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2020-08-28 愛引擎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在某些方面特別擅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了出來。可惜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好好加以培養,所以他們的天賦往往被埋沒了。

擁有天賦和利用好天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如果有特別的天賦,越早發現越容易把天賦發展成能力,這對人生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有的孩子可能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孩子可能更有數字敏感度,有的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

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

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

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

愛因斯坦成名後,在一次採訪中回答了關於自己記憶力差的問題。

原來在他的認知裡,並不是記憶力差,而是根本不想記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比如書本上的知識或別人說的話。

他會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上,不被外界幹擾。這種超凡的掌控力成就了他偉人的行為。

像愛因斯坦這種記憶力差的孩子,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會認為他「不夠聰明」。往往因為這種偏見,錯過了培養「天才」的機會。

其實,智商高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通常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要細細觀察,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有下面這幾種「怪癖」孩子,被研究認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個特點,一定要好好培養哦,不要埋沒了他們的天分哦!

01

常常盯著東西發呆

孩子喜歡對身邊細小事物進行觀察是具有專注力的表現,比如地上有螞蟻移動,他們可能就會一直盯著看。

這時父母不要進行幹擾,不管他們在研究的事物是否有意義,讓他們自由發展,就是最大的理解。

丹麥作家,亞當.奧倫斯拉格曾說:

「兒童生活在想像和感知的世界裡,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毫無意義的客體,以他們希望的方式來看待世界萬物。」

雖然在父母眼中,認為孩子總是盯著一個東西發呆很奇怪。但其實,孩子發呆不代表他沒有在思考。

尤其是當他們長時間盯著一個事物,往往是常人忽略和注意不到的事物時,可能是正在解決好奇的問題,這是學習理解能力的一種表現。

02

愛玩遊戲,愛搞惡作劇

小孩子生來好動,以遊戲為生命。有的孩子每天搭七個小時樂高積木不知疲憊,還有的孩子能在蹦床上蹦六個小時不願意下來。

大人們都不禁感慨:為什麼他們都不覺得累的?

遊戲讓孩子精力得到釋放與鍛鍊。運動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啟動或放鬆狀態,想像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於創造力。

在玩遊戲(非電子遊戲)的過程中,小孩子的身體就容易強健,心情容易愉悅,知識就容易增進,思想就容易啟發。

還有一些孩子不僅愛玩遊戲,甚至愛惡作劇。

比如,把家裡的醬油、汽水、芥末、風油精攪拌一起倒在醬油瓶,吃飯時看著大人的怪異表情而幸災樂禍……

假如你的孩子也愛「調皮搗蛋」,在面對這些在可容忍範圍內的惡作劇時,其實無需過多責備。調查顯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日後孩子的發展可能性更大。

孩子惡作劇並非什麼都不用想從天而降的,他需要「設計」出一個方案來,然後動腦筋,這程度絕不遜於做家庭作業。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好的。

惡作劇也能增強孩子的創新能力,因為這些行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範圍所做的,而這些便是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

美國一位叫朗尼的小男孩非常淘氣,總是闖禍,小時候他差點燒了自己家房子,因為他想在爐子裡煮火箭燃料。

朗尼的媽媽並沒有發脾氣,透過這件事情,她發現自己的兒子很有科研好奇心,覺得這是好事,她引導他,給他熱鋼板,讓他到外面更安全的地方去。

成年以後的朗尼詹森現在擁有80項專利。他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致力於做清潔能源相關的研發工作。

試想,如果朗尼的媽媽,因為他差點把房子點著,把他胖揍一頓,沒收他的全部「作案」工具,然後警告他以後再也不許這麼幹了。那朗尼還會有現在的成就嗎?

也許會,也許不會。

但是,毫無疑問,朗尼媽媽的做法很好的保護了他的好奇心求、欲和創作能力,並且引導朗尼把這種危險的做法引向了安全的方向。

03

愛模仿別人

有些小孩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模仿父母的動作,比如點頭、搖頭、打電話的姿勢 ;

長大一點,時常調皮地學父母說話,越是不讓學,越是覺得有趣,咯咯笑著;到了一定階段,喜歡玩過家家遊戲,模仿媽媽炒菜的樣子。

模仿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寶寶從剛出生開始,便有模仿的能力,在2-3歲時,中樞神經大大加強,是孩子模仿的最佳時機。他們常常會模仿周圍人的動作和語言。模仿得越逼真,孩子的智商也越高。模仿的頻率越高,發育也越好。

愛模仿的孩子是聰明的體現,模仿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和適應,有利於孩子理解他人情感。

04

問題很多,一直在提問

孩子的視角總是異於成年人,但從他們看問題的切入點,可以發現他們思維的邏輯性。總是用提問來「噎住」大人的孩子,往往特別聰明。這些孩子,所說的話、提出的問題,往往能讓大人啞口無言。

「媽媽,為什麼地球是圓的,但我覺得現在地面是平的?」

「為什麼鸚鵡會學人說話啊?」

「為什麼等我上完小學上的是初中不是大學啊?」

……

總是不斷提問的孩子,往往思維敏捷,觀察力和表達能力都較強,也善於發現問題。

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起初的厭煩,而忽視甚至打壓了孩子的好奇心。看到孩子的優點,關注到孩子的與眾不同,就能得到更好地回饋,從而解決真正的問題。

05

如何發揮智商潛力

  • 給孩子製造機會

如果你的孩子在某方面得心應手,相同的時間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在這方面就更有天賦。

機遇總是有限的,如果發現孩子有某種天賦,父母可以給孩子創造機會,使其往專業的方向發展。

父母也可以研究相關領域的知識,適當的時候給孩子解決疑惑。

  •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怪癖」

孩子喜歡研究小動物,有時走著走著就會被吸引,並且會花時間「研究」它們。

這時父母不要覺得沒有意義,只要孩子在釋放專注力,就說明能力處於進步的狀態。

  • 鼓勵孩子嘗試

有時孩子有想法,但沒勇氣去實踐。

父母一定要充當鼓勵者,讓他們去勇敢嘗試,告訴他們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經驗也是一種獲得。

想要把高智商轉化成能力,離不開父母的培養和支持。給孩子提供正確的人生方向,多鼓勵,多理解,「天才」才會真的誕生。

06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閃閃發光

大人眼裡的那些「壞毛病」和「怪癖」,也許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一味的吼叫和打罵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可能還會壓抑孩子的天性。

這些孩子身上的特性,也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

就像魯迅先生說過的:

「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因為幼稚,當頭加以件戕賊,也可以萎死的。」

這些「壞毛病」和「怪癖」,從側面表現了出孩子的思維活躍,高智商,認真引導,認可成長,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閃閃發光。

正如塞德茲所說的那樣:

「人如同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利用發揮好自己的天賦。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孩子就是培養習慣,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想知道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並非要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俗話說:「三歲看大」,我們從孩子小時候的種種表現,就能看出他長大聰不聰明,根據研究發現,在孩子的身上,這4種行為出現得越早,說明他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中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出息,能成才,不過,孩子以後能夠有出息是二十年後的事情,現在我們是很難知道的。根據專家研究:智商高於130的人,都屬於「高智商」,而一群人中比例僅僅有2%左右。
  • ​孩子的這3個特徵,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這些舉動和特徵,其實都是孩子聰明、智商高的表現,是孩子釋放自己潛能的過程,這時孩子需要的是支持和引導,而不是壓迫和制止,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這種愛的阻止,只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削弱孩子的天賦。
  • 家長誤以為是「壞毛病」,實則暗示孩子智商高的4種特點
    家長誤以為是「壞毛病」,實則暗示孩子智商高的4種特點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聰明智商高,對孩子們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所以,從寶媽的懷孕開始就補各種營養,比如DHA、魚油、水果等等,為了就是讓寶寶發育的更好。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於是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商,比如給孩子吃健腦的食物、上早教班、胎教等等,俗話說,三歲看老,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從小時候就能看出來。智商高的孩子往往跟普通孩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玩遊戲的時候,智商高的孩子就喜歡制定規則,再比如,孩子的專注力很強,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家長們平時都看不到的細節,孩子卻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都是高智商的表現!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怪癖」,家長不要亂糾正
    但是這些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怪癖",家長別傻傻糾正。2020年的高考,鄰居家的一個孩子一下子引起了周圍的人的注意。這個孩子平時不是一個開朗的人,而且看著有點呆呆傻傻的樣子。但是今年的高考卻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讓鄰居們一下就驚訝了,都表示這孩子平時看著呆呆的,沒想到居然這麼厲害,真是真人不露相。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有的孩子可能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孩子可能更有數字敏感度,有的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在某些方面特別擅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了出來。可惜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好好加以培養,所以他們的天賦往往被埋沒了。擁有天賦和利用好天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孩子有這4種特點,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每個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聰明智商高,所以,從寶媽的懷孕開始就補各種營養,比如DHA、魚油、水果等等,為了就是讓寶寶發育的更好。等孩子出生之後,家長們格外的注意生長發育,不是報早教班就是在家輔導,總之能夠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家長總想試一試,不過,孩子未來聰不聰明,除了父母遺傳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家長們想知道孩子聰明不聰明的話,我們可以看看聰明孩子的特徵有哪些,趕緊對照一下吧!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有這些「怪癖」,父母別急著糾正,引導才是關鍵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因為智商高除了聰明,在很多方面都比較有優勢,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學習時要比普通孩子輕鬆很多。也許不能像科學家一樣,但在人群中也是名列前茅。而且,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如果父母不擅長去發掘,反而把孩子的這一怪癖當作缺點,給孩子糾正過來,才導致孩子的高智商頭腦被扼殺。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很多的天才小時候都有很多「怪癖」行為,可能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甚至還抱怨自己的孩子缺點多,但是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接受的「怪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糾正,沒準你能培養出一個小天才呢!
  • 孩子有這4種特點,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以下4種家長們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其實暗示了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一起跟著來看看吧!這些特點,可能在某些人眼中,孩子顯得比較自私、喜歡出風頭。但不可否認的是,喜歡發號施令的孩子,普遍有較強的主見性、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說不定將來就會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領導者。
  • 孩子的四種「怪癖」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以為是壞毛病
    ,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型。他們應該要善良,脾氣溫和,有上進心,積極陽光等等。但是這僅僅是理想中孩子的樣子,大多數時候,自己的孩子並不能達到要求。現實中的孩子總是有些叛逆,任性,有時候還總是說一些奇怪的話,做一些奇怪的事,這些被家長稱之為「怪癖」,但是實際上孩子的很多行為,在父母看來,不是很能夠理解,卻也顯示了他們的高智商。
  • 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
    導讀: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3個「壞毛病」,家長不用急於糾正
    或者是對某一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很明顯的看出,這一群孩子都處於高智商的兒童。還記得《中國詩詞大會》上那個武亦姝嗎?而這類孩子的智商往往都是很高的,在國際上認定,智商測試超過了130就可以被成為「腦力超常兒童」了
  • 孩子的這三個"怪癖",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指教
    有的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喜歡給孩子隨便的發號施令,認為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笨。但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在家長眼裡可能是怪癖,但這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 哈佛研究:有這三個「怪癖」的孩子,智商不一般,家長別瞎糾正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曾經花費大量時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通常或多或少有一些怪癖的孩子,他們的智商水平普遍較高。孩子的這些「怪癖」可能是一種潛在天賦,如果家長因為無知,輕易給孩子下了負面的定義,反而會干擾智商的正常發展。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癖」,未來可能智商高,父母別著急糾正
    因此,他有一個小怪癖,就是從不去記書本上的東西,只記住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父母將其視為「怪癖」,誤以為孩子腦子笨、學得慢,著急糾正很可能耽誤孩子的發展。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癖」,未來可能智商高於是,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會不會是腦子發育遲緩。其實,愛發呆是高智商人群的一個小怪癖。
  • 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家長先別急著糾正
    試問,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才呢?又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聰明的娃呢?而當我們去評價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時候,往往會習慣性的從智商這個方面來考量。有不少人認為孩子的智商是先天註定的,但實際上這種看法過於絕對,因為孩子在出生後,智力發育有兩個「黃金期」,家長只要抓住機會,也能讓孩子成為高智商人群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