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生娃前,閨蜜小劉三十多才生一胎,還沒生過娃的她,毫無經驗,對什麼事情都覺得很好奇驚訝,就在她寶寶剛出生沒幾天,醫生給寶寶採足跟血,寶寶還哭了,小劉說當時她可心疼了,但是面前的是醫生,也沒好說什麼,覺得孩子委屈,那麼小就要被扎針採血,痛得都哭了。後來醫生告訴她孩子沒有遺傳病,她才知道,原來採寶寶的足跟血可以檢查出是否有遺傳病,小劉這才把懸著的心定了下來。很多媽媽都跟小劉那樣對足跟血不是很了解,其實是非常好的一種排除先天性疾病的檢查,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1、 什麼時間採足跟血
採足跟血並不是想什麼時候採都可以的,它是有一個時間限定。一般來說,採足跟血在寶寶出生後三天到七天內,會被抱去採足跟血。對於一些早產、提前出院的寶寶,最遲也要在出生後20天內到醫院採取足跟血,因為這個時間段的足跟血在臨床上的疾病反映更有說服力。
2、 採足跟血有什麼目的
在臨床上,採足跟血主要是檢查寶寶是否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等疾病,這些都是遺傳代謝性疾病,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影響的,而且在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家長難以發覺寶寶患病,因此,做足跟血的檢查可以及時確診孩子是否患有這些疾病,可以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
3、 其他部位的血能代替足後跟血嗎?
很多寶媽沒有見過護士在腳後跟的位置打針,看到護士或者醫生採寶寶的足後跟血的時候會覺得心疼。有人也會問可不可以用其他部位的血代替,其實也是可以的,只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血管比較細,足後跟比手部更易採取,而且寶寶的足後跟位置的痛感也沒有其他地方強,所以一般都會採足後跟血。
4、 如果檢查結果異常怎麼辦
有些寶寶的檢查結果會有出現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這個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症狀,家長不用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及早治療的寶寶,甲狀腺功能是可以恢復正常的。另外,還有寶寶會檢查出苯丙酮尿症,這個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是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皮膚和毛髮顏色也會變淺。一旦確診這個疾病,要給孩子喝PKU奶粉,不能喝普通奶粉,另外,需要及時配合治療。
採足後跟血是一個有效篩查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寶媽寶爸們看完這篇文章後希望對採足後跟血有所認識,不要再責醫生護士,他們並不是要傷害寶寶,而是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