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臨,越來越多大學新生走進校園,開始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
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同學對學校或專業並不太滿意,萌生退學復讀再高考的想法。
不過,這可能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項。對一部分同學而言,美國大學轉學可能更省事、省時,就讀理想大學和專業的可能性也更高。
轉學可以避免退學帶來的一系列麻煩,例如學信網上產生退學記錄、學校遲遲不審批影響高考報名、未來可能影響公務員報考等,還能省去復讀的時間。
那麼,從國內大學轉學到國外大學,都有哪些方式?需要什麼流程?
本科從國內大學轉到美國大學,最優方案是直接申請目標大學。
在美國,大學轉學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據美國教育機構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統計,2020-2021學年,美國共有210萬名大學生選擇轉校,佔所有美國本科生總數的15%。
本科從國內大學轉學到美國大學,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
1- GPA不低於3.0(很多同學會達到3.5以上)
2- 語言成績不低於專業新生錄取最低要求
3- 排名靠前的學校要提供SAT和ACT成績
4- 在國內大學修讀的學分達到一定數量
5- 有申請專業相關的活動背景
在辦理轉學申請過程中,申請者普遍認為課程描述是最難的部分,但偏偏這部分內容又至關重要,決定著能換算成功的學分數,也就決定了轉學後從哪一個年級開始讀起。
怎麼描述課程,很多學校並沒有明確說明,這就考驗申請者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和自我表達能力。不過,大部分學校接受的課程描述都會包含對所讀專業和課程內容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課本目錄/教材目錄/上課筆記,也可以向上課的老師求助一份教學大綱。有的還會要求包含學分和課時數。
如果這些方法你都嘗試了,仍然不知道怎麼寫課程描述,可以求助專業的留學申請老師。
所獲學分都能成功轉到美國大學嗎?
即使是專業必修課,轉學分的成功率也不是100%。
學分的轉換、認定,通常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像大學思想政治課、暑期實習設計這類課程的學分,通常不能轉到美國大學。
什麼時候是轉學的最佳時期?
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大二學期內或學期結束後轉學去美國。
不推薦大一轉學和大三轉學。大一轉學,一是時間比較緊迫,二是學分數可能達不到要求。而大三再轉學,性價比不如大四直接申請研究生。
轉學錄取率高嗎?
轉學的人數,比新生申請人數少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更容易錄取。
綜合排名前15的大學,大部分學校的轉學錄取率都比新生錄取率低。這些學校的在讀生幾乎不會考慮轉學,沒有名額空餘,哪怕申請的學生再多,學校也只能拒絕。
綜合排名在中間段位的大學,轉學錄取率大多會高於新生錄取率,或者持平,也有的會低於新生錄取率,或者大幅高於新生錄取率。
(▲美國部分大學轉學錄取率大致統計,詳細數據請以學校公布官方數據為準,掃碼添加老師微信,可查看全美大學的轉學錄取率)
並且,轉學申請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這可能比復讀更容易上好大學。
轉學申請的截止時間通常比常規申請的截止時間晚,秋季學期可以截止到入學當年的2月至4月。加州大學系是個例外,申請提交截止日期一般到11月30日。以UCLA為例,以下是轉學生的申請規劃時間概覽。
知道了申請截止日期,就能往前推導出整年規劃,每個月要完成哪些事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還是以UCLA為例,如果計劃大二結束從國內轉學到UCLA,即申請2023年秋季入學:
2021年9月-2022年3月前:了解心儀學校的轉學信息、準備各項考試,初步確定申請學校(一般定5-6個)
2022年3月-6月前:參加標化考試、準備成績單認證、準備推薦信、安排暑期背景提升活動
2022年6月-8月前:確認申請學校、參加暑期活動、準備文書、參加語言考試、準備申請材料
2022年8月-10月底:參加暑期活動、文書修改潤色、網申系統開放後陸續填寫申請表
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前:在網申系統填寫完所有信息並確認、提交
2023年1月1日-1月31日前:在申請系統上更新秋季成績單
2023年4月下旬:公布錄取結果
2023年5月-8月底:提交SIR確認錄取(6月1日前)、接收I-20、補交正式的成績單(7月1日前)、行前準備(護照、籤證、購買機票等)、赴美
如果申請截止日期在3月或4月,提交網申前的時間相對會充裕2-3個月,12月之前要準備好所有申請材料,1月-3月/4月提交申請信息。
轉學是美國大學的一個特色,讓很多努力上進的學生有機會進入更好的大學。
在美國教育機構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的統計中,從兩年制社區大學轉學到四年制大學的學生,共有91萬人,在所有轉學生人數中佔比最大。
美國的轉學制度非常完善,不僅可以從兩年制社區大學轉學到四年制大學,或者從一所四年制大學轉學到另一所四年制大學,還能從四年制大學轉學到兩年制的社區大學,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