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這樣一個話題上了熱搜:第一批20後就要出生了,他們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
小保一方面感慨時間飛逝,不敢面對自己初老的事實,一方面又期待著20後的降臨,能給社會帶來新的活力,新的創造力。
環顧身邊孕育著「20後」的寶媽,她們在甜蜜的同時,還有著隱隱的擔憂。
大多數人對生產疼痛都有些了解,如果把疼痛分10級,生育至少能達到8級。好在現在醫學發達,很多醫院都有「無痛分娩」項目,順產時在身體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注射麻醉劑,減輕產婦疼痛。
而孕產風險,遠比疼痛可怕的多。
即使在醫學發達的現在,產前常規檢查各種指標均達標,產中產後、孩子大人也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
>>>>生育風險主要有哪些?
1、流產
準媽媽是非常脆弱的,體質虛弱、過度勞累、摔倒等都有可能造成流產。失去寶寶是一件非常難過的事。
2、妊娠疾病
懷孕生育,對媽媽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激素水平、身體機能,都會產生各方面變化,也多了份患病風險,比如胎盤早期剝離、子癇症、侵蝕性葡萄胎等。
3、妊娠身故風險
雖然現在醫學發達了許多,大多數準媽媽都能平安的生下寶寶,但生產依然存在致命的風險。在紀錄片《生門》裡,「難產」、「大出血」、「保大保小」都是真實發生的危機狀況。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門》
《生門》裡的李雙雙,重度子癇;夏錦菊,兇險性前置胎盤,分娩過程中大出血。情況都非常危險,都是在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媽媽。
《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孕產婦的死亡率是18.3/10萬,其中城市為15.5/10萬,農村為19.9/10萬,其中,產後出血導致孕婦死亡的比例排在第一位。
4、新生兒疾病
即使把孩子平安生下來,小寶寶的風險同樣不容小覷。由於遺傳、環境等各種因素,新生兒有可能出現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缺陷等疾病,比如我們聽的比較多的先天性心臟病、唇顎裂等。
>>>>哪些保險能夠保生育?
一、生育險
生育險是在國家福利社保體系當中,我們平時上班交的五險裡就有這項生育險。生育保險主要分為生育報銷和生育津貼兩部分。生育報銷包括產前檢查、生育、引產等醫療費,生育津貼則是用來補償產假期間的收入損失。 產前檢查費用大概在3000元左右,生產費用(順產、剖腹產)大概在3000-6000元,如果公司給購買的補充醫療裡涵蓋孕產責任,還能再報銷一些。
總體來說,產檢+生產費用較低,負擔起來也沒什麼壓力。
但是萬一出現了妊娠併發症、胎兒先天疾病等情況,醫療費用昂貴,且生育險不能報銷。
二、商業健康險
★1. 醫療險、意外險
很多人會想,萬一出現妊娠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一般醫療險能賠吧?
萬一妊娠過程中意外身故,這妥妥的意外,意外險能賠吧?
不好意思,這些都不能賠付。
因為保險主要保障的是一個健康的人,不確定的疾病/意外風險。但懷孕、分娩都是有意識、可選擇的行為,所以被除外責任了。
某意外險的免責條款
★2. 壽險、重疾險
壽險和重疾險都是以身體達到合同約定的某個狀態,才會觸發理賠的險種。
並沒有單獨對懷孕做出限制。懷孕期間或生產過程中,如果不幸罹患重疾或身故,也是可以獲得賠付的。但對於尚未達到重疾標準的妊娠併發症,以及胎兒先天疾病等情況,這些保險是不能賠付的。
可以看出,我們平時買的四大類保險,一般都是不保孕產責任的,而且想要在孕期買這些保險,也對懷孕周期有要求。
這就需要專門保障孕產期的孕產險了。能保障懷孕期間及生產過程中的妊娠疾病和意外,還有的帶有新生兒先天缺陷保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本文作者含靈小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果對保險有任何疑問,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定保,獲得一對一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