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提前做好行動準備,一旦有了行動計劃,他們就不願意改變,有時甚至根本拒絕改變。
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完全開明的交易者願意重新考慮自己的行動計劃,修改自己的預期行為,重新安排交易頭寸。
他們認為在實際執行以前,即使最明確的計劃也是「不確定的」。
任何事情都事出有因,交易更是如此,任何猶豫都會妨礙你在正確使用時間可以採取實際行動,減少你的獲利機會,並導致成功與失敗的不同結果。
要對交易機會進行思考並及時作出行動決定,但是當你發現自己對同一件事反覆思考,對同一選擇反覆評估,並反覆得出同樣結論時,你就有可能正在過度思考,並且在應該交易的時候猶豫不決。
成功的交易員與不成功的交易員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擁有一個「完全開放的頭腦」。
他們時刻準備著,希望在所有人之前發現這些變化,並希望通過觀察和迅速行動來把機會變成利潤。
接受不確定的和快速變化的未來需要勇氣,這種勇氣只能來自於你有信心去成功應對這些變化。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
量的「常態」與「變態」
上漲「常態」量
下跌「常態」量
上漲「變態」量
下跌「變態」量
成交量突然在底部連續放量,但股價卻滯漲,暗示著什麼?
在量價關係裡面,分為好幾種情況,其中,量增價不增屬於這個問題裡面的情況。
底部放量,意味著有大資金參與,可能是裡面的主力倒手,可能是被套主力做T加倉解套,可能是裡面的大資金出逃、外面的大資金進場。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種情況,主力底部對倒,吸引技術派進場。
我們會發現,有些個股底部堆量,K線形態看起來十分漂亮,給人一種馬上要爆發連續拉升的錯覺;
然而看得越久,忍不住追進去,才發現每天在那震蕩,沒有耐心的股民怕是受不了。
如下圖,股價經過連續快速下跌,在底部明顯放量,但基本上是橫盤的走勢,四個多月才拉出一根大陽線,這種走勢多是主力對倒。
倘若僅從技術來看,k線陽多陰少,陽量大陰量小,多好的技術表現,但是股價卻沒怎麼漲,這裡面就有貓膩了。
然後,我們看第二種情況,被套主力底部做T解套。股價經過一輪暴跌,拋壓逐步減少,股價也逐步企穩,在底部形成震蕩區間,被套主力可在震蕩區間加倉做T,慢慢解套。
如果被套主力資金實力比較雄厚,可以從底部反彈至暴跌前的高位,從而順利出逃,比如今年的亞振家居、德新交運就是例子。
而有些主力的實力則相對較弱,選擇在底部的箱體反覆做T來減虧,如下圖。
最後,我們看第三種情況。這類個股的走勢,是裡面的大資金瘋狂出逃導致的,外面的大資金跟蹤到目標個股快速崩盤,時機來了,選擇在底部區域入場。
如下圖,個股在暴跌之前橫盤震蕩,控盤程度很高,是典型的莊股走勢。
暴跌之後,底部明顯放量,查詢三季度十大流通股東情況,發現一批信託資金清倉出逃,有新的大戶、基金、證券公司的資金進場。
總結來看,中小創經過兩三年的熊市下跌,很多個股到了底部的區域,特別是今年,一大批個股突然崩盤,快速回到了歷史上較低的位置。因此,成交量突然在底部放量的個股越來越多,通常是由於籌碼大量換手帶來的,未來一旦完成吸籌、洗盤的動作,上漲空間將會很大。
「五不碰」的情況
一、股價在5日線的上面,但是未站穩10日均線
股價運行在10日均線的下方,說明股價處於弱勢,這時最好不要彭。
入場讓5日線上穿10日線,在上穿30日線,隨後10日線上穿30日線,均線呈現多頭排列的時候,才是最穩妥的入場時機。
二、趨勢不明朗,處於橫盤的行情走勢
股價聯繫兩周以上出現了這樣的橫盤整理震蕩走勢,股價的風向不明確的時候,不碰。
,股民朋友應當做可以看懂趨勢,可以把握住的股,否則最終會虧錢出局。
三、均線、前期高點壓力位處不碰
當上漲時遇到了年線的壓力,不買!一般來說遇到前期高點、平臺壓力、均線壓力,成交密集區域壓力時,容易發生股價的破位,所以當股價遇到敏感位置的時候,一般以觀望為主,不碰。
四、暴漲暴跌股不碰
一般是由於主力建倉吸貨或者想誘多出貨造成的現象。所以,對於出現這種暴漲暴跌情況的個股,當時應該以觀望為主,不碰,等觀察清楚了以後再說。
五、高位見頂個股不碰
這樣漲幅比較大的個股一旦出現見頂的信號,我們一定要控制自己心中的貪慾,不買!不要被那些死多頭的聲音喊得你頭暈腦脹了,去犯低級的錯誤。
股市中想要盈利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即可,正確的方法可以讓投資者輕鬆的戰勝90%的人。希望本文對大家有啟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