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不言而喻,為此,國家出臺了那麼多的教育行業相關扶持、改革政策都是為了教育行業能更加和諧健康的發展。
而要從事教育行業,在以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就讀師範學校,畢業之後被分配到地方當老師,但是現在已經取消包分配工作的政策了,所以現在要想當老師,首先你得有教師資格證,這是最低的門檻!
教師資格證的改革歷程
在2015年前,師範生畢業即可直接拿證。其他院校和專業學生很少有從事教師行業的。
2015年後,教師資格證改革,需要參加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成績合格才能拿證。而且還放寬了參考人群範圍,不再局限於師範生,非師範生也能參加考試,只要考試合格你就能拿到教師資格證,就能參加教師招聘!
另外,此次改革還規定考取教師資格證之後,需要每5年定期註冊一次,也證明了教師資格終身制被打破。
這類人滿足這個條件,不用考試直接拿證!
儘管師範生對於自己也要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感覺不到師範生的優勢在哪裡有很大的爭議。但是今年教育部10月發布了新政策,這個時候師範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10月26日教育部:師範類學校通過國家認證以後,級別高的師範類學校的畢業生,只要在學校內成績合格,面試過關即可直接領取教師資格證。
而師範類院校通過認證後分為一級、二級、三級3個級別,覆蓋中學、小學、學前教育三類專業。特別是被認定為第三級的師範院校,該校學生在面試環節可以參加本校組織的面試,本校組織的相對比較寬鬆,面試也都是自己本專業的老師,通過率自然也是大大提高。
在2018年,關於3個級別的具體名單將會發布,所以想要從事教育行業的高考生,只要好好備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第三級的師範院校報考,教師資格證也沒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