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價格死貴 為何數碼單反不國產化?

2020-12-20 中關村在線

    大到航母飛機,小到行動支付,我們中國在很多方面不敢說領先世界,至少我們沒有絲毫的懈怠。反觀相機產業,尤其是民用相機產業,我們現在幾乎是空白了。而其中的單眼相機,我們國家更是連邊都沒沾上。

    這裡的單眼相機其實指的是數碼單眼相機,畢竟膠片相機在現今時代中只能扮演情懷的角色了。別說,在膠片相機的時代,我國的兩隻鳥(海鷗和鳳凰)確實有能夠與其他國家競爭的單眼相機。進入數碼時代之後,別說單眼相機了,就連整個數位相機市場,都幾乎看不到國產的身影了。面對德系和日系將市場完全吃死,賺的盆滿缽滿,為什麼我們中國不摻一腳,將單眼相機國產化呢?


我們國家曾經也有引以為傲的單眼相機

● 情懷中的國產相機發展

    相機發展的歷史長河裡,我們其實國產化過一段時間,像是中國早在1959年南京電影機械廠開發出「紫金山」牌Z-135型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而我國的相機發展也可以用五個階段來形容。


紫金山單眼相機

    第一個階段,1956年開始,我國建立了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廣州、哈爾濱和杭州7家照相廠。仿製過不少外國相機產品,像是原蘇聯的卓爾基、德國的阿泰薩、萊卡-1型、哈蘇500S/M等等,其中最典型就是1971年135單眼相機海鷗DF的問世,成為了重要的裡程碑。

    第二個階段,1973年開始,我國再建立5家相機廠,一些儀器、儀表廠也開始兼職生產相機,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1973年四川華雲等五個光學廠聯合開發珠江S-201單眼相機,於1978年生產定型;機械工業部哈爾濱電錶儀器廠同期開發孔雀DF單眼相機。

    第三個階段,1978年開始,更多的儀器廠、光學生產廠開始兼產相機。1978年成立鳳凰品牌,開始研製出JG系列帶電測光或電子快門自動光圈相機,參考和借鑑過Konica C35-FD、Canon QL17、西德Optima 535型、Pentax ME和Chinon CM4等等國外相機。在這期間,1981年華山35DF-S單眼相機開始開發,1985年問世;1984年,長城PF-1單眼相機通過設計定型鑑定;海鷗DF-3型TTL相機設計定型;明光廠和金光廠聯合推出明佳MC-K1000和金都S-207。雖然其中部分產品已經與國外有一拼,但是仍然存在問題和差距。畢竟我們的產品都是仿製的,很難做到原創。


談到國產情懷還得看海鷗相機

    第四個階段,1988年開始,相機工業大起大落,相機的技術停滯不前,水貨泛濫成災,各家廠商也是處於混亂、探索、徘徊的狀態中。隨著電子自動相機被消費者普遍接受,135機械平視取景相機逐漸沒落。由於我們在原材料、元器件、設備等等方面相對應的機構沒有建立起來,所以相機無法更新換代,相機廠商就發展成苦苦支撐的狀態了。

    第五個階段,從1993年開始,相機工業復甦,市場競爭也越發的激烈。上海照相廠研製出海鷗ZQ6-35全景相機和海鷗DF-300x,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推出DC838和DC838AW單眼相機及Ls930全自動相機,合資企業開始蓬勃發展。雖然如此,但是我國當時的單眼相機水平仍處於中低檔次,與國外的成熟產品相差較遠。比如自動對焦、鏡頭的鍍膜工藝等等都是極其薄弱的環節。

    因為在膠片單眼相機時代,單反的技術和製造並沒有那麼發達,主要就是那幾種機械光學結構,我們不管抄襲也好、模仿也好、購買也好,拼拼湊湊總能解決問題。於是,幾臺像模像樣的單眼相機就出現在我們生活中,而且是我們驕傲的國產。雖然差距還是有的,但是總歸來說我們是有產品的。當相機產業進入數碼時代以後,一切都變了。日系的崛起和全面攻佔民用市場,德系的衰落和精準化定位轉型,其他國家相機廠商紛紛倒閉或者被吞併,我國相機產業也是從有變無。為什麼我們不跟進生產國產數碼單眼相機呢,而是放棄這個市場呢?

    相機製造業是結合精密儀器製造,精密電子和光學的高端產業,但同時又是一個必須依靠市場才能成長壯大的工業。所以我們今天就從技術、成本、市場等幾個方面給大家全面的剖析。


● 我國的數碼單眼相機技術算是空白的

    現在的數碼單眼相機市場是這樣的,你日常能見到的幾乎都是日本產品;中國、美國可以說沒有;韓國產品無人問津也不了了事了;德國的倒是有,但是有買相機的錢不如買輛車開,一般消費者肯定是燒不起德系的相機。也就是說大眾消費市場被日本完全壟斷,德國只攻佔利潤巨大的少數高端市場,其它國家都沒有能夠分一杯羹。

    為什麼是這樣呢,其實早期的日本相機產品也是山寨起家,跟我國沒有區別,尼康是模仿蔡司,佳能是模仿萊卡,但是不同的是,日本相機廠商模仿之後肯花費大量的精力去鑽研,將技術變成自己的,之後的道路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我國為什麼很難將數碼單眼相機國產化,其中一個重大的因素就是我們沒有技術。並不是說我們鼓吹別的國家,而是在相機領域,事實就是如此。

    單眼相機是精密的光學、機械與電子結合的機器,如今很多技術都被日本和德國把控,甚至大眾消費產品的諸多技術都是日本壟斷的。我們在使用單眼相機的時候,每一次快門的按下,都是一系列動作的結合,而且極為複雜。尤其是現在高度發達和大眾完全依賴的自動模式,任何一步出現差錯,都會造成故障發生。


我們國家目前沒有實力設計製造CMOS

    現在單眼相機系統的核心之一CMOS,就是阻礙相機國產化的硬傷,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實力能夠生產和製造自己的CMOS。想要保證畫質、像素,同時還要低損壞率,這些可是日系廠商幾十年的技術累計和沉澱,我們怎麼可能輕易的就仿製成功呢?況且投入製造CMOS的光刻機一臺就要幾千萬美元,國產光刻機又達不到美日的水平。對於相機企業來說,能夠負擔如此大的研發成本,就為了生產國產的數碼單眼相機,那得是多有情懷啊,不過目前應該沒有這樣的「傻子」存在吧?

    CMOS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其實還有很多沒有攻克的技術問題,比如處理器、對焦系統、測光系統、圖像的算法等等。相機中的技術都是環環相扣的,圖像算法依賴於處理器實現,我們拍攝時候又要依賴測光、對焦系統,同時這些系統也與處理器有關聯。我們現在掌握的很多技術,還是上個世紀膠片相機時代傳承下來的,套用到數位相機上已經非常的落後,而新的技術遲遲沒有研發出來,現在處於放棄的狀態。因此對於每一個環節都沒有技術突破的我們,實現單眼相機的國產化就是難上加難。


鏡頭的防抖、自動對焦等等技術,我們也需要單獨研發

    除了單眼相機機身本身之外,我們國產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鏡頭。自動對焦、防抖、超聲波馬達等等這些看似已經是日系標配的功能,到我們國產鏡頭領域,都是老大難問題。儘管這幾年中一光學、老蛙等等國產鏡頭廠已經有所起色,但是跟日本的鏡頭技術和產品相比,確實差距十分明顯,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另外,我們的鍍膜工藝等等與日本、德國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德國的鏡頭工藝世界第一無可厚非,但是價格過高沒有太多的市場競爭力;日本的鏡頭工藝和品質絕對也是佼佼者了,而且通過他們不斷地在成本和產品之間的平衡,現在已經壟斷了整個大眾消費市場。


製作上我們沒有日本人那種一輩子只幹一件事的堅毅精神

    不得不說,日本人的堅毅是其它國家很難做到的,為了讓自家的鏡頭具有競爭力,很多人都是磨了一輩子鏡頭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換做你,你能做到嗎?但這些日本人卻有幸福感和自豪感。這也是我們中國企業最匱乏的精神,我們的企業主要就是追求短期的高利潤,而不是腳踏實地的為了做好一款產品,這也是手機品牌如雨後春筍版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這些技術只是針對於民用相機領域來說,如果到達軍工級和專業級領域,我們國家還是有一些技術實力的。比如我們偵察機用的大離軸角的寬幅相機、對地光學觀察衛星用的高解析度相機、洲際飛彈用的星光導航系統、對外空觀察的可見光譜系的望遠鏡相機等等,都是拿得出手的。


超意EB-67數碼後背(圖片來自知乎)

    本頁這個話題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杭州超意公司,他們在沒到2000年的時候就推出了相當於全畫幅尺寸的CCD傳感器數碼後背,命名為超意EB-67,當時售價是10萬元,同類產品大約在50萬元左右。不過知道這款產品的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所以現在也沒有什麼聲音了,據說二手現在的價格也接近3000元,有興趣的可以去淘一下。但是最近另外一家國內公司也發出聲音要製作國產單眼相機,外形已經做出來了,不過其餘部分的進展不得而知,而且資料和報導甚少。

● 研發的高成本會讓國產單反售價飆高

    進口汽車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天價,但是國產化之後,價格走低,汽車也就進入千千萬萬家庭之中;家電也是如此,從進口家電走向國產化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們買不起電視、冰箱、洗衣機了。但是來到數位相機市場中,假如國產化實現了,那麼我們就更買不起單眼相機了。這就是因為成本提高了。成本的問題,就是為何我國不將數碼單眼相機國產化的第二個因素。


研發的成本遠高於原材料和製造的成本

    所謂成本並不是指的產品的製造成本,因為這些只是整個成本中的一個環節而已。我們國家的製造成本一向很低,畢竟我們勞動力充沛,人工的費用比較低,所以整個生產製造環節的費用會比歐美國家節省不少。打一個比方,大家都知道醫藥行業是暴利的行業,一粒小小的藥丸生產的成本絕對很低,但是我們去藥房、醫藥買藥的時候,藥品的價格已經高的嚇死人了,這是因為每年在研發藥品的費用上,要超過幾十億美元。這就是成本的另一個環節,研發設計。

    由於我們國家目前的數碼單眼相機產業是零基礎的,所以如果想要生產一臺國產的單眼相機,研發的費用,就足以讓整個行業賠錢了。相機的CMOS、處理器、對焦系統等等,鏡頭上的防抖、自動對焦系統、馬達等等部分,幾乎都是需要從頭開始研發的。在研發的初期,所有的費用都是巨大的,畢竟我們需要從零開始,即使有的部分有些基礎,但是已經是多年前的技術,已經過時了。日本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麼多技術,還能夠將民用數碼單眼相機價格賣到如此低,與它們幾十年來技術的沉澱和成本之間平衡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的單眼相機的專利幾乎都在日本和德國廠商手中

    為什麼說研發初期的費用會很高呢?由於現在數碼單眼相機的專利幾乎都在日本和德國廠商手中,所以我們要是生產自主的產品,就需要從頭開始研發。另闢蹊徑的道路可是很難走的,一方面研發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團隊,另一方面研發時會有很大的耗損率,而且是指數級別的耗損率,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比如CMOS、處理器、圖像算法等等這些核心技術的研發更是需要超高的成本。各行各業的研發都是如此,沒有捷徑。在軍工、航天等方面,我們需要將技術把控在國家自己手裡,所以有國家提供大力的研發資金和其它資源的支持,但是民用相機行業只能靠自己。


相機行業無法做到投資周期短而且見效快

    目前電子行業的投資,一般都追求周期短而且見效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諸多企業在做共享單車、手機等等,試問哪個投資人會給相機行業投入如此巨大的研發資金呢?投資肯定是要求回報率的,並不是說單眼相機行業不賺錢,而是現在比單眼相機更好賺錢的項目實在太多了,所以何必要插足這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開始賺錢的行業呢?

    就算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有了投資人,我們已經研發並且製造了自己的數碼單眼相機,那麼產品的售價呢?你要知道,現在一款入門級的單眼相機價格甚至比微單還要便宜,就算是全畫幅單反的價格也就在萬元上下,當然這些都是日系的產品。如果說我們的國產單反橫空出世,總不會賠本賺吆喝吧,所以價格不可能與這些日系產品持平或者更低,一定會高出不少。所以你想想看,我們放著已經十分成熟的日本單眼相機不買,偏偏要購買我們自己品牌的更貴的產品,這愛國情懷也沒誰了。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一般消費者可沒有這麼多購買的預算。

● 你會為國產單反買單嗎?

    還是上一頁最後的那個話題,假如國產單反真的推出了,你會買單嗎?要知道一個品牌的成功,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並不是說你突然推出一款產品就火了。與手機這個行業不同,因為手機行業的門檻比相機低太多了,而且所有零配件都可以直接購買,說白了就像是攢電腦一樣可以直接攢出來一部手機,所以我們國產的品牌能夠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但是相機的技術和配件,可是沒有人肯賣給你的,至少核心的技術和配件不會賣給你。


有人買單才會有市場,否則就是浪費時間

    沒有核心的技術和配件,就又回到了高成本的問題上,於是產品的售價就是比日系單眼相機更高,而且產品還不一定有日系的單眼相機好。就算是產品更好,我們推出了一個國產的新品牌,價格更貴、知名度很低,大家覺得現在的消費者會因為國產情懷而買單嗎?反正筆者自己不會的。

    另外,我們自己的單眼相機,肯定要配套我們自己的鏡頭,這樣鏡頭的卡口就會改變,否則怎麼能夠叫國產單眼相機呢?到時候我們不單單要為單眼相機買單,還需要為鏡頭單獨買單,況且新推出的品牌,鏡頭的種類組合一定比較少。我們在使用佳能5D4、尼康D810這樣的單反,有那麼多的鏡頭可以選擇,而且價格已經跌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而國產的單反價格貴、鏡頭種類不全面,你真的還會買單嗎?

● 沒有錢賺,數碼單反國產化幾乎不可能

    首先,相機這個行業已經百年歷史了,現在存活下來的相機廠商都已經在悠久的歷史長河裡站穩了腳。這百年多來沒有站穩腳的那些廠商,倒閉的倒閉、被吞併的被吞併、變賣的變賣,總之都已經成為了歷史。站穩腳的這這幾家都能數過來的廠商,基本上就是德系和日系了。我們在開頭就給大家介紹了,現在消費機市場已經幾乎被日系相機廠商所壟斷,所以它們活的再慘也是可以盈利的;而德系廠商被日系打壓之後,就開始轉型只面向高端用戶市場,說白了就是相機做的特別好,賣的特別貴,就賣給那些少數的有錢人,總之賺到錢就夠了,不用跟日系廠商廝殺市場份額。


沒有錢賺,數碼單反國產化幾乎不可能

    但是現在如果國產單眼相機突然插一隻腳,其實是賺不到錢的。一方面是相機的市場很小,因為相機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像手機,現在的社會模式離不開手機,但是可以完全脫離相機。另一方面是,新興的品牌幾乎不可能立穩腳跟,也沒有任何的競爭力,再加上本身資金都用於研發,也不可能拿出與日系相機廠商相同或者更多的資金用於宣傳,所以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市場現狀就是如此,所以不會有投資人傻到來這個行業。國家更是沒必要在這個行業浪費資金和精力,有時間不如多在航天、軍事等等領域做些建樹。

    我們國產大飛機C919為什麼獲得了大力的支持,因為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彌補此類機型方面的空白,將來還可以在國際市場中與波音、空客這樣的廠商想抗衡,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是賺錢的。中國的相機不會賺錢,至少推出後可能幾十年之內都不會賺錢,所以更是沒有必要涉及到這個領域。所以綜合這些因素,我們的數碼單眼相機國產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數碼單眼相機除了日系哪個牌子好
    現在在市面上的單眼相機最常見的可以分為兩個系派,一個是日系和一個是德系,其中佳能、尼康、賓得、索尼和奧林巴斯這些品牌都是日本牌子,也就是日系品牌,佳能品牌對於大多數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佳能是目前數位相機行業公認的老大,擁有最為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市場運作能力,其數碼影像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數碼單眼相機與數碼微單哪個好
    現在在相機界中最為火熱的就是數碼單眼相機和數碼微單相機了,那麼對於新手選擇單眼相機來說數碼單眼相機和數碼微單相機不知道哪個好,也不知道怎麼選擇,接下來我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數碼單眼相機與數碼微單哪個好。對於怎麼選擇購買數位相機,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數碼單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體積相對比較大,並且重量也很重,便攜性也是很差的,但是它的操控性不是其它數位相機能比的;而數碼微單相機體積相對小。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是兩種不同的影像系統,微單相機是由於去掉了反光板可以實現更小的體積。
  • 為何我們造不出國產相機?
    當相機從膠片時代進入數碼時代,我們國產相機的輝煌就終結了。從卡片相機發展到單眼相機,再發展到微單相機;從1英寸到M4/3畫幅、APS-C畫幅、全畫幅再到中畫幅民用化,國產相機依然沒有再露面。為什麼「天空二號」空間站、C919大飛機、「龍芯」晶片、5G技術我們國家都可以實現,唯獨國產相機始終造不出來呢?
  • 數碼單眼相機與普通數位相機對比,拍攝優點這麼多,你選哪個?
    數碼單眼相機的優勢有哪些嗨,大家好,數碼單眼相機在很多方面都擁有超強的專業拍照優勢,即使是面向入門級用戶的產品,其專業的定位和拍攝性能明顯比普通數位相機強很多,也許這就是專業攝影者選擇數碼單眼相機的原因。數碼單眼相機根據其特色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 十大數碼單眼相機品牌排行榜
    不知道……)今天給他們做一下身份統計。,數碼十大品牌,世界品牌500強,世界最著名的單眼相機品牌之一,全球著名的光學產品設計和製造商,具有當今世界尖端的光學科技水平,三菱集團的關係企業之一。在中國市場上佔有率前十的品牌中,日本品牌佔有市場88.0% 韓國品牌佔有4.6% 國產品牌佔有3.6% 歐洲品牌佔有3.0% 美國品牌佔有0.4% 其他0.4%簡單分析日本品牌佔有率居高,大體原因有四:一、日系相機功能全面(一機多用);二、日系相機較易駕馭(你還記得當年的傻瓜相機嗎);三、日系相機價格適中(便宜的也不好賣);
  • 2020年最佳數碼單眼相機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2020年最佳數碼單眼相機:10個適合所有預算的出色相機,無論您是新手還是專業人士,這些都是最好的數碼單眼相機。
  • 2021最佳數碼單反:13個各種檔次的相機,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要在2021年購買數位相機,您肯定會在單反和無反之間猶豫,購買單眼相機,害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落伍,購買無反相機又會羨慕單反的專業性和高質量。購買中考慮使用無反光鏡相機也是常理之中的事。與數碼單眼相機的光學取景器相比,大多數相機製造商現在都專注於提供全數字拍攝體驗的無反光鏡型號。但是,數碼單眼相機仍具有優勢。如,關鍵的拍攝質量、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和電池壽命等。
  • 越來越便宜 近期數碼單眼相機降價排行榜
    進入8月份以後,數位相機市場的暑促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7月份價格一直沒有什麼太大變化的單眼相機,也開始狂折猛降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最近一段時間數碼單眼相機中降價最狠的是哪幾款機型。數碼單反降價排行第五名——尼康D80套機原價格:6400元 現價格:6250元 降幅:150元  尼康D80是一款擁有千萬像素成像能力的入門級數碼單眼相機。
  • 2020年,佳能數碼單眼相機還值得買嗎?佳能相機優缺點深度大盤點
    2019年,佳能數碼單眼相機的市場佔有率依然領先,但是,數碼微單的後發優勢也越來越強了,那麼,2020年,佳能數碼單眼相機還能夠旺銷嗎?光線攝影學院曾蘭老師根據自己對於佳能相機的長期觀察、體驗和思考,談談2020年的佳能數碼單眼相機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 佳能EOS 850D適合攝影新手,數碼單眼相機還沒有死
    佳能Rebel T8i(在美國以外也稱為EOS 850D)作為佳能入門級數碼單眼相機產品線的新領導者,剛剛正式亮相,從Rebel T7i / 800D和EOS 77D接力棒。Rebel T8i / EOS 850D主要的新設計功能是:如果您不喜歡傳統的半按快門,則可以使用AF-On按鈕進行「後退按鈕對焦」,還可以使用D盤周圍的滾輪在菜單之間循環。但是,更重要的是新的傳感器,處理器和測光系統,它將其拍攝性能共同提升到了2020年更適合相機的水平。
  • 數碼單眼相機的基本持握方式或數碼單眼相機的正確手持方法
    對於單眼相機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單眼相機是數位相機中體積最為龐大的相機,因為單眼相機比較大,所以想要拍好圖像首先就必須拿穩單眼相機。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數碼單眼相機的基本持握方式。在使用單眼相機的時候第一步就是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握持單眼相機姿勢,因為一些模糊的照片往往就是由於手抖等不正確的握持方式而造成的。拍攝照片時正確的手持方式能夠保證相機的平穩性,防止出現手抖的現象,從而有助於得到更加清晰的畫面。一般情況下單眼相機都是使用雙手操作,這樣以便於較好地握持單眼相機。
  • 九款單反數位相機大比拼
    現今我們所說的數碼單反,則是傳統單反與數碼聯姻的成果,也被稱為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數位單眼相機),所以有時候我們也稱數碼單反為單眼相機,與傳統的膠片相機相比,數碼單反最大的改變在於用以感光的不再是膠片,而是CCD或CMOS這樣的電子感光元件。
  • 數位相機什麼牌子好 淘寶單反銷量TOP10
    【IT168 導購】咱大國慶都結束兩周了,想想很多人也該回到了工作狀態,也不知道沒有出遊對購買相機的熱度有多少。出遊帶相機是必須的,帶便攜數位相機更加輕鬆,不過要追求畫質的話,還是要單眼相機啊。
  • 為什麼沒有純國產數碼單眼相機
    在相機行業中單眼相機就屬於比較高端的相機了,單眼相機也是最專業的拍攝工具,在單眼相機市場上我們看到的一些品牌到是日本或是德國的,並沒有我們中國的單眼相機品牌,那麼為什麼沒有純國產數碼單眼相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原因。
  • 《數碼單眼相機》兩頭蛇-協助拍攝
    單反數位相機最重要的就是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對於數位相機來說是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接關係到拍攝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拍攝效果,有效的辦法其實不僅僅是提高像素數,更重要的是加大圖像傳感器CMOS的尺寸,而單反數位相機的圖像傳感器CMOS的尺寸要大。
  • 剛剛,十大單眼相機排名出爐-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相機幾乎是現在人人必不可少的出門旅遊、還有什麼紀念的東西都會用照片來留念那麼單眼相機的排名情況怎麼樣呢?
  • 數碼單反攝影原理與拍攝技法-鏡頭視角
    書  名  DSLR數碼單反攝影原理與拍攝技法他們通過詳細的參數圖表、示意圖等直觀明了地向讀者介紹數碼單反攝影的必備知識,包括攝影器材、持機姿勢、成像原理、構圖法則等內容,通過系統而完整的介紹引領讀者進入DSLR的攝影世界。作為《DSLR數碼單反攝影創作與後期修飾》的姊妹篇,本書同樣適合攝影愛好者、專業攝影人員、印刷品以及Web設計人員學習使用。目錄P a r t 0 1 現在就行動! 從學習DSLR原理開始!
  • 2019數碼單眼相機盤點:10款適合所有預算的出色相機推薦
    >出色的表現先進的自動對焦系統與競爭對手相比價格昂貴4K視頻選項受限佳能的EOS 5D系列相機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的EOS 5D向大眾購買了全畫幅攝影,Mark II首次在數碼單眼相機上發布了全高清視頻拍攝,而Mark III成為了其中的一個堅定的喜愛。
  • 單眼相機價格一般多少錢
    現在不少人都非常的愛好旅遊,出去走走看看,記錄外面精彩的世界,自然是少不了一款好的單眼相機的。市場中的單眼相機品牌有很多,佳能和尼康相機品牌是相機行業中的領軍品牌,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那麼單眼相機價格一般多少錢呢?
  • 無反相機銷量正式超單反 2020年數位相機ZDC報告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數位相機行業,2020年上半年遭遇了相機市場的最低谷,而5月份中國數位相機市場開始反彈,無反相機銷量更是大幅領先於單眼相機。數位相機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相機品牌格局也逐漸發生變化。一、2020年相機行業概述    雖然佳能、尼康都表示不會放棄單反產線,但是2020年全年一共發布了29款數位相機產品(不含運動攝像機和雲臺產品),其中單反產品僅有4臺,而無反相機多達18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