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研究】
在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逐漸擴大以及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海外投資規模迅速上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推進實施、絲路基金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備成立,中國的對外投資迎來了新紀元。2015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下1180.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4.7%,實現了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3年的增長,年均增幅高達33.6%。隨著「十三五」規劃聚焦創新驅動、全方位開放發展等議題,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繼續「出海」。如何快速適應國際競爭新環境,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佔據一席之地,將是中國企業重點思考的問題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迅速成長。一些企業在參與本土市場競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戰略思維與經營模式:他們普遍善於打價格戰,和地方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善於發現機會,反應迅速。這一「中國打法」使得這些企業在中國市場迅速壯大,取得了非凡的業績。隨著中國海外投資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並習慣於使用在國內的商業習慣(Chinese Business Way)來開拓海外市場。然而,這些在特定製度和市場環境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和市場行為方式,在走向國際市場尤其是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過程中,卻可能成為企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絆腳石。
比如近日,中國設備製造商格力電器集團同意支付由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開出的1545萬美元罰單。根據美國聯邦法律,格力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裡向CPSC報告在其銷售的13個子品牌的除溼器存在產品缺陷和引發重大傷害的風險」。格力集團在中國日報網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其對美國法律缺少深入的了解,並非故意違反當地法律。應CPSC要求,除了繳納民事罰款外,格力已同意開展一個項目以確保符合美國消費品安全法(CPSA)和內部控制程序的相關制度。
這一事例提醒中國的企業,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合規管理、合規經營的問題。合規經營通常包括三層含義:其一,遵守法律法規,包括國際規則和契約、公司總部所在國(母國)和經營所在國(東道國)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其二,遵守行規和社會主流價值觀。其三,遵守企業商業行為準則,員工重視職業操守和道德規範。現代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複雜、變化越來越快速,合規、內控和案件防範已成為企業管理層必須正確面對的問題和挑戰。從理論上說,合規管理屬於「防患於未然」和「化險為夷」層面的問題。不合規的風險,指的是企業因沒有遵循法律、法規和準則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等。
儘管中國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合規管理問題,但大部分企業並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合規體系,所謂「合規」依然停留在表面。許多中國企業的合規管理是高管層分管制度,由於高管層並不重視,出現了「合規經營工具化」現象:高管更關注業務發展和規模擴張。因此,如果一項投資、業務活動不合規,為了發展,高管會將合規問題高高掛起;如果一項投資或者業務,高管不願意做,就會把合規挺在前面,以不合規為藉口否決。
當前,國際合規治理出現了新的趨勢。首先,各國對合規治理的合作在全球範圍得到了加強。行賄「黑名單」作為合規管理的重要工具,已被納入到全球信用管理體系中,並以此作為對企業或對國家的信用評價標準。其次,跨國公司的自律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發達國家的企業普遍建立自己的合規管理體系,並通過對員工進行商業倫理培訓來加強企業的自律行為。最後,打擊商業賄賂的需求方措施加強。繼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和《經合組織公約》之後,歐盟和美洲等地建立約束機制應對跨國公司違規經營;《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於2005年生效,增強了對商業腐敗的打擊力度。
在全球加強跨國公司合規治理的大環境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更應重視自身的合規管理。應積極借鑑成功跨國公司的合規管理經驗,同時結合自身企業特點,建立起高效的合規管理體系。一方面,企業遵循東道國的法律制度進行合規經營,可以快速得到社會的認同,提高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加強合規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違規風險,從長期來看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聲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從具體操作層面來看,企業加強合規管理需要著重於以下方面的建設。
首先,從高管層開始培養合規管理的思想與習慣,將合規管理融入到企業文化中。當企業文化強調誠信與正直,並且董事會和高管層做出表率,合規管理才能有效執行。企業應審視自身是否已經建立良好的合規管理文化與合規環境,為企業推行合規管理進行充分的準備。
其次,建立完善的合規體系。企業在建構和植入合規管理體系時,需要進行系統思考:第一,需要更清晰地界定什麼是合規,明確合規管理的範圍。第二,要在企業內部提升合規部門的地位,將合規部門的權威放在業務領導之上,保持其獨立性。第三,規範程序設計。第四,需要良好的合規大環境。企業應從戰略層面賦予合規部門清晰的使命、內控框架、角色職能,制定反腐敗方面的規則(比如禮品款待、商業合作夥伴合規審批等),並通過培訓來宣傳這些規則。合規管理部門應具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明確與其他部門的職能定位與交叉,包括公司法務部、財務部、審計部、紀檢部門(國企)及公司內部其他關聯部門。
最後,任命首席合規官,負責全面的協調和管理。歐美國家跨國公司大都設有首席合規官這一職位,全面負責協調企業合規風險的識別和管理。合規官是公司利益的捍衛者、合規文化和合規業務的推動者、特定風險管理的專家。合規官是一個相對中立的第三方角色,幫助企業做正確的事。在企業「生病」時,合規官是一個醫生,幫企業「診斷」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當然,企業要遵「醫囑」。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