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優秀檢察官、膠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劉成玉從事反貪工作以來,從書記員、助檢員、檢察員、偵查科長到副局長,工作中不畏困難,敢頂壓力。許多有社會影響的大要案,在他的執著和努力下被偵破,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餘萬元——
劉成玉:百起貪腐案件件辦成鐵案
豐建平
2001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劉成玉,經山東省委組織部和山東省檢察院聯合選調分配到了膠州市檢察院。參加工作15年以來,他一直奮戰在反貪一線,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他用智慧和耐力與犯罪嫌疑人展開較量,把100起貪腐案件件辦成鐵案,用行動書寫了對檢察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充分展示了當代檢察官的職業精神。
帶頭主辦當表率 秉公司法破大案
2012年4月,劉成玉辦理了青島市某單位主要領導王某及其妻子韓某受賄一案,這兩人是因為涉案聶磊黑社會性質犯罪而被立案偵查的,是由山東省檢察院督辦,青島市檢察院交辦的案件。能否偵破此案,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場嚴峻考驗。為了打贏這場艱苦的攻堅戰,他和同事們一起周密部署,多頭並進,採取靈活的偵查方法,多方收集證據,成功突破一對一的案件證據。在辦案過程中,從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和家庭背景入手,通過仔細分析,採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攻心和政策教育;辦案組分頭預審,相互協作配合,在多次較量後,兩人終於低下了頭,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為。最終,王某及其妻韓某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和五年。該案的成功偵破,在相關系統中引起很大反響,受到省、市兩級院領導的肯定,被青島市檢察院寫入2013年的人大報告。
近兩年,劉成玉還先後主辦及協辦了一批大要案。其中,2015年立查的青島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某(副廳級)等受賄案,在中央電視臺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查辦的原即墨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鄒某受賄70餘萬元,違法辦理土地手續案,為國家追繳土地款380餘萬元。2009年5月,他在查辦中鐵十六局貪汙、受賄窩案後期,在一次例行對犯罪嫌疑人劉某(原膠濟客專指揮部財務部長)時,發現劉某在回答偵查人員的訊問時,閃爍其詞,思想包袱很大,於是判斷劉某還有更大的犯罪事實沒有交代。向領導匯報後,果斷地轉變了偵查策略,最終發現了劉某夥同膠濟客專指揮部原副指揮長紀某貪汙公款183.5萬元的犯罪事實。
勤學善思強本領 巧闢線索造精品
劉成玉一身硬氣幹反貪,首先是他業務硬氣,辦案有絕活。他業務素質高,能力強,對疑難案、大要案、撓頭案,敢於查辦、善於查辦,憑藉過硬的本領突破每一起案件。他常說:「幹反貪,與各色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是一個並不輕鬆的工作,沒有拿手的本領,是不行的。」「打鐵還先要自身硬」,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在平時的工作中,劉成玉對每一起案件都能用事實去分析判斷,力求客觀公正,靈活運用偵查策略和證據,突破案件。經過長期的辦案實踐,他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多次破解了在查辦經濟犯罪案件中出現的「調查難」「取證難」情況。
劉成玉還是查案的常勝將軍,以細心著稱,什麼疑難案件到他手中都能一一破解。究其原因,就是他通過長期工作鍛鍊,具有敏銳的偵查意識,善於察微析疑,從犯罪嫌疑人的言語和蛛絲馬跡中發現端倪,找準犯罪嫌疑人的破綻,並運用心理戰術,瓦解嫌疑人心理防線,成功實施突破;善於審訊攻堅,從偵查過程中深挖案中案。
2009年2月,劉成玉主辦了中鐵十六局系列大要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正處級幹部一名,副處級幹部兩名,4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多家媒體對此案進行了報導,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該案還被山東省檢察院評為當年的「精品案例」。
不畏浮雲遮望眼 一身正氣鑄檢魂
「案子上了門,就有說情人。」這句順口溜反映的是反貪幹警常常遇到的頭疼事。「反貪工作中面對的誘惑尤其多,必須要經受住人情、金錢、法律的三重考驗,看看這些年查辦的貪腐分子,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警鐘長鳴。」在每一起案件的總結會上,劉成玉總是念念不忘紀律作風問題。他不光是這麼講的,更是這樣做的。
在辦案過程中,也有人曾通過朋友、老鄉等途徑向他打聽案情或說情,他都擋了回去;對與辦案有關的宴請送禮,他都堅決拒絕。面對他們,劉成玉都會坦誠相告:「秉公辦案,不徇私情,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他也經常這樣告誡自己: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是滿足個人私慾的工具,作為一名檢察官,一名反貪幹警,要自身正、自身硬,在事業上用好手中的權力,盡好自己的職責。一次,劉成玉在辦理一起貪汙案件時,犯罪嫌疑人的家屬找了劉成玉的一個朋友說情,這位朋友來到劉成玉的辦公室,苦口婆心地勸劉成玉手下留情,能放一馬就放一馬,並拿出一個厚厚的紅包放到辦公桌上。劉成玉斷然拒絕,對他的朋友說:「依法辦事是我的職責,法律不會冤枉好人,也絕不允許我們放縱壞人,違法犯罪者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他的這位朋友滿臉通紅,拿著紅包悄悄地走了。
2011年11月,他在辦理一起涉及貪汙惠農資金的案件中,仔細研究涉農資金的發放過程,分析該類型案件的發案特點及犯罪規律,從而以此帶彼,由點至面。在查辦該類案件的過程中,他不因取證瑣碎而有任何怨言,一心為公,科學辦案,把「保民生、保發展、保穩定」作為司法辦案的最高追求,走訪大量農戶,獲得了翔實的證據,並向院黨組提交了《關於膠州市國家惠農資金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院黨組的高度重視。針對調研報告中的情況,他所在的膠州市檢察院認真研究對策,後來專門與該市政府15個涉農部門聯合會籤了《關於加強惠農資金檢察監督的實施辦法》,並被膠州市委市政府以「兩辦」文件向全市進行轉發,保障了國家惠農資金的安全。近5年來,該院共立查涉農職務犯罪案件39件72人,追回涉農補貼款400餘萬元,有效打擊了涉農職務犯罪領域內的貪腐行為,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此類案件的查辦,取得了「辦好一案,教育一群,穩定一方,預防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深受群眾歡迎。
吃苦耐勞謀進取 不甘平庸敢擔當
反貪偵查工作有其特殊性,尤其上了案子,就必須抓住戰機,及時收集固定證據,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毀證、串供等。案件的偵破要靠集體智慧、團隊作戰,一個專案往往要設審訊組、外出取證組、搜查組等等,都要同步進行,及時溝通信息,如果一個小組工作受阻,就會影響到全案的進展。劉成玉作為案件負責人,自身的擔子比他人更重。他在辦案工作中不但要協助領導做好日常工作,更要在辦案時協調組織好幹警共同作戰。2009年上半年,在偵查中鐵十六局一案期間,由於作案時間長、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案情複雜,涉及北京、天津、河南信陽、臨沂、濰坊等地。他和同事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和連續作戰的作風,歷時三個多月,先後行程萬餘公裡,克服異地偵查取證的種種困難,白天偵查取證,晚上分析、判斷、研究、布置和調整第二天的偵查工作,經常工作至深夜,為節省辦案時間,就常常以麵包、礦泉水充飢。
2012年4月,他正在看守所辦理某單位王某及其妻子韓某受賄一案期間,接到妻子的電話,告訴他父親生病住院了。他考慮到自己走後會影響到預審工作的進行,就對來電話的妻子說:「你堅持一下,忙完案子我就回去。」就是這一句「忙完案子我就回去」,他整整三天沒有回家,直到該案件犯罪嫌疑人將犯罪事實全部交代清楚後,才匆匆趕到醫院。
付出總有回報,劉成玉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並先後獲得膠州市政法系統「十佳辦案能手」和「膠州市優秀青年崗位能手」「膠州最美檢察官」等榮譽稱號,2013年還被評為「全省優秀檢察官」。談起成績,談起人生追求,劉成玉坦言:「作為一名反貪戰線上的偵查幹警,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我沒有過高的奢望,只求做一名優秀的檢察幹警,為檢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