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往往聽到的是我家小孩很叛逆,調皮,搗蛋,說謊愛上網等等,而別人家的小孩聽話懂事成績好,同樣是教育孩子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那麼差勁,真的是孩子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呢?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論語·學而》中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是否該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呢?《三字經》中亦有記載「養不教,父子過」試問下您的教育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下面有兩組家庭;讓我們看看那一組父母更有智慧
1:小A經常闖禍被罰,做事笨手笨腳,拿碗,隨時碗被摔破,拿杯子,隨時杯子掉地上,一次兩次三次······經過多次以後我相信作為父母的我們肯定不會在讓小孩拿碗或者拿杯子了吧!但是小A的父母反而更頻繁的讓小A參與,亦不會責罵他。
2:小B,成績一直以來就是全班前三。同時也是班上的班長,是老師眼中優秀的學生,是父母可以隨時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資本,為什麼小B如此之優秀呢?那是父母給予小B很大的期望,補課補課補課,小B的人生滿滿的都是各種學習。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覺得小B很厲害吧,其實我們現在做得和小B父母做的沒什麼區別,把自己的夢加到孩子身上,然後就是各種培訓班,各種補課。可是你想過孩子願意嗎?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僅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換個角度,換個視野去看孩子不好嗎?老闆叫你加班。你開心嗎?補課們亦能看成加班對吧!
謎底揭曉:小A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父母為什麼頻繁的讓小A參與,那只是為了訓練和調動小A的積極性。小B則是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秦明月。高考故意少填一張答題卡,導致只能考到本地三流大學。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媽媽的壓迫之下做出的反抗,這樣的反抗不止傷了父母更傷了自己
其實叛逆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是需要父母自己去尋找,可能孩子需要的就是一個鼓勵,一個誇獎,一個關心,甚至說一次陪伴,電視劇裡甚至說我們生活也出現過太多太多這樣的案例,比如說摔破一個碗,孩子可能想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注意力,希望你能多看看他,比如說成績一直很好,可能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的一個誇獎,僅此而已,小朋友很簡單,也很純真,想要的並不多 。
四川喜瑞源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帶你一起走進孩子的世界,讓我們在做一次孩子,去看看孩子的視野, 去感受孩子想法,
喜瑞源——託起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