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 快微課、微言教育
深圳師生共有27人確診
4月22日,廣東深圳市召開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深圳病毒防控最新情況。
重點介紹學生返校有關工作,並首次披露師生感染病毒情況。
這27名師生的分布情況如下:
教師6人。
深圳市共報告在本市工作的教師感染者6人。
其中5例確診病例(出院4例,在院1例)。
1例無症狀感染者,已解除隔離。
學生21人。
在深圳各學校讀書的學生中,共報告感染者21人。
其中確診病例16例,均已出院。
無症狀感染者5例,解除隔離4例,在院1例。
其中:
小學生10例,7例確診,3例無症狀感染者。
中學生7例,5例確診,2例無症狀感染者。
大學生4例,均為確診病例。
前幾天,黑龍江省也有通報師生確診病毒!
所幸,上述確診的老師、學生都尚未開學,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如果現在已經開學了,才排查出有老師和學生確診,那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看到這麼多學生和教師確診事件,已經開學了的,即將要開學的,不免都有點膽戰心驚。
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學校的孩子或者老師中有可能存在,無症狀傳染者和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
大家都急盼開學,想讓「神獸歸籠」。
但前提還是:病毒over了,或者完全可控。
但這些病例發生,讓人心憂。
假如5月真的開學,我們能不能放心送孩子上學呢?
病毒傳染力超乎想像
前陣子,黑龍江出現的1傳54事件。
除了防控不力,我們還有什麼教訓值得汲取嗎?
有兩點值得關注:
1,共用被汙染環境,導致的病毒傳播,不容小覷。
2,病毒傳染力之強,超出了想像,防控仍存在著需要我們去探索的未知的因素。
截至4月18日24時病毒傳播鏈條
4次檢測未確診
韓某為何成了傳播源頭
回顧這一波病毒傳播之初,公眾都會把焦點對準22歲的女留學生韓某。
入境23天裡經過4次檢測,韓某不是確診病例,為何成了傳播源頭?
與個別地區有境外人員偷偷回國,帶病隱瞞行蹤,導致病毒傳播不同。
韓某從回國到居家隔離符合防疫管控規定。
據哈爾濱衛健委通報:
韓某於3月19日從美國抵哈,通過「手遞手」方式轉運至哈爾濱市道裏區群力富力江灣小區家中。
並按照當時政策規定,執行了居家隔離觀察。
所謂「手遞手」,即從機場入境到進入小區家門,全程都有健康管控 。
這意味著韓某回國後,是按規定作了健康申報。
當地疾控部門也按規定履行了管控措施。
機場防疫現場
有網友質疑為何境外人員回國沒有集中隔離?
官方回復過,韓某3月19日從美國回哈,按當時的政策,只對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回國人員集中隔離。
21日起才對所有入境人員就地集中隔離。
韓某居家隔離觀察期間,3月31日核酸檢測為陰性,抗體檢測IgM、IgG均為陰性。
4月3日,韓某隔離滿14天,核酸再次檢測為陰性,解除居家隔離。
4月9日,哈爾濱出現本土確診病例郭某明。
通過流調和大數據比對溯源分析發現,是曹某傳染給男友李某及自己的母親王某苓和母親的男友郭某明。
而曹某沒有武漢及其他疫區旅居史,也沒有接觸病毒攜帶者,為何成了傳染源?
哈爾濱疾控中心調查發現,曹某與韓某是樓上樓下鄰居,兩人素不相識。
通報稱,4月10日和11日,疾控中心再次對韓某進行了兩次抗體檢測。
其中,IgM均為陰性,IgG均為陽性。
診斷為病毒炎既往感染者(境外輸入)。
也就是說自韓某從3月19日回國至4月11日,23天裡接受了4次的檢測,均沒有認定為確診病例。
然而,韓某卻可能是傳染源頭。
哈爾濱疾控中心調查認為,該單元為一梯一戶,整個單元共用一部電梯,存在可能被汙染的共用空間。
點擊播放 GIF 1.0M
上下相鄰兩層間由於房屋結構等原因,也存在病毒傳播的可能。
二人間具備傳染的條件。
由此可見,病毒的傳染力超乎想像,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開學後不僅是在上學
也是在戰鬥
看到深圳和哈爾濱中學生無症狀感染和教師確診事件,已經開學了的,即將要開學的,不免都有點膽戰心驚。
許多家長更是紛紛表示:
這個學期,就在家學習得了。
直接延期到暑假多好呀。
下個學期,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同學們完完全全進校園,家長也放心呀,幹嗎現在還要著急開學呢?
還有家長說:
小學低年級真的沒必要著急。
這個學期不上又能有多大影響?
況且,大學還未開學,大學生全國各地趕回來開學,這才是危險源呢。
至少等大學開學後3周以上才能考慮。
還有家長表示:
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贊成抗疫成功後再開學。
生命重要?還是學習第一?
恐怕,不需要詢問,所有人的答案,是一致的。
抗疫是一場持久戰,不能因為開學「神獸歸籠」家長就開始歡呼。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長的責任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大。
在國家衛健委未宣布抗疫成功之前、在疫苗未成功上市之前,任何的麻痺大意都有可能為病毒提供可乘之機。
從而導致難以預料的災難性後果。
已經開學複課的並不代表戰役已經取得勝利,更沒有到歡呼的時候。
因為開學反而讓孩子和老師都置身於防疫的最前沿。
失去了家長的護衛,孩子們就像是去掉了盾牌的武士,需要直接和敵人進行肉搏戰。
所以,張文宏說的很到位:
孩子們開學後不僅是在上學,也是在戰鬥!
開學後,孩子如何做好防護
有不少地方的學校已經開學。
還有部分地區開學會延至5月中旬。
不管是否開學了當前都需要做好防護。
在4月20日教育部召開的學校防控專家視頻報告會上,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都對近期開學表示了贊同意見。
但是鍾南山強調:
李蘭娟院士專門指出:
要對入學學生進行嚴格的檢測,要保證入學的學生都是健康的學生。
同時她還強調:
入學後仍應儘量利用網絡教學的便利,儘量減少人群聚集。
家長版安全返校指南:
在返校之前,教育孩子正確認識病毒,做好防護,是每一位老師和家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