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轉眼已到5月中旬,高溫君磨拳擦腳。隨著氣溫升高,有小寶寶的家庭很多也摩擦升級,主要一個原因就是——紙尿褲大戰。「不能為了自己圖省事,把孩子給捂著了!」婆婆聯盟直接站在道德制高點發出抗議。媳婦陣營自然也不能示弱:「只要方法科學,夏季照樣可以穿紙尿褲,不穿更不好」。面對雙方的互不相讓,老公們往往只能躲在門外瑟瑟發抖。
那麼,夏天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穿紙尿褲?答案是——當然要,因為穿紙尿褲比光屁屁更好,但是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紙尿褲,在年輕媽媽心中,堪稱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卻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刺」。 老一輩覺得穿紙尿褲不好,主要是擔心熱、紅屁屁、以及心疼錢。從科學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冤枉了紙尿褲。
一:悶熱?優質紙尿褲的透氣性遠比你想像中的好。
很多人認為孩子穿尿不溼悶熱,是覺得尿不溼比較厚,而且溼了之後是膨脹的。但實際上,透不透氣不能完全用厚度來衡量,而且優質紙尿褲內部的芯體結構在吸水後,顆粒之間還有充分的空隙,能起到透氣作用。
另外,還有人用衛生巾來攻擊紙尿褲,但二者的結構構造以及工藝都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穿衛生巾悶熱」不能代表「紙尿褲悶熱」。
二:紅屁屁?紙尿褲說——這個鍋,我不背。
紅屁屁,學名叫「尿布疹」,是指發生於嬰兒尿布包裹部位的局限性片狀紅斑或生水泡的病狀。
發生紅屁屁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1、皮膚長時間潮溼、悶熱;
重點重點重點!是「長時間」的潮溼悶熱有影響,所以,不是紙尿褲的錯,而是「沒有及時更換紙尿褲」才造成紅屁屁!明明是人為的原因,卻要紙尿褲來背鍋,這個委屈有點大!(當然,劣質紙尿褲另當別論)
所以,帶娃過程中不要以為穿了紙尿褲就萬事大吉,而是要記住——「莫偷懶,勤更換」,即便是晚上也不能例外。
2、糞便或者尿液中的刺激物造成皮膚受損。
很多寶寶在添加了輔食後容易出現紅屁屁,這是因為輔食多樣化之後,排洩物中的刺激物質加多。如果是這個原因,那和紙尿褲根本不沾邊,為什麼要怪罪到紙尿褲身上呢?
3、寶寶對某個品牌的紙尿褲過敏
紙尿褲的品牌非常之多,要選擇寶寶適合的,且一旦適應,不要輕易更換。這就好比有些寶寶吃某個品牌的奶粉過敏,但你不能因此就給所有的奶粉定罪。
如果出現了紅屁屁,怎麼護理?
1、在氣溫允許的前提下,讓屁屁暴露在空氣下,減少潮溼,如果能曬太陽更好。
2、注意清潔,且擦洗的時候儘量不要上下左右的移動,而是直接點幹,以免進一步刺激皮膚。
3、抹上護臀膏,相當於構築一道屏障,減少下一次尿尿大便與皮膚的接觸面積。
4、勤換尿不溼,如果是對某個品牌的過敏,請一定及早更換,不可有「用著用著就習慣了」的心理。
5、如果嚴重,及時就醫。
三:心疼錢!這一點,紙尿褲服輸
相比把尿和傳統的尿布而言,紙尿褲確實是費錢的。老一輩大多很節儉,看到一天要用上這麼多紙尿褲,難免有點心疼。網上就曾經出現過有長輩將用過的紙尿褲洗乾淨準備重複利用的新聞。雖然不可思議,但也要理解老人家的用心,需要多做溝通,花了錢,但能讓孩子和大人都更舒服,何樂而不為?
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直接光著屁屁,灰塵沙土等會弄髒寶寶私處,如果引起感染,後果更嚴重。尤其對女寶寶而言,由於特殊的生理構造,感染的機率會更大。
也有部分父母覺得——「既然又方便又衛生,那我就讓寶寶多用,省心很多!」對於這樣的想法,小編我也要強烈開懟,因為,紙尿褲雖好,不可太長時間給寶寶使用,而是要抓住合適的機會,培養寶寶 「通知排尿和排便」的意識。一般而言,寶寶到1歲半左右,父母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通知排尿和排便,最開始需要大人輔助,慢慢的,到3歲左右(有些甚至更早)即可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在寶寶能通知排尿和排便之前,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建議穿上紙尿褲,乾淨、衛生又方便。如果你家裡也有紙尿褲的反對派,來,轉發起來,記得要艾特一下那些不允許你用的人哦!
我是西紅柿媽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生活中育兒經驗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跟我們一起討論交流,文章版權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分享給需要的人,↓↓↓下方點★★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