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死亡,未到期的欠款該由誰還?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2020-10-04 小閒專欄

為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您掌握生活中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關注!


案例實錄

張三做生意資金緊張,於是向朋友李四借款100萬元。雙方經過協商籤訂借款合同,約定期限3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第二年,張三突發疾病去世。李四得知消息後,不確定張三借的錢該找誰去要。

那麼問題來了:還款期限還未到,借款人去世的,欠款該由誰來還呢?


案例解析

張三生前與李四籤訂了借款合同,並且李四也已按照合同約定向張三提供了借款,那麼張三自然負有按期還款的義務,這一點毋庸置疑。

張三意外去世之後,他與李四之間的債權和債務的關係仍然存在,由誰繼續承擔還款義務取決於誰是張三遺產的繼承人。繼承人在繼承張三遺產的同時,也要在繼承範圍內承擔和履行相應的還款義務。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之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總額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所以,在上述案例中,在張三死後,由他的繼承人在遺產價值範圍內承擔向李四的還款義務,超過遺產價值的部分可以不再承擔。也就是說,假如張三的遺產只有30萬,那麼張三的子女、配偶、父母等繼承人可以最多只償還李四30萬就可以了。除非張三的繼承人自願償還全部債務,否則剩下的70萬李四就只能自認倒黴,並且這樣做在法律上完全沒有問題。


案例延伸

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問「花唄/借唄還沒還,人就死了怎麼辦」、「即將去世的人刷爆了信用卡怎麼辦」等類似的問題,其實答案跟上述案例是很相似的,他們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債務完全是基於個人信用的欠款,不存在任何第三方擔保人或抵質押物

因此在當事人意外去世後,債主只能在借款人的遺產範圍內申請執行還款責任,如果遺產不夠的話,要麼認倒黴,要麼從道德上入手,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替其還款。如果他的家人拒不償還的話,債主還是只能認倒黴。

當然,如果在上述案例中,張三在向李四借款的時候,由王五提供了擔保責任,那麼在張三去世後,李四完全就可以要求王五承擔還款義務。至於王五需要還多少錢,這就涉及到在籤保證合同的時候是如何約定的,需要區分一般保證責任和連帶保證責任兩個概念,這又是另外一個篇章了,我們放在以後的文章再仔細展開講解。

關於今天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學到了嗎?


「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您掌握生活中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您轉發關注,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為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您掌握生活中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關注!到期後,由於張三未能按時歸還借款,李四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張三歸還欠款。在法庭上,張三承認該筆欠款確實存在,欠條也是他親自所寫,但是他已經向李四歸還了4萬元,目前僅剩餘1萬元還沒還。張三在答辯中陳述:他在7月份、8月份分兩次還給李四共計4萬元,並且每次在歸還時,都會在借條下方的空白處註明所欠的剩餘金額。
  • 別人貸款你擔保,隱藏的秘密知道嗎?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為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您掌握生活中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關注!案例實錄張三打算開一家美甲店,但啟動資金不足,於是向李四提出希望借款5萬元。
  • 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為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您掌握生活中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關注!案例實錄張三做生意資金緊張,提出向李四借款10萬元。張三沒辦法,就向李四索要昨天寫的欠條,李四說他已經撕掉了,張三也沒在意,此事作罷。一年以後,李四突然手持借條要求張三歸還10萬元借款,張三直呼冤枉,雙方僵持不下鬧到了法院。那麼最後法院會支持誰呢?
  • 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為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特別推出「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系列專欄,幫助大家了解掌握生活中與你息息相關的信貸法律知識,歡迎關注!案例實錄張三想買一輛私家車,但是資金不足,於是向朋友李四提出借款5萬。
  • 借款50萬未還意外去世,這筆欠款誰來還?
    18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獲悉一起案例,債務人雖然死亡了,其所欠的合法債務依然要還,「人死債未消」才是常態。【案情】借款50萬未還意外去世,這筆欠款誰來還?馬某與秦某是同村鄰居。2018年1月,秦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馬某借款50萬元並出具了一張借條,借條中約定月息1.5分,一年內還清。
  • 【法律貼士】民間借貸新規:打借條要注意的17個法律要點(附範本)
    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逾期未還,則按當期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計付逾期利息。(10)如任何一方(借款人、債務人)違約,守約方(出借人、債權人)為維護權益向違約方追償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於律師費、訴訟費、保全費、交通費、差旅費、鑑定費等等)均由違約方承擔。
  • 你一定要了解的借貸法律常識
    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們廣大「條友」們的合法權益,「小閒專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會推出系列專欄,幫助大家了解掌握跟信貸相關的法律知識,歡迎您的支持和關注!案例實錄王某從銀行貸款50萬元,期限三年,還款方式為每月還息、到期還本。
  • 民間借貸新規:打借條要注意的17個法律要點
    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債權人憑藉條向法院起訴後,一般只需向法官簡要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可,債務人要抗辯或抵賴就要負舉證責任,一般較為困難。不要寫成「欠條」!欠條也是民間借貸中常用的一種憑證。欠條是交易過後產生的應付帳款的一方(債務人)向債權人開具的證明其欠款事實,同時表明開具人有到期「還款贖條」義務的憑證,反映的是欠款關係。
  • 民間借貸涉及相關法律文書
    經常在網上看到「今借」和「今借到」的區別,認為「今借」不等於「今借到」,個人認為無論是「今借」還是「今借到」都不如借條加轉帳憑證好,當借錢給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通過轉帳的形式支付相關款項。如果約定利息,一定要在借條上寫清楚,例如,約定月息2分,不要寫利息2分,要寫月息2分,因為個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利息約定不明,法院不支持利息。
  • 民間借貸新規:打借條要注意的17個法律要點(附範本)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
  • 【法律實務】 2020年,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已實施,打借條要注意的17...
    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結合新的司法解釋,今後我們應該怎樣出具借條才更能受到法律保護呢?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
  • 民間借貸,法院判決出來了。未還的欠款利息還會繼續漲嗎?
    反覆提醒欠債者,不要忽視法院判決的法律效力,不要等到法院判決下來才著急了,一切行為都要提早,才能讓自己不陷於尷尬之地!目前一般來說,都是主要依據兩份文件,一份是最新的司法解釋,那就是2014年8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說明: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 新規下,這"4種欠款"以後不用還了,且受法律保護
    一般來說,貸款利率超過36%就屬於&34;了,而高利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只是超過的部分利息可以不用還,本金和正常的利息還是要還的。另外還需要大家注意,受法律保護的利率是不超過了24%,如果利率超過了24%但又沒有高出36%,則由借款人和出借人自由協商
  • 借錢給朋友到期不還,什麼時候可以起訴?起訴老賴還錢的3步流程
    找別人借錢或者借錢給別人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情形,大多數人都能按時歸還欠款,但也有個人債務人總是各種藉口拖欠不還,這個時候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去法院起訴對方了。但是起訴是有時間期限的,那麼,欠錢不還應該在什麼時間起訴?下面,法寶在線的民間借貸律師詳細為您介紹具體內容。
  • 民間借貸新規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
  • 【民間借貸專題二】民間借貸十案例十戒律
    ☆戒律二   不能超過訴訟時效  【案情】吳某在任新民市大喇嘛鄉廠長期間,於1998年8月13日以個人名義,向鄉政府財政所借款1萬元,約定10月1日還款,未約定利息。但此後吳某一直未還。鄉政府於2002年12月27日起訴至法院。法院駁回鄉政府訴訟。
  • 法律實務|借款人與實際用款人不一致,借款人是否要承擔償還責任
    名義借款人和實際借款人不一致時,誰來承擔償還責任呢?理論上存在三種意見: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名義出借人為借款合同的相對人,應由名義出借人承擔償還責任;民事法律行為應當探究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實際使用人為真實的借款人,應由實際使用人承擔償還責任;名義借款人與實際使用人為借款綜合體,應由雙方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 信用卡資金出借之民間借貸法律關係認定
    在信用卡還款期限屆滿後,借款人未及時歸還信用卡欠款的情況下,出借人往往只能先行償還信用卡欠款,再向借款人追償。司法實踐中,原告出借信用卡給被告使用,或者套取信用卡資金出借給被告,該行為涉及的民間借貸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相關借款協議是否生效?
  • 民間借貸中,到底應該保護出借人?還是想賴帳的借款人?
    民間借貸案件中,借款人聘請律師的目的不是說「我沒借錢」「借款的本金不對」,而是想說「《借款合同》無效」「出借人是職業放貸人」「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利息屬於高利貸」等。面對這樣「耍賴」的借款人,法律到底該保護誰?保護出借人?保護借款人?
  • 應該怎樣讓借款人出具借條才能更好地受到法律保護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本文簡稱為「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影響借款合同(借條)籤訂的最重要的修改有兩個方面:第一、降低了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的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