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堆核潛艇終獲突破!五代堆確立「四創一導」目標,俄曾因24億...

2020-12-17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核反應堆的發展進程

潛艇是現代海軍水下作戰的主要武器,按功率可分為常規動力潛水艇和核動力潛水艇。其中具有強大動力,無限續航力,超高航速的核潛艇就是潛艇界當之無愧的「水下霸王」,也是世界海軍強國極為推崇,重點打造的高端裝備。但核潛艇技術複雜,成本高,使用維護處理的成本高得多,要維持一個龐大的核潛艇部隊又談何容易。

在現階段來說,世界上只有財大氣粗的美國和規模周到的英國海軍實現了全核化,另外三個國家也擁有核潛艇,那就是中國、俄羅斯、法國,但更多的是都仍保留著大量常規潛艇,而其他國家只能「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依靠常規潛艇當家。

具體地說,美國擁有世界上唯一的全核潛艇部隊,而前蘇聯和俄羅斯都無法與美國相比。以前蘇聯海狼級潛艇為例,建造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捕獵前蘇聯深海遊弋核潛艇。因為海狼成本很高,以1998年那時的美元計算,前兩艘船的平均成本為24億美元。甚至連美國人都覺得真是「財大氣粗」的項目,所以海狼級只建造三艘就停了下來。後來的俄羅斯也無力接受只得放棄。

後來,美國開始建造硬體標準略有下降的佛吉尼亞級潛艇,以取代海狼級和洛杉磯級。2017年有14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兩艘正在建造。即便以此為基礎分攤研發成本,但美國海軍此前訂購10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其採購成本也高達178億美元。

為何核潛艇就這麼破費呢?關鍵就在於核反應能提供幾乎無限的續航能力,因此深海作戰核潛艇的優勢非常明顯。全球海軍都對核潛艇尤其鍾情。此外,核潛艇能潛伏在水下幾個月,唯一的限制是人的耐力。儘管前蘇聯解體了,但俄羅斯作為武裝力量的支柱,仍然完全繼承了前蘇聯潛艇研製計劃。儘管俄羅斯國力下降,但在開發常規潛艇時,對核潛艇的投入仍在不斷增加,那就是研發不依賴於空氣推進的AIP常規潛艇。但這也只是滿狀態核潛艇的過渡產品,難堪重用。

就我國而言,近幾年來,我國在核潛艇領域的研發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仿效美國海軍建立全核潛艇部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像一步到位的想法看起來很好,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加快核潛艇的發展,我國對核能的研究,此前已經成功突破了第四代核反應堆的研究階段,核心技術已經成熟。

具體來說,第四代核反應堆體積小,安全性高,根據其特點甚至適用於商業領域。在世界範圍內實現4代反應堆的國家寥寥無幾,與核能研究相關的材料、控制技術等均屬頂級機密。我們國家曾經引進過AP1000商用核電技術,通過剖析引進的產品,並加以借鑑和學習,最終取得了技術突破,打破了美俄的技術封鎖。國內還完成了四代反應堆中各種不同構型的研究,目前已有三種不同構型的成功建立。這一技術突破為中國新一代核潛艇的研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保證了095、096的順利發展。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就一直在研究核反應堆的小型化問題,80年代初取得了理論突破,1984年成功地應用於實踐。而周邊設備是我國的薄弱環節,國內對材料的研究無法滿足核心技術的需要,許多理論難以應用於實踐。

例如,我國核反應堆的噪聲比較大,092型潛艇的噪聲高達120 dB,使用這樣一臺核反應堆的潛艇,還沒有進入目標海域,就很容易被聲吶探測到,因此,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全面降低噪聲刻不容緩。

核動力油泵核心我國已突破

所以,因為4代核反應堆的成功實現了技術突破,製造出的潛艇使用了新的核反應堆ACP100,而裝上ACP100的試驗潛艇也使用了全新的電力系統,使噪音大大降低,其巡航噪聲降至95 dB。在能量利用方面,已接近現代尖端潛艇的六成,和美國服役中的潛艇不相上下了。

但是,畢竟沒有達到世界頂尖水平,我們的道路還很遙遠,這項研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為了進一步提高我軍規模較大的常規潛艇部隊的作戰效能,此前我國又闢捷徑選擇了小型低溫核反應堆的發展道路,也就是滿狀態核潛艇的過渡產品。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殼式低溫核反應堆,至今已取得了小型化和艇用化的重大突破。低溫反應堆不同於傳統的高溫反應堆,它具有結構緊湊、模塊化、低溫低氣壓、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性好等特點,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裝在現有型號的常規潛艇之上,只需增加一個小的動力艙,一次裝載的續航能力幾乎無限,航速明顯優於已裝備 AIP系統的常規潛艇,噪音也基本相當。

該型潛艇由低溫反應堆提供動力,又稱「小堆核潛艇」,主要用來裝備我軍常規潛艇039 B的後繼型,已服役的039 A/B也可在中期升級時加以改進。雖然「小堆核潛艇」的綜合性能並不比得上真正的大型核潛艇,但在特殊的作戰環境下對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的提升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就目前情況而言,我軍現有的常規潛艇雖然在數量上比周邊國家有了很大的優勢,但在技術性能上沒有明顯的優勢。並且「小堆核潛艇」已經大大拉低了原有的力量對比。

"小型核潛艇"不僅可以像普通常規潛艇一樣在第一島鏈的淺海大陸架上不動聲色地移動,續航能力、最大航速、加速能等都達到了大型核潛艇的水平,而且從核反應堆獲得的足夠電力,還可以讓它攜帶性能更先進、功能更完善的聲納設備和武器系統,探測能力和打擊能力更是直接碾壓日本的蒼龍級和韓國的214型潛艇。

假如中國海軍捨得花更多的錢,再進一步整合世界領先的「無軸泵推+綜合全電」技術,即使碰上海浪級、維吉尼亞級等大型 BOSS,我國的「小堆核潛艇」藉助淺海的有利地形,也有克敵制勝的可靠把握,而且「小堆核潛艇」造價相對低廉,也適合大量裝備和改造。

目前,我國海軍水下作戰力量主要由095型、093型核潛艇以及039 B/C改進型島鏈防禦型核潛艇組成,它們實際上都是「小堆核潛艇」,這樣一支既能高低搭配,又能攻守平衡,又能符合中國自身防務需要的「全核化」潛艇部隊,必將在維護我國海防安全和海外利益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但如前文所述的那樣,小型低溫核反應堆發展出來的核潛艇只算是我國滿狀態核潛艇突破前的過渡產品,我國在核潛艇的發展中還需再接再厲。

因此,五代堆的研究開發尤其重要,事實上!如果「四代堆」的概念還不足以指導未來,我國核能行業人士此前開始探尋,未來的核能系統應該是什麼樣子。先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發表了具體的評論,並提出了長遠的目標,他說「第五代核能系統將會使我國對相關的概念和思想進行主導和輸出,從而引領世界核能創新。」

在鄒才智看來,第五代核能系統的概念落地並最終建成具有「四大創新,一項先導」(四創一導)的意義,即實現從產品驅動到需求拉動,從單堆進化到網絡優化開發模式,從基荷能源到平衡調能的應用理念創新,從單一發電到多領域供能的應用場景創新,從而引領世界核能創新。

核潛艇鼻祖

在專家時靖誼看來:我們與國外最大的差距事實上不在於設備和技術,而在於對未來核電的理解和思考。核能的創新與發展需要思想先行,觀念先行,如果觀念和思想都是別人的,就很難擺脫跟不上時代潮流,逆向設計,跟不上時代潮流,跟不上時代潮流的頑疾。

五代是核能協同網絡的概念。因為有了網絡,我們可以先建一些,先試先行,不斷優化,不斷完善,再擴大。」時靖誼表示,我國現有的能源系統可以為第五代核能系統的發展提供30年的戰略機遇,在此30年內,我們有希望實現第五代核能系統的起步階段,也就是研製出可利用的最小規模產品。

而且,」第五代核電系統必將引領中國未來核電發展的前沿,推動中國核電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三十年後,誰能說主導未來核能的不會是我們呢?」時靖誼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路雖遠,行則將至。

相關焦點

  • 俄要在古巴建核潛艇基地?俄專家:這是對美退出《中導條約》的回應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可能在古巴建立海軍核潛艇基地」,俄《獨立報》17日以此為題稱,俄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16日啟程,開始對古巴進行為期6天的工作訪問。有俄羅斯專家認為,這是俄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回應。報導稱,葉夫梅諾夫將參觀古巴海軍設施和部隊。專家認為,俄海軍總司令此訪將幫助古巴建設海軍,完善其海軍基地設施。
  • 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高效推進小堆發展
    在我國,小堆的設計研發近年來得到推進。全國政協委員錢天林、萬鋼等在提案中指出,我國各大核電集團、高校和科研院所設計了多種小堆方案。中國實驗快堆已實現併網發電,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期望在2018年實現併網發電,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壓水堆ACP100設計通過IAEA通用安全審查,示範工程預計在2020年建成投產,行波堆TWR-300、浮動堆等相關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 中國AIP潛艇未來如何發展:核動力小堆方案將成首選
    ▲ 尤其當有官洩的時候……從技術原理的角度上來看,小堆AIP本身與普通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在規模和尺寸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其實都是「燒開水」。無論是脈衝堆、高溫氣冷堆還是一體化壓水堆,其方式都是反應堆中裂變反應的產生的熱量通過加熱迴路水最終驅動蒸汽輪機產生電力,並使用這種電力為電池充電或者使電動機驅動潛艇前進。
  • 中國「小堆」獲重大突破:常規潛艇將集體變身核潛艇!
    而就小堆的情況看,屬於何種小堆有三種可能,即熱離子堆、高溫氣冷堆、小型一體化壓水堆;該類反應堆體積結構小,更加緊湊,其實質是在常規潛艇上增設一套小型化核動力裝置,提供水下航行動力,構成柴電和小堆核電組合的動力。通常情況下,潛艇由蓄電池組或柴油機發電機組發電;長航時潛航時,由AIP系統供電,使電機在低速工況下運行,並給蓄電池組充電,高速航行時由AIP系統與蓄電池組並聯供電。
  • 堆和最小堆的講解以及代碼實例
    堆的特性定義一個最小堆的模板類min_stack,默認它的初始大小為DEFAULT_SIZE=1024,採用c++中容器最小堆替換某結點值min_visitor獲取最小堆的最小值,就是返回它的根結點的值,因為它的根結點就是它的最小值。
  •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沒用一顆外國螺絲釘
    1958年,我國啟動核動力潛艇工程項目,毛主席曾發出豪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65年8月,我國第一代核潛艇正式開始研製。  1962年,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  只有5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加上一個玩具模型——我國在核潛艇的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識近乎為零。
  • 中核啟動小堆核電技術「玲龍一號」示範工程
    2016年4月,「玲龍一號」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通用安全審查的小堆技術。2017年5月,海南昌江「玲龍一號」示範工程獲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這是國內首個獲批開展前期工作的小堆示範項目,該項目規劃建設1臺「玲瓏一號」機組,單堆功率12.5萬千瓦。
  • 核潛艇在水下能呆多長時間?俄55天美83天,我國打破世界紀錄
    三位一體是指同時具備:海基、陸基洲、空基核打擊能力,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具備這種能力。其中核潛艇就是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在軍事力量方面將得到跨越提升。目前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只有六個國家,聯合國五常和印度。核潛艇由於常年在水下活動,可謂是「神龍見尾不見首」,非常神秘,外界十分好奇它們到底可以在水下待多久?
  • 俄核飛彈演習摧毀數千公裡外目標 專家:這些武器能再服役10年
    此次參演的「卡累利阿」號戰略飛彈核潛艇以及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對數千公裡遠的目標成功完成飛彈射擊。它們均為蘇聯時期生產,在武裝力量中服役約有30年。只有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亞爾斯」戰略洲際彈道飛彈系統相對年輕,於2009年入列。 這些武器構成了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基礎。
  • 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一心報國的「掃地僧」
    他是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是當之無愧的我國核動力事業「墾荒牛」。在他長期秘密工作過的四川基地,許許多多的老同志都是他的「科技鐵粉」「迷弟迷妹」。中國曾寄希望蘇聯給予核潛艇研製技術援助,但蘇聯沒有答應。1959年9月,赫魯雪夫到中國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毛澤東在同他會談時,再次提出核潛艇援助問題,卻被一口拒絕。核潛艇研製涉及23個省市,2000多個單位,4萬多臺設備,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全局。
  • 中美俄核潛艇水下噪音:美95分貝,俄100分貝,中國的答卷很漂亮
    但除了航母之外,核潛艇無疑也在現代海軍中佔有重要地位。潛艇和飛機一樣,也是先由民間發明,隨後再被人們挖掘出軍事價值,並在實際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軍用潛艇憑藉其秘密性、安全性等特點,在海戰中起著物資運送、跟蹤、偷襲等作戰任務,為了提升潛艇的續航能力,美國又推出了世界首款核潛艇,發展到今天,核潛艇已經成了核三位一體中的海基發射平臺,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
  • 俄媒介紹俄潛艇艇員待遇 新鮮蔬果只能供應頭10天
    圖為俄羅斯核潛艇中的廚房設施。【延伸閱讀】威懾美國!俄北風之神潛艇連射4枚飛彈4枚「圓錘」飛彈騰空而去,如果每枚飛彈均攜帶有10個分導核彈頭的話,可以一次性摧毀40個戰略目標(或城市)。俄曝亞森級核潛艇
  • 我國首艘核潛艇問世,全靠一個玩具!美國一氣之下將廠商判刑
    然而在大量默默耕耘的科研工作者廢寢忘食的付出之下,中國已經逐漸拉近與歐美俄等軍工強國的差距,在某些更尖端、更年輕的科技領域,中國甚至已經實現了超越,領先全球。然而,中國軍工業發展是歷經艱辛與坎坷的,比如核潛艇。誰能想到,我國首艘核潛艇問世竟然與一個玩具有關係?美國得知後一氣之下將廠商判刑!
  • 士兵無聊按下一按鈕,俄核潛艇受到重創,維修後被印度視若珍寶
    印度為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花費了約11億美元向俄羅斯租借了「獵豹號」核潛艇,一躍成為了世界上第6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本以為印度會憑此而大展風採,萬萬沒想到就在租借前期,卻因一名俄國士兵的失誤而致使核潛艇不得不回廠返修,一時間,該核潛艇的質量備受質疑,可印度似乎並不在意,仍舊不改租借之心,因此,大家紛紛稱印度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國家。
  • 俄戰略核潛艇為改進靜音性能不斷「變形」
    「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由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是第4艘北風之神級潛艇,同時作為第一艘北風之神-A級(955A型)潛艇,它的外形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存在明顯差異。引人注目的第一點是其指揮臺圍殼背後沒有「龜背」——潛射彈道飛彈發射筒。指揮臺前方也沒有明顯的凸出部分(前3艘北風之神級可能在這裡安裝了聲吶系統)。
  • 美航母抵近中國沿海,放飛反潛機緊盯核潛艇,用三角測量鎖定目標
    在這些關鍵的性能指標中,水下靜音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乎到一艘戰略核潛艇的生存能力,堪稱是最為重要,世界上所有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都將這一指標當做優先屬性進行鑽研。在我國戰略核潛艇剛剛起步那段時間,就曾經發生過一件因為因為水下靜音能力不達標導致的事件,美航母抵近中國沿海,放飛反潛機緊盯核潛艇,三角測量已鎖定目標。
  • 重返中東角鬥場俄航母核潛艇49年內將能免費駐敘
    從2015年9月對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目標實施空中打擊開始,俄羅斯以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為切入點,在展現雷厲風行的戰鬥民族作風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化因烏克蘭問題而陷入的被動為主動,扭轉外交不利局面。揮舞著「國際反恐統一戰線」大旗,通過1年多的戰鬥,在俄羅斯看來,如今是時候品嘗「勝利果實」了。
  • 因為一個玩具,我國首艘核潛艇問世!美國一氣之下把廠商關進牢房
    在我國軍事起步的初期,也正是因為中國科學家卓越的二次創造能力,為我國軍備研發領域打開了局面。許多武器從出口到引進,都明令禁止進行仿製或者升級。在此期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因為一個玩具,我國首艘核潛艇應運而生!美國一氣之下把廠商關進牢房。
  • 俄核潛艇連射4枚洲際飛彈,駐德美軍高喊「空襲」!士兵們被嚇壞
    而造成這次警報的原因是俄羅斯核潛艇在西太平洋地區連射4枚洲際飛彈,當時美軍的軍事衛星通過紅外跟蹤發現了俄軍飛彈。但俄飛彈仍舊觸發了警報,甚至讓美軍以為是真實的空襲來臨,駐德美軍高喊「空襲」一時間慌亂不已。士兵們顯然被嚇壞了,一名士兵稱當時心臟跳得都快要驟停,看來被嚇得不輕。
  • 俄前高官談俄在美近海軍演:是在提醒北約,俄軍可沒打瞌睡
    美方也證實俄海軍當天在阿拉斯加州附近國際水域舉行演習時,一艘潛艇突然浮出水面。對此,俄海軍前總參謀長克拉夫琴科認為,這或許是俄方對美國和北約偵察機近期頻繁「造訪」俄邊境的回應,目的是為了告訴北約,俄軍也沒在「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