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加入新加坡籍的鞏俐,憑什麼能徵服中國觀眾?

2020-12-13 騰訊網

自從電影《奪冠》,被爆出郎平的扮演者是鞏俐開始,質疑聲就此起彼伏。

很多人質疑:鞏俐作為一個新加坡籍的演員,憑什麼扮演傳奇人物「鐵榔頭」?

面對漫天的質疑聲,鞏俐的經紀人燕燕,在朋友圈曝光了自己和鞏俐的聊天記錄,引來無數網友的點讚。

「讚美、意見、建議、噴子,我全權接受,但我還是我,我還是會一意孤行。走自己的路。」

霸氣如「鞏皇」,自信、大膽、無懼困難。

自1987年憑藉《紅高粱》一舉成名以來,鞏俐收穫了無與倫比的榮耀,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而支撐她一路走來的,就是她骨子裡的那股勁兒:一旦認準了一個目標,再大的挫折也會咬牙堅持,哪怕一意孤行也要做好自己。

這樣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郎平高度契合。

因此,儘管鞏俐身高只有一米六九,但飾演一米八四的郎平,卻毫不違和。

也難怪導演陳可辛面對鏡頭時,堅定地說:「演郎平,鞏俐是唯一人選」。

戲比天大,她用了半生的時間,把專注演繹到極致,將自己變成了演藝界的「女皇」。

把普通事做到極致,從無人關注到萬眾矚目,這就是人生的高階體驗。

有些一意孤行,是不得不勇往直前

影片中,鞏俐有一句震翻全場全場的臺詞:「我郎平從來不裝,我都是玩兒真格的。」

彼時,中國女排的整體狀態,已經滑到了世界二流水平,在國人的期待中,郎平臨危受命,回國擔任了女排的主教練。

或許知道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影片中,黃渤對郎平說:「我們希望你的到來,能給中國女排一點希望。」

但郎平要的不是「希望」,而是成績。

在國外打球、執教了近三十年的郎平,已經具備了開放的國際視野,她決心在國家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但任何新鮮事物,或多或少會都引起各方面的質疑,無論是高層還是隊員,都對郎平的做法很不理解。

而且改革之初,國家女排還創下了14戰13負的歷史最差戰績。

輸了球,記者的詢問也開始咄咄逼人,但郎平說:「我覺得我們今天的表現很好,我很滿意。」

或許在別人眼裡,郎平就是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這種失敗只是暫時的,她必須堅持下去。

正如莫泊桑所說:「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抗拒不可戰勝的灰心失望。」

1983年夏天,鞏俐高考落榜,父母不再支持她的藝術追求,但不甘心的鞏俐,就是要走藝術這條路,她甚至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復讀。

1984年,鞏俐報考山東藝術學院和解放軍藝術學院,再次失利。

1985年,帶著不服輸的勁頭,鞏俐再次報考中戲,雖然高考成績差了11分,但她還是憑著出色的藝術表現力,被文化部特批錄取了。

每個優秀的人,都懂得耐得住寂寞,將事情做到極致。

《奪冠》上映之後,鞏俐坦言:「我和郎平的共同點,就是永不言棄。」

著名球星麥可 喬丹也曾說:我可以接受失敗,但不能接受放棄。

或許,這就是成功的真正「捷徑」吧。

有些勇往直前,是不得不竭盡全力

也許有人說,既然堅持這麼重要,那我幹什麼事,一條道走到黑就是了。

事實上,堅持只是一種信念,成功的背後,只不過是無數次的千錘百鍊罷了。

郎平18歲被招到國家隊,因為舉不起100公斤的槓鈴,訓練時,她連摸球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晚上偷偷拿球練。

影片中,黃渤對她說:「你這樣還不如回北京隊。」

郎平口氣異常堅決:「那我就沒辦法拿世界冠軍!」

大年三十晚上,全國人民都在準備年夜飯,可是女排姑娘還在球場上苦練,不接起30個好球,誰也別想吃飯。

有的隊員實在挺不住了,已經完成任務精疲力竭的郎平,大喊了一聲:「我來!」然後,又替同伴接起了30個球。

當時的中國科技落後,沒有先進的訓練設施,除了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她們真的別無選擇。

就像卡耐基說的那樣:成功毫無技巧,我只盡力而為。

之前,鞏俐因為不懂排球,害怕演不好郎平,三次拒絕陳可辛的邀約,是怕成為「罪人」。

然而,一旦決定接下這個角色,鞏俐就會全力以赴,她說:「給我一絲的機會,我都要做到最好。」

拿到劇本之後,演好郎平就成了她生活的唯一目標。

她專門來到中國女排的訓練基地,一邊體驗生活,一邊觀察球員們的一舉一動,還隨時隨地做筆記。

而且,50多歲的她,開始接受高強度的排球訓練,她認為,作為排球教練,每一個位置的打法她都要會。

鞏俐說,她最喜歡羅伯特 德尼羅的一句話:「要演好一個角色,不是光要扮演她,而是成為她。」

相貌可以靠化妝來解決,氣質和細節就全憑演員自己琢磨了,幾個月下來,鞏俐幾乎把郎平的動作和神態刻在了心裡。

有一次,成龍到《奪冠》劇組探班,遠遠看到一個背影,他已經堅信那是郎平了,可是一回頭,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是鞏俐!

別說成龍,就連朱婷和張常寧,看到鞏俐都有一瞬間的錯愕:這也太像了吧!

原來,你眼中的「神還原」只不過是她的工作習慣而已。

正如鞏俐所說:真正的有野心,是一生把一件事做好到極致。我不是明星,我一生只想做個好演員。

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30歲時,她是坎城電影節的評委;33歲時,她是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35歲時,她是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這個世界影史上,她是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演員,卻以「一年只接一到兩部電影」為人生信條。

人生需要全力以赴的韌勁,更離不開大器晚成的耐心。

有些竭盡全力,必須選擇正確道路

生活中,我們也難免遇到這樣的情形:即使拼盡全力也實現不了夢想。

女排主力隊員曾春蕾,曾經憑著全面的技術,良好的氣質,成為國家隊為數不多的優秀二傳。

但是2016年,女排徵戰裡約奧運會的名單裡,卻沒有她。

影片中,她流著淚對郎平說:「為了讓自己打得更好,我每天拼命練習,付出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我不知道為什麼參加比賽的不是我。」

郎平飽含歉意地說:「就是因為你打得太好了,對手已經把你的打法摸得透透的,為了比賽,我們只能選球技更新的隊員。」

那一刻,曾春蕾就算再委屈,也只能捨棄小我,成全集體。

當時,郎平臨陣換掉兩個優秀的主力隊員的行為,遭到了高層的強烈質疑,但事實證明「一意孤行」的郎平,是對的。

中國女排自從五連冠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是女排姑娘不努力嗎?不是的。

究其原因,那時候的中國經濟迅速騰飛,國外體育也都在大力改革,而中國女排的訓練體系,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就像生活中很多人,他們咬緊牙關、埋頭苦幹,用低廉的勤奮感動了自己。

當他們最終兩手空空的時候,又會用一句「盡人事聽天命」來安慰自己。

事實上,我們所有的努力,都該在正確的道路上跋涉,如果方向反了,越努力,離成功越遠,這就是傳說中的——「努力陷阱」。

不久前,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的入學典禮上說:「這是一個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報的社會……未來,會有努力也未必成功的生活等著你。」

這裡面,固然有時代的不確定因素,但在失敗面前,我們是否還要問一下自己:我真的努力過嗎?我努力的方法正確嗎?

每天早早去了圖書館,卻刷了一上午手機;

每次給自己立下flag,都很難撐過三天;

每天熬夜看書到凌晨,頂著黑眼圈去上班,卻不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最近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你假裝努力的樣子,比懶惰更可怕。

真正努力的人,不需要自我感動,就像鞏俐和郎平們,她們只拿結果說話,帶著一意孤行的勇氣,拿出智慧清醒的認識,去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 END .

【文| 池鴻】

【編輯| 不飛】

【排版 | 小龍】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籍演員鞏俐,對中國發表「不當言論」,網友:請別再來中國
    明星「限薪令」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話題,近日新加坡籍演員鞏俐,卻是發表了對華「不當言論」,對此廣大網友表示:請不要再來中國。新加坡籍演員鞏俐對於鞏俐很多朋友們應該都是熟悉的,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秋香扮演者,這可能是年輕朋友們對於她的第一印象。但是對於年紀稍微大點的朋友們來說,對鞏俐的印象更多是一個影后。
  • 《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奪冠》講述中國女排數十年榮耀徵程,片中幾代女排人頑強拼搏的精神看哭許多觀眾。用拍攝技巧讓鞏俐「長高」《奪冠》中鞏俐飾演的郎平形神兼備,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陳可辛坦言,想跟鞏俐合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這次終於達成,他也覺得非常幸運。「鞏俐確實是飾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 原來古裝戲裡這些美人都是新加坡人!難怪連鞏俐都要加入新加坡籍
    新加坡一直是中國的好朋友,因此常常有新加坡人來中國做演員的情況。大家比較熟悉的歌手裡梁靜茹和孫燕姿都是新加坡人。甚至後來鞏俐也加入新加坡國籍。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大家非常眼熟但卻並不了解的新加坡女星們。范文芳應該是在中國發展的最好的新加坡女星,祖籍廣東的她89年首次在中國出演電視劇《賊公差婆》.後來主演98年版本的《神鵰俠侶》小龍女和《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一角爆紅,作為新加坡人的她可以說演遍了中國古代美女。
  • 《奪冠》爆火:55歲的鞏俐,憑什麼演郎平?
    期待已久的電影《奪冠》終於正式上映了。 昨晚看完後,除了熱血和感動,最大的感受還是來源於鞏俐,因為鞏俐太神了!
  • 鞏俐:加入新加坡國籍是我自己的選擇,沒必要向公眾解釋
    01這要從她2008年加入新加坡國籍說起。鞏俐和新加坡的一個菸草大王黃和祥有過一段婚姻,黃和祥居住在新加坡,這使得鞏俐有大把的時間在新加坡居住。久而久之,她感到新加坡的人文居住環境更加適合自己,所以她就決定在2008年加入新加坡國籍。鞏俐是一個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同時她也很看重自己的生活品質,擁有的對自我生活很高的掌控力,所以她決定加入新加坡國籍,也並不是讓人非常意外的事情。
  • 《奪冠》為什麼令人熱淚盈眶?鞏俐演絕了郎平,電影真實感人
    觀眾期盼已久的《奪冠》如期而至,看完電影,女排的拼搏精神振奮人心,激烈的較量中勇奪冠軍瞬間讓人熱血沸騰,榮耀背後的血汗令人熱淚盈眶,觀眾好評如潮!有觀眾直言「在冷冷清清的電影院想要忍住抽泣的聲音,結果還是哭成了傻子」,也有觀眾讚嘆「幾度哽咽,用我的眼淚證明,值得N刷」。
  • 是中國沒女演員了嗎?鞏俐演女排郎平,新加坡國籍再度引發熱議
    鞏俐演女排郎平,新加坡國籍再度引發熱議近日,鞏俐出演了陳可辛導演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在裡面飾演擁有「鐵榔頭」綽號的郎平,當這一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懷疑兩人不管是身高、長相都不怎麼相似,不懂女排專業的鞏俐真的能演好這個角色嗎?
  • 盤點加入新加坡國籍的明星,只有他輾轉三次,想回本土!
    如今社會趨向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學習,在娛樂圈當中,更多的明星選擇更改國籍,也許趨於何種原因,對更改國籍各有說辭,但是他們永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下面盤點一下加入新加坡國籍的明星,只有最後一位連改三國國籍,最後又想回本土。
  • 盤點加入新加坡籍的明星,你都知道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4位加入新加坡國籍的明星。第一位,林俊傑。大家都知道林俊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歌手,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他可是新加坡國籍的男明星哦。他在華語歌壇非常有名氣,小編沒想到原來他是新加坡人!李連杰加入新加坡國籍這件事情相信很多人以前就知道,當初他加入新加坡國籍的時候,還曾引發了很大的輿論,當時的網友甚至還非常憤怒的聲稱:「永遠不要再回來了」。第三位,鞏俐。2008年11月8日,鞏俐正式成為新加坡人。演技超高國民度超高的她為何選擇更改新加坡國籍呢?這件事一直令人費解,但是她確實已經是新加坡人了。
  • 專訪名導陳可辛揭秘如何《奪冠》:除了鞏俐,誰還能演郎平
    答案是鞏俐,以及郎平的女兒白浪。9月25日,慧眼識中兩位完美女主角的《奪冠》提前登陸全國影院,打響國慶檔「第一槍」。影片上映至今,除了收穫3億元票房,也收下了無數觀眾被中國「女排精神」感染而落下的熱淚。9月27日晚,導演陳可辛通過微信接受記者採訪,在近2個小時的時間裡分享他如何實現完美選角,如何完成這部他「30年導演生涯中最難的一部作品」。
  • 《奪冠》票房已破1.5億,鞏俐出演郎平,言行舉止都堪稱神還原!
    對於喜歡看電影的觀眾來說,對於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奪冠》這部影片肯定都特別熟悉,而且喜歡看電影的人肯定也都看過這部電影了,畢竟這部電影自從上映之後就迅速得到了觀眾認可,如今不僅口碑特別好,票房方面的表現也非常不錯。
  • 作家嘲諷鞏俐,已加入新加坡國籍,網友:「怎麼哪都有你」
    最近刷爆微博的金馬獎事件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小編剛開始看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原來的流程是由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安和評審團主席鞏俐一起上臺頒獎的。但是鞏俐直接拒絕上臺頒獎,李安再一次邀請,鞏俐依然坐在了臺下沒有上臺,更是直接冷眼旁觀拒絕去頒獎。而其中的理由想必大家也應該了解得差不多了,獲得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傅榆在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直接說出來希望臺灣有一天被當做獨立的國家來對待??
  • 電影《奪冠》曝光了鞏俐手寫歌詞,帥氣字體引熱議,句子好潮流!
    電影《奪冠》曝光了鞏俐手寫歌詞,帥氣字體引熱議,句子好潮流! 近日,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曝光了鞏俐手寫歌詞,鞏俐是一個很有氣場的女星,是一個演技派,同時也很美豔,她和章子怡同臺也毫不遜色,甚至隱隱壓過對方,為此被觀眾們稱為「鞏皇」,鞏俐手寫的歌詞有兩個亮點,第一個是鞏俐字體十分好看,也很帥氣,有頭有尾,線條流暢,稍顯優美華麗,此外所寫的句子中運用了大量的潮流詞語,很難想像到鞏俐這麼霸氣的人也會如此的可愛和接地氣,快來和我一起欣賞一下吧
  • 鞏俐為《奪冠》手寫助威口號:中國女排 奧利給
    在《奪冠》即將上映之際,作為主演之一的鞏俐親手為影片寫下一組助威口號。擲地有聲的字句,在鞏俐鏗鏘有力的筆觸下誕生,中國女排代代傳承的精神由此躍然紙上,令人動容。除了為中國女排加油打氣,鞏俐還以片中角色郎平的口吻寫下「我郎平從來不裝」「你不用成為我 你只要成為你自己」等語句,與此前電影預告片中郎平與朱婷的師徒對話相呼應。值得注意的是,鞏俐在文本中熟練運用了不少網絡流行詞彙,如「奧利給」、「不服來battle」、「瑞思拜」等等,生動又接地氣。
  • 加入外國籍的中國明星,不知道的網友,還以為他們是中國人!
    不少人都把鞏俐當做中國女星的代表,可實際上鞏俐跟李連杰一樣,都是加入了新加坡國籍。 雖然說新加坡跟中國關係一直不錯,可他們放棄中國籍,這是不爭的事實。之後,在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之後,鞏俐也是嫁給了外國老公。
  • 鞏俐入籍新加坡,霸氣回應惹眾怒,明星的國籍究竟重不重要?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中國大地,疫情無情人有情。這場疫情讓中國人越來越團結。不少的明星加入到這場危機四伏「戰疫」中。例如,「一袋方便麵都要公示」的韓紅。但是也有很多明星紛紛前往國外躲避疫情,這就引發了對明星國籍的討論。有的明星拿著國外的綠卡在內地賺錢。
  • 郎平通過鞏俐的《奪冠》,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奪冠》從去年宣發就一直備受關注,排球在國內的流行也正是因為我國女排得到的種種成就所得。特別是宣布郎平由鞏俐來演,更是讓人充滿期待。從鞏俐微微馱著的後背,走路的姿勢甚至是說話的方式,眼神都像極了郎平。連郎平本人都忍不住摟住鞏俐說神像。而在神像背後更引人注目的是背後的精神。為什麼不叫郎平傳?
  • 《奪冠》詮釋中國女排隊歌引回憶殺《陽光總在風雨後》聽哭觀眾
    龍頭新聞訊 一首《陽光總在風雨後》伴隨了中國女排近20年,被稱為中國女排隊歌。如今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主演的《奪冠》宣布提檔到25日上映後,再次詮釋了這首隊歌。《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支歌曲,在千禧年後便與中國女排緊緊相連,成為隊歌。2003年,中國女排在日本奪回了闊別17年的世界冠軍。同時拿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入場券。返回的大巴車上,全體女排隊員合唱起《陽光總在風雨後》,這首歌也成為了中國女排隊歌。
  • 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鞏俐的郎平和朱婷演技太棒了
    電影《奪冠》主要就是講述了中國女排40年以來的風雨歷程,那時候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我們中國女排背負了巨大的期待,希望我們中國女排能夠走出國門,摘得金牌,為國爭光,因為我們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吸引世人的關注。
  • 新加坡影后鞏俐稱中國沒什麼特別好的電影 中文連續讀錯兩成語
    其實對於國籍問題,鞏俐在楊瀾的訪談錄中表達過自己的觀點,對於自己成為新加坡公民的這件事,鞏俐表示沒有跟大家解釋的必要,這就只是她個人的選擇,沒有別的東西摻雜在裡面。而作為一個大明星來說,即使是被大家議論,鞏俐也絲毫不覺得自己是「名聲的囚徒」,也不會有恐懼感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