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青少年的近視比率已經達到53.5%。」
近視,已經成為當下孩子成長階段容易出現的視力問題,雖然可以戴眼鏡解決,但是卻不能得到根治,這是硬傷。
除了近視之外,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他們的眼睛、視力等還有可能會因某些因素而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並且是現代醫學技術都解決不了的。
因此,家長們想要自家孩子擁有好的眼睛、視力,需要注意生活中那些隱藏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的小細節。
有這樣一位寶媽,特意帶著寶寶出門去看雪景,當時寶寶玩的挺開心的,可一回來她就發現寶寶眼睛意外的紅腫了。
於是趕緊帶寶寶去醫院,經過診斷之後,醫生說是因雪盲造成的,並告訴她別小看冬天的雪,它們可以把紫外線反射進人眼,從而對其造成損傷。
最後醫生還囑咐她下次帶寶寶看雪景的時候,最好是戴上可以抵抗紫外線的深色的墨鏡,而且也不要玩的時間太久。
如今,秋天已過大半,冬天就要到了,下雪還會遠嗎?如果想帶寶寶出門看雪景,父母也要注意,務必不要忘記讓孩子戴上抵抗紫外線的墨鏡。
除了雪景反射紫外線會造成雪盲之外,生活中,這四種光線也會對寶寶的眼睛、視力發育造成傷害。
1)拍照時的閃光燈
「寶寶的眼睛比較脆弱,強光極易穿過角膜和晶狀體,從而損傷視網膜。」
給寶寶拍照時開閃光燈,一瞬間的強光會對直視鏡頭的寶寶的眼睛產生刺激。
如果開閃光燈拍照的次數比較多,很容易對視網膜造成損傷,影響視力發育。
因此不論什麼時候給寶寶拍照,最好不要開閃光燈。
2)玩具中的雷射燈
雷射燈發射出的光線屬於高強度光,一旦直射寶寶眼睛,很可能對其眼睛、視力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現在很多玩具上都帶有這種雷射燈,因此,在給寶寶買玩具的時候,家長們儘量不要買含有雷射燈的玩具,並告訴寶寶在外面不要玩這樣的玩具。
3)過於強烈的陽光
相較於大人來說,寶寶的角膜和晶狀體透明度更高,因此更容易被紫外線穿透,對視網膜造成損傷。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6個月以上的寶寶出門時佩戴的眼鏡需抵抗99%-100%的紫外線。」
所以帶孩子出門玩耍、進行戶外運動,最好做好紫外線的防護措施,比如戴遮陽帽、遮陽鏡等。
4)衛生間裡的浴霸
給寶寶洗澡時,為了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讓寶寶受涼,很多父母會選擇打開浴霸。
可是,浴霸的燈光處於強光,對於好奇心比較高的寶寶來說,會不由自主的盯著看,這樣就會對眼睛造成損傷。
因此,家長們要謹慎使用浴霸,最好不要讓寶寶接觸。
1. 不科學的在寶寶床頭懸掛物品
有些父母會把寶寶喜歡的物品、玩具等懸掛在寶寶的床頭,以此來讓寶寶開心。
可是,寶寶盯著看的過程中,會因懸掛的距離過近,造成眼部肌肉緊張、視力的疲勞,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現視力問題。
所以,想在寶寶床頭懸掛物品,最好是經常更換懸掛的位置,並且距離不要太近。
2. 讓寶寶過早的使用電子產品
如今,智能電子時代,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被置於孩子唾手可得的位置。
生活中,有些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沒有耐心,就把手機、ipad等扔給孩子,讓他們打發時間。
這樣的做法,雖然可以讓孩子「有事做」,但是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會對他們的視力造成影響。
「美國眼科學會和兒科協會最新研究指出: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會因眨眼次數不足,引發眼睛乾澀、視力的模糊。」
0-3歲是寶寶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們最好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如果接觸了,最好限制他們盯著屏幕的時間,最好每次看20分鐘之後,再花20秒以上的時間眺望一下遠方。
3. 睡覺時開燈
有些父母們為了晚上方便照顧寶寶,會留燈睡覺。
但是光線會對寶寶們的眼睛產生刺激,尤其是會讓寶寶的眼部肌肉、細胞處於緊繃的狀態,易引發眼部疲勞。
因此,在寶寶睡覺時,儘量不開燈或者開一些燈光比較暗的小夜燈等。
乾燥劑,大家都不陌生,只要是包裝好的食物中都會放入一包幹燥劑,所以孩子也非常容易接觸到。
通常來說,食物中經常用到的是生石灰乾燥劑,因其具備的化學性質,如果不小心被寶寶接觸後,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生活中,有很多寶寶被乾燥劑損傷眼睛的案例和新聞,孩子因把乾燥劑放進水中,結果造成了右眼的永久性失明。
因此,家長們一方面要告誡孩子不要把乾燥劑拆開,另一方面,一旦寶寶眼睛被乾燥劑傷害,可以採用如下的方法:
① 立即用清水清洗半個小時,在清洗過程中,要讓寶寶轉動眼球,做到全面清洗;
② 清洗完之後,迅速去醫院。
歡迎討論
你還知道哪些對寶寶眼睛有傷害的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