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共同守護中華文明,百度APP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展開深度合作,於6月8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在百度App上線特別版搜索彩蛋。這份甲骨文搜索彩蛋,讓網友得以近距離感受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所展現的特殊魅力。與此同時,通過線上交互的方式,更多網友能夠分享與傳播甲骨文知識,成為文化遺產的守護人。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用戶打開百度App就能夠收穫一個特別的百度搜索彩蛋。只要點擊圖標,就能進入一個特別版的百度搜索頁面,頁面中所有文字都將以見刀見筆的甲骨文形式呈現。點擊切換按鈕,頁面可以在簡體漢字與甲骨文之間隨意變換,這樣的切換形式,可以輕鬆實現兩種漢字的互識,增加用戶對甲骨文的了解,讓更多人深入探索甲骨文的奧義。
除了特別版的搜索頁面,能讓用戶識別甲骨文,考驗人們的甲骨文儲備外,百度還精心準備了名為「守護你的甲骨文家徽」的智能小程序,讓更多人追尋自己與甲骨文的淵源。這款小程序將從伴隨人們終生的姓氏出發,只要輸入姓氏漢字,就能生成屬於自己的姓氏名片,展現由該漢字的甲骨文原跡組成的家徽圖騰。而經過家徽密碼的解讀,用戶就能夠了解自己姓氏背後所蘊藏的意義,成為姓氏家徽的守護者;通過分享更能夠成為甲骨文知識的傳播者,做中華文明的傳承人。
百度APP此次上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搜索彩蛋,是百度與社科院考古所精誠合作的成果。此次活動不僅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更是在文化遺產日當天,從而更加突出守護中華文化的主題。為了保證此次活動的專業性與科學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深度參與其中,並給予了專業指導。頁面中所有的甲骨文字都由專家嚴格把關,做到了準確性與觀賞性的統一,網友們不僅可以通過字形感受甲骨文之美,也能夠提高自己的甲骨文識記量。目前已經識別的甲骨文字約為1700個,難以覆蓋所有的常用字。因此,此次文化遺產日搜索彩蛋的文字轉譯以甲骨文優先,但是遇到沒有對應甲骨文字形的漢字時,專家們採用了戰國文字、金文、秦小篆等古體字作為代替,這也讓用戶能多層次感受古文字的意趣。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更將考古所權威優質的甲骨文知識與更多網友一同分享,讓古老的甲骨文明煥發生機,走近了大眾生活。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是百度「文化遺產守護者計劃」的嶄新一筆。百度近年來始終致力於中華文明的傳承事業,從去年發布「文化遺產守護者計劃」以來,不斷通過百度內容生態,聯盟夥伴等渠道廣泛傳播,讓文化遺產以生動的方式為更多人所了解。此次百度與社科院考古所攜手合作,通過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對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甲骨文進行公益科普宣傳,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播,弘揚與傳承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