在她的悉心指導下,我院五官科於10月28日在全州範圍內率先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目前我院五官科醫護人員已經熟練掌握了新生兒眼底篩查的操作技術,並表示將長期聯合新生兒科對全縣有需要的新生兒開展眼底篩查;全力確保新生兒眼病能夠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