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定心中有恨才能寫出(長恨歌)

2020-12-25 教育的事情

給大家說說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一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長恨歌》、《琵琶行》等等。這裡要講的是詩人感情的不如意。

首先要說說白居易出生的時代背景,生於772年正月,唐代宗大曆七年。出生後不久,家鄉就發生了戰亂。李正己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白居易在兩歲時候,祖父和祖母相繼離世。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一年後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為了躲避戰亂,把家屬送到宿州符離定居,白居易在符離過著快樂的時光。他聰明過人,而且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舌都生瘡,因為寫字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都白了。783年11歲的白居易遇到了小他四歲的鄰家女孩湘靈,他們朝夕相處、一起長大。在長期相處過程中,兩個人感情不斷升溫,19歲的白居易和15歲的湘靈確認過眼神,覺得對方就是自己一生最愛的人。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白居易還寫了(鄰女)情書給湘靈。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兩個家庭的地位懸殊太大,白居易的母親是堅決反對他們交往,白居易再怎麼不情願也無計可施,在那個年代是講究孝為先,必須要聽父母的話,就這樣白居易成了一個表面聽話的孩子,內心深處有著極大的無奈。

和現在有些叛逆的孩子一樣,白居易只是嘴上說不找湘靈,心裡想方設法找機會相見。後來還真讓白居易想到一個辦法,就是藉口出去和朋友討論學問的名義私會湘靈,開始倒是沒有被揭穿,後來他的文友來找他,白居易母親說他不是和你們在一起讀書嗎?這時白居易的母親才知道是怎麼回事,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看守不住秘密,也只能如實告訴母親。白母要求馬上連夜搬家,連給心愛的女人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27歲的時候,白居易離開徐州去江南叔父處謀求發展,這個時候的他心裡始終放不下湘靈,為此他又一口氣寫下了三首思念湘靈的詩:《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29歲的時候,白居易進士及第,還專程回到徐州,再次懇請母親同意他和湘靈結婚,還是被門第觀念極重的母親無情的拒絕了。

後來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要搬家到長安,他再一次苦苦哀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是母親不但再次拒絕了他的哀求,而且在離別時都不允許他們再見一面。白居易發誓不結婚,要讓母親認識到不讓他們結婚是錯誤的。想念湘靈又寫下了《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等詩,從此以後他再也不談結婚的事情。一直到37歲的時候,白居易母親要求他結婚,如果不結婚就要自殺威脅,白居易才不得不讓步與同事楊汝士的妹妹結婚。

後來白居易被貶江州途中,偶遇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倆人抱頭痛哭後,白居易又寫下了《逢舊》。面對四十歲還未結婚的中年湘靈,白居易明白湘靈的心裡一直都是只有自己,他的心裡也是無比感傷,又一次觸動了內心深處的情感開關。這次白居易在詩裡首次用了「恨」字:「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直到白居易53歲在杭州任刺史結束回京途中,看到舊居而湘靈不知去向,他們兩個長達35年的愛情悲劇才畫上句號。白居易正是有這段感情的親身經歷,為創作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長恨歌》奠定了基礎,甚至很多人認為白居易是借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最後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表達了自己感情的不如意。

相關焦點

  • 長恨歌的恨得是什麼?作者這樣說……
    大家都知道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內容主要是寫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的。就是寫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爾不得的愛情故事。長恨歌雖有一定的歷史事實作為基礎,但是更多的卻是作者的藝術想像和藝術創作。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長恨歌的歷史背景吧。
  • 《長恨歌》與《琵琶行》,哪一首詩?才是白居易的巔峰之作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體裁中,有一種體裁叫做敘事詩,說敘事詩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但是提起《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詩篇,大家肯定耳熟能詳,這就是典型的敘事詩,在唐朝也有許多詩人的敘事詩寫的非常出色,如元稹和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陳尚君:日本畫師筆下的歷史長卷《長恨歌圖》
    作者丨陳尚君
  • 除了《長恨歌》,還有哪些小說講了楊貴妃的故事?
    楊貴妃與李隆基的愛情故事在各個作品中經久不衰、口耳相傳,她的形象也根據作者的不同用意,被塑造出不同的楊玉環。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貴妃從《長恨歌》全詩中可以看出,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貫徹全文。寫出她的美麗好像春天帶著雨滴的白梨花,美中透著悽涼。這種女子,即使在仙界也難有幾人。第三是楊玉環對唐玄宗的愛情忠貞不渝,表現了楊玉環的心靈美。「侍浴」、「侍夜」等字眼都是《長恨歌》前半段中楊玉環生前對李隆基的愛。到後半段,楊玉環臨死時對李隆基的愛仍然情意綿綿,不舍離開自己心愛的人。白居易寫道:「宛轉蛾眉馬前死。」
  • 譯介問題多 《長恨歌》在美差點改名"上海小姐"
    今年9月份,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訪問美國時,遇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副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他向鐵凝披露了一段在美國出版王安憶小說《長恨歌》的插曲:幾年前,白睿文把譯好的《長恨歌》拿給一家出版社,後者一聽是中國當代文學就表示沒有興趣。
  • 長恨歌的精華,都在這八句之中
    結果那個歌姬說:我能背誦白樂天的長恨歌,怎麼能夠和其他歌姬一樣對待呢!於是高霞寓只好出了大價錢,最終買到了府中。元稹當然在信中看出了白居易的自負。實際上從這件事也能看出,白居易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名氣,不僅是達官顯貴還是三教九流,都傳頌他的詩歌。
  • 怎樣的人才能寫出高品位的文章
    只有高品位的人,才能寫出高品位的文章。高品位的文章應該指的是具有較高思想性和較高藝術性的文章,它應具有從正確的方面起到愉悅人,教育人,影響人,鼓舞人的作用。文章的高品位,取決於作者的高品位。如何才能做一個高品位的人呢?首先,要有正確的三觀。寫作者首先應該是歷史優秀傳統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更是社會公德的維護者與踐行者,所以,作者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要正。
  • 西遊記的作者不可能是吳承恩,只有他和他的門人才能寫出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一直是爭議比較大的話題,但現在的觀點多數認為是吳承恩,到底是不是他,我們先不做肯定。我們知道西遊記表面上看是寫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取得真經的故事。雖是小說但其內卻蘊含金丹之道,我們考吳承恩的一生履歷,卻不見他有修道之行,所以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只說純粹是個誤會。這個誤會起源於魯迅,胡適等大文豪,他們考證與清人筆記記錄,遂推斷出是吳承恩,由於他們在文壇追慕者太多,所以造成了現在人普遍認為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連中小學課本上都如是解釋。
  • 電視劇《長恨歌》故事大綱
    王安憶寫王琦瑤,就是想寫出上海這個城市的精神。  話劇,電影,電視劇,當代海派經典力作《長恨歌》為轉化為其他藝術形式提供了多種可能,而電視劇,將用屬於電視劇的特有語言,從時間和空間上最大可能的完成對上海的敘述。  電視劇從中希女中開始,到上海淑媛,接著到上海小姐,再到愛麗思公寓,王琦瑤跨過一個個臺階,經歷生活、情感、視野的各種歷練,造就了一個上海傳奇。
  • 唐詩三百首經典朗讀:《長恨歌》白居易
    按「七月」以下六句為作者虛擬之詞。而所謂長生殿者,亦非華清宮之長生殿,而是長安皇宮寢殿之習稱。比翼鳥:傳說中的鳥名,據說只有一目一翼,雌雄並在一起才能飛。連理枝:兩株樹木樹幹相抱。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侶相愛、永不分離。恨:遺憾。綿綿:連綿不斷。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
  • 「詩詞鑑賞」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在片中,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是起到了貫穿全片的作用。這首中學必備的長詩,實在是美不勝收,句句都可堪稱經典。長恨歌作者:白居易 (唐)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這首《長恨歌》是白居易最傑出的作品之一,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祖國古典詩歌中抒情詩與敘事詩密切結合的典範之一。詩篇一開頭,交代了時代背景,唐明皇好美色,楊家之女楊玉環天生麗質,音容絕代,回眸一笑百媚生,世人都想一睹芳容。
  • 貓咪恨主人的十種表現,如果出現了一半以上,說明它對你有恨!
    貓咪因為長相萌,性格安靜受到了不少鏟屎官的追捧,因而出現了不少養貓的人,有時候鏟屎官可能沒有照顧好貓主子的情緒,做出了一些令它們不滿的事情,貓咪可能會恨鏟屎官哦,如果你家貓咪出現了以下行為,那就說明它心中對你有恨!
  • 日本畫師筆下的巨幅《長恨歌圖》,如今拿在手上就能賞閱
    有人認為,唐詩中若舉一首詩代表唐代的文化精神,這首詩必然就是《長恨歌》。■《長恨歌圖》(日)狩野山雪 繪 陳尚君 解讀 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元806年,詩人白居易以校書郎身份出任長安南郊盩厔縣尉,和朋友陳鴻、王質夫一起到仙遊寺遊玩,聊起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往事,十分動情。
  • 《長恨歌》:李楊愛情的悲劇之美
    唐代楊貴妃題材文學作品很多,但最著名、影響最大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長恨歌》是唐宋貴妃題材詩歌的巔峰之作,也是臉炙人口的經典之作。《長恨歌》為後世貴妃故事的生發提供了想像的餘地和空間,成為貴妃題材文學的指引,成為後世貴妃題材文學必須面對卻難以逾越的高峰。
  • 微信拍一拍長恨歌怎麼設置 拍一拍長恨歌設置教程
    微信 拍一拍怎麼設置長恨歌?微信拍一拍功能自從推出之後,就受到各種玩梗大佬的關注,各種搞笑拍一拍都整出來了,可謂是八仙過海更顯神通,最近就有人將長恨歌設置成了拍一拍,不得不說還真有神韻,而且視覺衝擊感也非常的強,本來是想要拍一拍挑逗一下的,冷不丁的整出來這麼一大篇長恨歌,妙哉妙哉啊!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你知道《長恨歌》中包含多少成語嗎?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來源:中國西藏網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你知道《長恨歌》中包含多少成語嗎?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包含有以下成語:
  • 白居易的《長恨歌》,主旨是什麼?較有代表性的有三種意見
    而陳鴻則同時寫下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應該注意的是,《長恨歌》關於李、楊情事的敘述描寫,雖依據一定的史實,但也採擷了一些民間傳說,更融注了作者的藝術想像和創造。上述本事和有關背景,可以作為閱讀、理解、分析作品時的參考,但不足以作為繩墨來衡定詩中的一些描寫是否符合史實。
  • 一首《長恨歌》背後的暖心故事
    昨晚播出《經典詠流傳》最新一期節目中,經典傳唱人王錚亮演唱了一首《一生一闕歌》,歌中與已過世的王之煬老人隔空對唱《長恨歌》,不知引得多少記得三年前那次暖心的網絡翻唱接力的觀眾淚目。  2014年9月,網絡上的一篇微博引起了巨大關注。這篇微博是由一位網名叫「捌捌捌捌捌捌捌爺」的女孩發出的,她希望有人可以為他的外公演唱一首《長恨歌》,了卻外公多年的心願。「我外公被查出肝癌晚期,正在住院。
  • 如何才能寫出一篇爆文,摸索很久,終於發現了一些奧秘
    曾經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天生的美好生活,都是從一片荒蕪中打拼了屬於自己的事業,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知道只要我不斷的努力未來就在腳下。所以我從來不放棄,有的時候沒有動力確實很難讓人堅持下去,這可能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強大的心,荒蕪之地要想看到平原,肯定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 伏天氏:伏天亦有恨,白衣白髮,孔雀神光耀燕氏
    葉伏天心中亦有恨,一路走來經歷頗多,躲到神州只想靜靜提升實力,待的強大後殺回原界。只是沒想到會捲入東華天的亂局中,神州一域之主還想要殺他,在追殺的過程中望神闕弟子為護他離開還死傷那麼多,他心中怎能不怒,不恨。帝王之相自然不是虛的,會不斷有貴人相助。